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周國平談家庭教育:別讓孩子的聲音「變」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認為最好聽的聲音就是『孩子的聲音』。

」作為著名學者、作家、哲學家的周國平說,自己最喜歡最在意的身份就是「爸爸」這個身份。

「每一個孩子的聲音都特別美妙,聲音背後所代表的是他們的發展,他們的成長。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認為,但現在很多孩子發出來的聲音已經不正常了,這是因為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我們對孩子強加許多大人內心的理想目標造成的。

近日,俞敏洪與周國平繼上個月在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對話幸福」之後,在新東方年度家庭教育論壇上,他們又開啟了一場關於「孩子的聲音」的討論。

「跟孩子在一起是每天的事情」

有些父母很有雄心,要把孩子的一生,從上學,到工作,再到買車買房、結婚生子,全部都安排好。

於是,很多孩子的聲音「變」了,變得沒有自己的意願,變成了所有事情都需要父母去安排。

俞敏洪認為,出現這種現象本身不是孩子的錯。

家長必須清楚對孩子成長真正重要的東西,才能正確傾聽和感受孩子的聲音。

當孩子的成長需求跟父母的教育價值觀不相符,甚至產生衝突時,首先要了解孩子,要跟孩子待在一起,傾聽孩子的聲音。

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和教育機構的領軍者,以往俞敏洪和孩子聚少離多,但他也很快意識到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在去年年底把孩子從加拿大接回國讀書。

他說:「跟孩子在一起是每天的事情。

其實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只要每天跟他在一起10分鐘,擁抱他一下,跟他聊聊學習或者感情,就可以帶來非常好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父母首先要花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孩子,用恰當的溝通方式去了解他內心的想法,然後再來決定把孩子往什麼方向培養。

「家長只是孩子暫時的監護人」

很多孩子不願意跟父母交流,是因為孩子知道有一些話(比如戀愛、成績下滑等)說出來以後,父母的反應會比較激烈。

於是孩子有了心事,偏偏不願意跟父母講。

「做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做個有心人。

」周國平說,作為父母,只要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各種各樣奇妙的表現。

作為一個有心人去幫他,再用自然力促進智力的生長,孩子的學習效果、個人發展就要好得多。

作為哲學家、作家,周國平寫過很多書,但投入情感最多的是他寫的兩本關於女兒的書:《妞妞》和《寶貝,寶貝》,字裡行間是一個父親對孩子滿滿的愛。

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愛我的女兒勝於愛一切哲學。

「父母愛孩子,首先要捨得花時間陪伴。

」周國平說,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是給孩子人生打底色的過程。

如果孩子的童年時代,家庭充滿了歡樂和愛,他的人生底色必然是溫暖而光明的。

在陪伴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跟孩子建立更多的信任,知道孩子想什麼,並且把他往好的方向引,這很重要。

其次,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素質,具備自己爭取幸福和承受苦難的能力。

做到了這兩點,家長的責任就盡到了,因為家長只是孩子暫時的監護人。

(北京參考記者 冷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