當孩子出現這幾種行為時,必須要打!告訴你為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豆媽之前帶孩子去遊樂場,看到一個5歲左右的小男孩在大吵大鬧要去坐小火車,然後在入口處把一個小女孩推倒了,女孩家長沒理論,男孩子媽媽也沒有道歉。

剛進去沒多久又搶另一個女孩的玩具,不給他就動手打人,這個女孩媽媽沒客氣,一巴掌就打了上去,男孩媽媽看到自己孩子受欺負,趕緊衝進去,兩個媽媽廝打起來。

在場的家長都幫著女孩媽媽,指責男孩媽媽不管教好孩子,隨意欺負人,男孩媽媽罵罵咧咧的帶著孩子走了。

是啊,誰家都心疼自己的孩子,不想讓孩子吃虧,可是你不能縱容孩子去欺負別人的孩子,這不是護孩子,是害孩子。

現在孩子還小,可是等他長大了還繼續我行我素,社會上教育他的人不會少。

當孩子出現以下3種陋習的時候,該打就要打!給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1.生氣時喜歡摔東西

現在很多小孩子性子比較急躁,一有不如意就喜歡生氣發脾氣,生氣之後就會摔東西。

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行為影響到了孩子,自己有沒有摔東西的習慣。

孩子摔東西,無非就是發泄自己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者自己想得到一個新的東西,故意把舊的東西給摔掉,這兩種行為都十分可惡,不能縱容。

也許在家摔東西是小事,但將來走到社會上,不分青紅皂白就摔東西隨心所欲,就是傷己傷人。

懲罰之後要及時引導孩子,要讓他明白為什麼挨打,以及正確做法,免得互相心裡留下芥蒂!

2.愛說謊

孩子愛撒謊一般是以下兩個個原因:為了取悅大人而撒謊;為了逃避懲罰而撒謊。

事實上,孩子說謊是很常見的,可能是無意識的也可能是害怕膽怯,遇到孩子說謊的情況不怕父母不教育最怕父母漠視的態度。

孩子說謊的時候,父母要與孩子溝通,了解原因,及時改變孩子的認知行為。

誠信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了愛撒謊的壞習慣,那孩子長大後進入社會也無法獲得立足之地。

3.用哭鬧的方法索要玩具。

如果孩子每次看到喜歡的東西都哭鬧著買,甚至會直接躺在地上哭,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學會拒絕。

比如,同樣一隻玩具熊家裡已經有很多隻了,孩子卻依然吵鬧著要買一隻新的抱回家,還比如吃過了三四支冰淇淋之後還想要吃。

類似這種撒潑打滾來要求家長買東西的狀況,家長一定要堅決對孩子說NO。

孩子的過度要求基本是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養成的,所以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有要求提前說,合理的滿足,但是在撒潑打滾哭的話絕對不買。

每個孩子都被父母當為最珍貴的禮物藏在心裡,但是孩子年紀小,很多事情都不懂,就像一張白紙,家長在上面寫些什麼字,將來就變成什麼樣子,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所以,重要的是家長的教導,你怎麼教,孩子就怎麼學。

所以,當孩子出現壞習慣時,請一定製止,愛可以,不要溺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這5個壞習慣 父母千萬別縱容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這份愛不僅包含理智與寬容,更應鬆緊有度,要為孩子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間劃一條界限,使他們的行為有章可循,5種壞習慣絕不能縱容。習慣1:順手牽羊。小朋友還沒形成物權意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