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棍棒,你拿什麼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孩子個性發展的培養,都儘可能地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孩子最大的自由度,可同時,不少家長也因此忽略了教育孩子遵守規矩的重要性。

假如孩子在年幼時沒有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那麼當他開始發展自主觀念後,個性將會更突出,孩子的不守規矩的言行就會給其他人造成許多困擾和麻煩,而且還會對孩子日後的發展帶來各方面的負面影響。

無規矩不成方圓

中國有句老話「無規矩不成方圓」,規則和秩序是讓人在社會的公共生活中的基本準則。

但是很多父母在教孩子規矩的時候,容易急功近利,反而會引發孩子的牴觸情緒。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教給孩子正確的守規矩的方法?

給孩子制定規矩

在家中和出外,家長都要提前給孩子說明規矩,並且用簡潔、具體的方式讓孩子清晰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不能夠做哪些事。

家長和孩子溝通時也要語氣堅定,不要使用發問,否則孩子會從中認為自己是可以拒絕家長的要求。

賞罰分明,讓孩子對自己負責

家長首先可以先與孩子說明,如果孩子能夠遵守規矩,就可以得到獎勵,這樣孩子就會為了得到獎勵而自律。

一旦孩子破壞規矩,家長馬上和孩子重申怎麼做才是正確的,並且讓孩子知道再犯將會得到什麼樣的後果。

孩子再次不守規矩的時候,家長不能心軟,馬上命令孩子實行後果,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和孩子說明規矩的時候,要提醒孩子時刻專注於你的眼神和話語,家長的情緒要冷靜、嚴肅,耐心地面對孩子,這樣孩子才會願意聽從你的話、樂於遵守規矩。

看到孩子不守規矩,家長只需要馬上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即可,千萬不要在公眾場合責罵孩子,更不能出現體罰孩子的情況,以免傷害自尊心。

要讓孩子清晰並堅持實踐規矩

6歲前的孩子,家長必須要讓他們清晰六大基本規則:1、不允許出現粗野、粗俗的行為;2、不能不問自取;3、用完東西要物歸原位;4、先到先得;5、不可以打擾他人;6、做錯事就要道歉。

家長還需要讓孩子明白,守規矩是得到自由的前提,因此必須在學習和生活上堅持遵守規矩的行為。

形成規則意識

那在培養孩子規矩的過程中,孩子打破了規矩應該怎麼處理呢?父母又應該怎麼辦呢?

加強引導

家長要多講規則的用處,讓孩子了解規則無處不在,一定的規則能保證人們更好地生活。

家長可以時常反問孩子,如果不遵守規則會怎樣?讓孩子設想違規的後果,引起他對執行規則的正視,規則意識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沒有整齊劃一的是非界限。

適當採用自然懲罰法

規則意識的形成有時還需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使幼兒從他律到自律。

適當地讓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後果懲罰,是非常必要的,這種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還要與說理引導相結合,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意。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加上示之以不同後果,就能使孩子慢慢感悟,變得懂事起來。

讓孩子做有限的選擇

有限選擇的方法對孩子的規則培養非常有效,如果想讓孩子不在房間裡跑來跑去,就應該讓孩子選擇現在是看書還是畫畫,而不是「現在我們來做什麼?」漫無邊際的選擇會把幼兒推到無法控制的規則之外。

把幼兒必須要做到的事定為規則,在這個範圍內給孩子幾個可選擇的方向,這樣不論孩子選擇什麼,他的行為都在規則之中,從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規則。

培養執行規則的技能

有時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規則意識,但仍會時常違規。

如有時「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並非孩子故意拖拉,而是穿衣、洗漱等動作太慢,不得要領。

那麼,家長就要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尋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規律,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一個有規則意識的孩子,更容易融入集體環境,更願意與他人協作,將來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所以不要輕視家規的重要性,不只關乎教養,也深深影響著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為人處事態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面對孩子不守規則的行為,父母應該這樣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1.分清孩子違反規則的各種情況有些時候,孩子無視規則,並故意犯錯誤。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用溫和的懲罰來處理故意性的不良行為,但絕不可以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