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寶爸不可錯過 精準詮釋寶寶的4種語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各位寶媽寶爸的眼中,每個寶寶的小腦袋瓜,都是世界未解之謎,每天都能製造出不一樣的難題,重點是,寶寶不會用語言表達,這讓寶媽寶爸們在很多情況下都不知所措,例如:寶寶總愛咬人不肯鬆口,這是為什麼;寶寶總愛把東西放進嘴裡,不管能吃還是不能吃,他們這是想吃東西嗎;寶寶總愛抓住某樣物品不讓碰,這可怎麼辦等等。

為了拯救各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你們,小編今天就充當一次寶寶的代言人,盡訴寶寶心中的真實想法。

1、寶寶咬人——表達情緒的方式之一

「咬人」在我們成人年眼中,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

但在寶寶們的世界裡,這只是他們表達自己想法的一種方式。

嬰兒在 1 歲左右開始有自我意識,並嘗試表達,而他們常用的表達方式包括咬人、發火或突然發出怪聲。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留意到這種情況——當有人逗寶寶,或者很多人看望寶寶時,寶寶會突然尖叫,或咬著別人的手指。

這並不是寶寶調皮,而是寶寶想告訴大家:我今天好開心,有這麼多來陪我玩。

這時,媽媽並不能責備,只能適當躲避。

因為他們並沒有能力意識到這種表達方式是不對的,所以,這時批評孩子也是對牛彈琴。

但各位家長也無需過分擔心,寶寶會養成這樣的壞習慣,改不回來。

寶寶的學習能力以及模仿能力很強,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會開始明白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2、寶寶不愛吃輔食 需培養他對吃飯的樂趣

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家長會慢慢減少母乳的餵養,逐漸轉為輔食。

這是大部分寶媽和寶爸都非常苦惱的事情——寶寶習慣了母乳的味道,不願吃其他事物,看見其他食物就哭鬧,甚至餓了也不吃。

很多媽媽不忍心看著孩子哭鬧,又重新給予母乳餵養,結果造成了輔食的進食量少,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均衡。

因此,解決這一難題的重點是,培養孩子對吃飯的興趣:

(1)媽媽們多花點心思,變著花樣煮不同的輔食,保持孩子對輔食的新鮮感;

(2)當寶寶用手抓著吃時,媽媽們不要阻止。

因此自由地吃東西能讓寶寶感受到吃飯的樂趣,而且能培養嬰兒的吃飯慾望。

(3)一家人一起吃,如果寶寶看見爸爸媽媽吃得這麼香,也會引起他嘗試的慾望。

3、吃完水果後記得漱口 不易蛀牙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些家長會把其弄成果泥給小孩吃。

但有擔心小孩的牙齒扔比較脆弱,水果中的糖分會引起蛀牙。

其實,水果的糖分以果糖為主——這是糖類中最難引起蟲牙的一種。

而糖果、餅乾中的蔗糖才會容易引起蛀牙,因此醫生都告誡小孩,少吃糖果。

但吃完水果後,口腔里難免留有殘渣,若置之不理,有可能使色素沉積在牙齒上,並發生氧化變黑。

因此,每次吃完水果後,都應喝適量的白開水,或用水漱口。

4、寶寶總愛往嘴裡塞東西——辨認事物

1歲左右的寶寶基本會爬,他們總喜歡爬來爬去找尋好玩的東西,然後直接塞進嘴裡。

很多寶媽都疑惑這是什麼原因,又擔心他一不小心吞了怎麼辦。

其實,寶寶是在用嘴辨認東西——對於寶寶而言,嘴的感覺是最敏銳的。

因此,當他看見新奇的東西時,他會本能地用嘴進行辨認。

雖然他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但是否屬於食物,他們基本能分辨。

當各位家長發現寶寶的這種行為時,千萬不要直接訓斥孩子——「不許這麼做」「不許吃這種東西」等等,這有可能打擊孩子的探索和好奇心。

你可以多他說:「地面很髒,放進嘴裡會長蟲子,快吐出來。

」周而復始地說,當寶寶再次準備放進嘴裡時,他就會產生反射——這是髒的,會長蟲子,不能放。

各位寶媽寶爸看完後,是不是發現帶孩子真的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如果你還發現你的孩子出現讓你不解的行為,都可留言,我們都會為你詳細解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老哭鬧,家長為什麼不該「有哭必應」?

榮升當了爸媽的男女青年們,在經歷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之後,小天使來到了家庭中,真是幸福到無以言表~新生兒還不會說話,哭喊是他們表達感受的唯一方式,但是今天要說的話題可能有點殘忍,那就是——寶寶老哭...

寶寶的壞情緒和小脾氣,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由於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許多年輕的父母將孩子託付給父母或者保姆來帶,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有限,更別提親子陪伴的質量能有多高了。也正因為如此,很多父母會覺得寶寶脾氣大,不好相處。在生活中,在網絡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