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寶寶成長記」第1個月:挑戰不斷 淡定不了的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檔案:
女寶:小湯圓 2014年1月18日(孕40周零三天)順產出生,體重3050克,身長50厘米。
生下時,啼哭洪亮有力,產房外聽得清清楚楚,看來是個「大嗓門」姑娘。
媽媽:湯盈穎 33歲,孕前體重48公斤,臨產前體重60.5公斤。
整個產程非常順利,從人工破水到寶寶出生,僅用了6小時。
新手媽媽獨白
月子裡,湯圓寶寶就遇到了濕疹、紅屁屁、哭鬧不止等新生兒常見問題,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很快就被這些接踵而至的煩惱所取代,讓我這個新手媽媽著實有些手忙腳亂,招架不住。
於是,趕忙翻書、搜度娘、討教朋友、諮詢醫生,各種招數其上陣,效果逐步顯現,起初的焦慮也得以緩解,讓我明白了:沒有完美寶寶,當媽要有一顆淡定的心。
經歷母乳餵養第一關
剛生完,助產士就把寶寶抱來吮吸第一口奶,並誇我出奶快,叮囑說一定要讓寶寶多吸。
於是我謹遵醫囑,按需勤喂,可由於我有一邊的乳頭太短,湯圓經常會含不住或是含住一點點,沒多久這個乳頭就被吸破了。
之後湯圓每次吮吸都讓我覺得鑽心地痛,無奈之下我只能硬忍著。
然而更讓人沮喪的是,我的奶似乎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充足,在醫院裡,每次餵完不出一刻鐘,湯圓就又開始哭鬧了,於是只得接著喂,這樣來回幾次折騰得我精疲力竭。
後來我用吸奶器吸了一下,發現只吸出了幾滴奶,怪不得湯圓吃不飽。
不得已之下晚上我向護士要了20ml配方奶,情況稍有好轉,我和湯圓都得到了暫時休息。
之後當我再想要點奶時被護士斷然拒絕,心理暗自抱怨醫院摳門,事後才知道,原來只要寶寶體重下跌不超過出生時的7%是可以繼續母乳餵養的,這樣有助於降低寶寶今後過敏的幾率,可見當時的我是多麼無知。
出院後,所幸有月嫂幫我及時按摩乳房,牽拉乳頭,那個破皮的奶頭漸漸癒合並凸出一點了,寶寶開始能夠含住乳頭,之後奶水也很快充盈起來,這一關才算是順利過去。
母乳餵養這個關乎寶寶健康成長的問題,幾乎讓許多新媽媽都倍感焦慮,「摳門」的醫院不給湯圓奶粉的做法是正確的。
雖然大多數媽媽生完寶寶不會馬上有母乳,但只要生後嬰兒體重下降沒有超過出生體重的7%,就可以堅持母乳而不添加奶粉,寶寶的第一口奶是牛奶,會大大增加今後出現牛奶蛋白過敏反應的幾率。
哺乳是寶寶、大腦、乳房相互適應的過程。
寶寶吸吮的信號傳給媽媽的大腦,通過一系列的機制促使乳腺分泌乳汁。
頻繁吸吮時大腦接受的信號就是寶寶不夠吃了,乳汁才會快速增加。
加了奶粉,寶寶對媽媽乳房的有效吸吮減少,大腦接受的信號少,產奶量也就少了,而有的媽媽會誤以為母乳不足,於是再增加奶粉,結果母乳越來越少。
所以寶寶的嘴、足夠的水(水分攝入)是順利實現母乳餵養的法寶。
此外,母乳餵養是信心的挑戰,媽媽們要堅信自己能夠餵養自己的寶寶!乳頭疼痛或破裂最重要的原因是銜乳姿勢不正確,嬰兒是吸吮乳房而不是乳頭,餵奶時需要確保寶寶含住乳暈及以下的大部分,才不會造成乳頭破損。
如果已經發生乳頭破裂,可以在餵完奶塗少許乳汁,含羊毛脂的軟膏有助於保護乳頭,餵奶時使用乳頭保護套也有助於傷口癒合。
濕疹or熱疹 傻傻分不清楚
出生後3周,湯圓光滑的小臉上突然冒出了一粒粒的紅色小點,僅幾天時間就從臉頰蔓延到了額頭、耳根甚至是頭皮,每次洗完澡尤為嚴重。
但觀察下來沒有明顯脫屑或液體滲出,寶寶似乎也不覺得癢。
月嫂告訴我這就是傳說中的「濕疹」。
於是,我查閱了一些資料,決定
「標本兼治」。
一是給寶寶塗一些有緩解作用的嬰兒保濕霜,儘量避免環境過熱,減少出汗;二是排查我的飲食,看看是不是因為我的母乳引發她過敏,牛奶、雞蛋、海鮮我統統都忌口。
儘管如此,「濕疹」依然沒有得到控制,最後只能去醫院就診。
醫生診斷不像是濕疹,更像是熱疹,但為了緩解症狀配了激素藥膏。
藥膏效果很明顯,三天後情況大為好轉,之後雖然也有反覆,但都不太嚴重了。
可我始終沒弄明白,這究竟是濕疹還是熱疹呢?而且據說濕疹寶寶多數是過敏體質,是不是有這種說法呢?
