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條教育黃金法則,能做到15條以上的父母都是教育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獲取更多資源和精彩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閱讀陪伴成長」(ID:ziranyangyu)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階段的基礎環節,將會對孩子未來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心理學家指出:幾乎每個人所面臨的關於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問題,都可以追溯到童年家庭生活。

以下這篇文章總結了35條影響美國家庭親子教育的「黃金法則」,幾乎涵蓋了關於孩子教育的方方面面,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法則。

言傳身教篇

1、改變孩子,要從改變父母開始。

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

2、父母最需要意識到的就是,無論自己所受的教育還是自己的言行都存在諸多問題,首先要一點一滴擠掉自己身上的毒素,才能「更配」為人父母。

3、在一個溫和充滿善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不會出現大問題。

孩子性格與品行出問題,責任基本出在父母身上。

4、任何教育的進步都是極其艱難和緩慢的,與其期待國家的教育變革,不如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與其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不如從家庭教育的改進做起。

孩子的未來不是掌握在學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

5、你每天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孩子,慢慢的,你便會有一張什麼樣的臉,是孩子塑造了我們的面貌。

6、和孩子交談,六歲之前適宜面對面,六歲之後要逐漸改為肩並肩。

因為六歲之前的孩子在意你對他的關注,而青少年則不希望你「盯著他」,而是能夠以朋友的方式和他交談,這樣他更容易打開心房。

7、有教養的父母,不一定就能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但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缺乏教養,孩子必倒霉。

親子陪伴篇

8、無論你到哪裡謀生,無論你生活多艱辛,請一定帶上你的孩子。

孩子不在你身邊,孩子就在更多的危險之中。

9、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

花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比什麼都重要。

人生的很多麻煩都是因為沒有生活在自己家裡造成的。

10、全家人一起吃晚餐,有助於小孩獲得較好營養,較高學業成績較不會抽菸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為。

即使父母雙方只有一人能趕上晚餐也會有上述效果。

孩子的未來,往往在餐桌上和客廳里就已經決定了。

11、快樂的孩子,都有夥伴,孤獨的孩子,性情容易變得古怪。

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鼓勵孩子參加戶外運動,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12、任何身體或心理的疾病,如果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往往都是最難治癒和最嚴重的。

鼓勵方法篇

13、每一個父母都應該用一生的力量說出「我相信你,孩子!」

14、切勿在孩子臨睡時進行教育,時常懷著恐懼帶著淚水入眠的孩子,生命會變得十分晦暗。

15、父母發現自己誤解了孩子或教育方式不當,應該誠懇地向孩子道歉。

16、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與老師或其他家長議論孩子的優缺點。

17、孩子在學校遭受不公正不人道的待遇,父母應主動與學校溝通替孩子申訴,但同時也須意識到,如果這樣溝通申訴毫無效果,你就需要設法為孩子換一所學校。

18、即使孩子的學業成績欠佳,父母也應全力鼓勵孩子保持學習的熱情,同時應該有勇氣放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因為最終決定孩子未來的並不是他的學習成績,而是繼續學習的信念。

19、孩子成績欠佳時,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變得沮喪狂躁失去信心,孩子即使輸掉學業,他也不一定會輸掉人生。

如果父母喪失希望,孩子的人生一定也輸掉了。

20、當眾責罵和懲罰孩子,幾乎就是一種可怕的虐殺。

21、缺少與同齡人交往的孩子,容易早熟,早熟就是生命過早失去彈性,過早定型,早熟帶來早衰。

早熟就是過早社會化,過早進入成人世界,兒童也因此過早失去天真與好奇,失去活力和想像力

讓兒童像個兒童,一個社會就更有希望。

教育誤區篇

22、在中國有6%的父母為孩子的未來極度憂慮,但其中不到%的父母是為孩子的睡眠不足憂慮。

很多兒童的未來其實是輸在睡眠嚴重不足上。

一個孩子只要睡得好,看世界看自己的方式都不一樣。

23、如果孩子情緒狂躁,先檢查一下他的睡眠。

如果家庭中衝突不斷,先檢查一下全家人的睡眠。

24、勤未必能補拙,揚長遠勝於避短。

25、負擔過重,必然導致膚淺。

負擔過重,必然導致後續學習時的「學業枯竭」,也就是早期學習投入過度,後續學習必然失去成長的空間。

26、在嚴酷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培養孩子適當的對分數的鈍感力,有助於他更好的成長。

27、在以分數為評價標尺的學校生活中,成績落後思維遲緩的孩子很難不受到傷害,培養孩子適當的對批評與傷害的鈍感力,對他的成長更有助益。

個性培養篇

28、尊重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自己去嘗試,如果嘗試失敗了,繼續鼓勵孩子嘗試別的,直到找到他喜歡的為止。

29、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需要必要的條件,一個孩子的天份越高對成長所需要的條件也越為苛刻,所以,「莫扎特如果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很可能就會成為一種災難。

30、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需要必要的條件,一個孩子若有智力或健康方面的重大局限,他對成長所需要的條件也就更為苛刻,為人父母就要傾其全力給予孩子關愛與幫助,孩子任何進步都具有石破天驚的意義。

31、一個孩子若是性格內向羞澀,就讓他內向羞澀好了,什麼時候想改變是他自己的事情,你根本不應該勉強他。

32、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各是各」的意識,就是要分清楚每件事情原因和責任之所在,既不能「數罪併罰」,更不能讓孩子承擔他不能承擔的責任。

33、天生膽小的孩子,你不能強迫他變得大膽,對兒童所有本質特性中不足之處,首先要尊重與理解,然後才是耐心和緩慢的改善。

最重要的兩點

34、家庭生活的核心就是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父母盡到自己的責任了,其他方面就聽從命運的安排。

35、越是「成功人士」越要警惕自己對孩子成長的忽視與盲目自信;越是「底層人士」越要避免自己在孩子面前唉聲嘆氣,灰心失望。

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

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

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平台轉載使用,須保留本平台註明的「文章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請與我們聯繫。

貝貝媽個人微信號75727308。

敬請關注微信公眾帳號「閱讀陪伴成長」ID:ziranyangyu「 這裡,有你最需要的育兒經典文章和資源,有貝貝媽的一路陪伴。

我們為關心寶貝學習成長的你,送上教育信息、教育資料、家庭及學校的教育方法與經驗,讓「閱讀陪伴成長」成為我們0-18歲家長交流分享的平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