許多母乳餵養的寶寶臉上會出現熱疹,因為臉部與媽媽乳房接觸多,受到媽媽汗液刺激產生,一般初期為小紅點,然後出現透明小泡,破潰後脫屑。
建議媽媽哺乳後用柔軟乾燥的紗布蘸去面部寶寶面部汗液,室溫保持24-26度,穿蓋也不宜過多。
濕疹是一種長期、慢性和反覆發作的皮膚表現,多先出於寶寶臉部、耳部,表面粗糙、基底發紅,容易表現出脫屑和滲出。
「濕疹寶寶多數是過敏體質」,因為濕疹的原因主要是過敏所致,寶寶年齡越小、濕疹與過敏尤其是食物過敏的關係越大。
母乳寶寶過敏,首先應排除寶寶經口攝入的食物或藥物如魚肝油、鈣劑等,並且要像湯圓媽一樣,飲食中限制雞蛋、牛奶、帶殼海鮮、大豆等,並用排除法尋找可能致敏的物質。
過敏是否能夠根治呢?關鍵是確認過敏原並能保持至少6個月完全不接觸過敏原。
過敏不是先天疾病,而是免疫系統異常引起的,因此出生後儘快直接母乳餵養,避免配方奶的干擾,有利於腸道菌群的建立,避免過敏發生。
頑固的紅屁屁
整個月子裡,湯圓的大便十分頻繁,一天大約有五六次,有時連放個屁都會帶點出來。
因此屁股總是紅紅的,厲害的時候甚至都破皮了,讓人看得十分心疼。
於是,我想了好多辦法,譬如每天至少換8到9次尿布,更換透氣好、吸水性強的尿不濕,每次洗完屁屁用干布擦然後塗上護臀膏,洗完澡用吹風機吹屁屁,天氣好的時候在太陽下曬個10來分鐘等等。
在我的精心護理下,屁屁破皮處很快癒合了,紅印也逐漸褪了下去,但是大便一多又會反覆,就這樣一直折騰到出月子。
這頑固的紅屁屁啥時候能好呢?
為了保護湯圓的小屁屁,媽媽可是費盡了心思,我們都知道嬰兒的皮膚非常柔嫩,臀部皮膚又經常受到尿、便的刺激,如果護理不當(例如過度擦拭局部),皮膚完整性受到破壞,當糞便中的細菌或局部潮濕環境引起黴菌感染,就會引起「尿布疹」讓寶寶的小屁屁看起來紅紅的。
保持臀部皮膚清潔、乾爽是預防的關鍵。
臀部皮膚正常時候,可以薄薄的塗一層護臀霜以隔離或減少尿、便刺激。
如果臀部皮膚已經破潰,清潔時不能用濕紙巾而應該用清水,並等皮膚乾燥後再穿尿不濕。
勤換尿布,用透氣、吸水的尿布是可取之處,但暴露皮膚並保持乾燥、透氣是護理時最重要的,因為乾燥有利於創面癒合,並且是最好的殺菌劑。
如果出現感染,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
我的頭型我做主
由於湯圓是順產出生,因此頭型尖尖的特別長。
當時關於寶寶頭型的問題,聽到過各種不同的建議。
有的人說小女孩還是扁頭好看,應該讓她臉朝上平躺著睡;也有人說讓寶寶趴著睡,側著頭,這樣今後臉可以相對較窄,頭的前後徑相對長一點。
糾結了半天,覺得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她自己的頭型還是自己做主吧!但為了防止寶寶吐奶時嗆到氣管,我們還是儘量讓她左右輪換,側著頭睡,出了月子她的尖頭也漸漸沒那麼明顯了。
新生兒一天中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與之相伴的頭型問題也讓很多媽媽糾結。
嬰兒的顱骨較軟,顱骨縫尚未閉合,常以同一體位睡覺,接觸床面部位的顱骨反覆受壓容易變得扁平。
什麼樣的頭型好看,不同審美觀的媽媽有不同的選擇。
媽媽讓湯圓寶寶自己做主,這種順其自然的觀點值得提倡哦。
要注意的是,新生兒容易發生吐奶且寶寶自己還不能轉頭,餵奶後需要家長讓其保持側位,以防吐奶嗆入氣管發生危險,不能一味追求某種頭型而忽視寶寶的安全。
寶寶側臥的方向可以經常變化,以防睡成偏頭。
新手媽媽,最需要的是心理的支持!
寶寶初生後的前幾周至幾個月,對許多新媽媽來說也許是最艱難的時期:產後虛弱、傷口疼痛、疲勞都已經讓新媽媽感到力不從心,而最讓她們感到不安和焦慮的,也許就是自己或旁人對奶量不足的擔憂和質疑。
所以,當哺乳期的媽媽感到焦慮時,家人尤其是新爸爸,應該在了解嬰幼兒科學餵養知識的基礎上,堅定的支持和鼓勵媽媽,同時盡力幫助妻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準備哺乳用的毛巾等用品;為正在哺乳的媽媽端來水或點心,或在身旁陪伴;寶寶不吃奶時,哄睡寶寶、幫寶寶換尿布,完成寶寶吐奶後的處理和清潔等,以便讓媽媽能更好的休息與放鬆。
文/
上海市兒童醫院 田園 主管醫師
上海市兒童醫院 陳津津 主任醫師
編輯/寸寸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資助
(項目編號18dz2307100)
暗中觀察
默默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