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邪惡版」小豬佩奇遭全網通緝 看過視頻的孩子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動畫片,本來是不少人美好的童年記憶之一。
然而,近日有媒體報導,有公司利用兒童熟悉的卡通人物配合血腥、暴力、或軟色情內容包裝出新的劇情,在網上大肆傳播,因披著原動畫人物的「外衣」而極具隱蔽性,難以被家長察覺,不知不覺間污染著兒童的精神世界。
近日,類似的「兒童邪典片」遭到全網「通緝」,不少家長在了解其內容後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一位外國媽媽在為孩子打開標題寫著「小豬佩奇」的動畫後,就發生了可怕的一幕:
當時,Laura June在YouTuBe上,為3歲的女兒搜索到「小豬佩奇」的動畫後,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突然間,她聽到女兒的尖聲和驚慌失措的哭聲。
她趕緊來到女兒身邊,結果看到:一個有豬外形的渾身卻青綠色的醫生,拿著一根手臂粗的針管,對小豬佩奇反覆地扎來扎去,佩奇疼得不斷慘叫、哭泣......
更可怕的是,不止小豬佩奇,孩子們喜歡的艾莎公主、蜘蛛俠等動畫形象,都被進行了暴力、血腥的改編,在國內外各大視頻網站都能搜到,而且在國內,也出現了拍攝這類題材的視頻公司。
日前,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已經展開了調查,各大視頻網站也均已嚴查、下架這類視頻,但在留言中,守護君也發現,不少網友都表示,自家孩子確實曾經看過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東西。
@這樣吧0330:我孩子之前就看過,當時想不通怎麼會有這麼暴力的外國動畫片!
@蜘蛛俠好好學習:我家寶寶也看,我還在想怎麼會有這樣的動畫片,可越不讓她看她就越要看,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peng彭矜持:之前家裡小孩點到這些動畫片還愛看,大人也沒注意,就覺得裡面的內容確實不適合孩子看,說了幾次不准看。
這些所謂的「邪典動畫」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如何引導看過類似動畫的孩子走出陰影?守護君請到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科醫生李斌彬為您揭秘~
最大危害:引發兒童暴力傾向
李醫生介紹,攻擊性是人類天性中就存在的東西,而「邪典動畫」中暴力血腥的內容可能會引發孩子內在的攻擊性,加上動畫片中色彩豐富的構圖、誇張的音效會也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在缺乏自控能力的情況下,這樣施虐和受侵害的行為,可能鼓勵兒童做出殘暴、變態的傷害他人的行為,同時也可能讓孩子覺得受到傷害是很正常的。
孩子看了這類視頻 家長應該怎麼辦?
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後果
雖然「邪典動畫」著實可惡,但家長不必太過驚慌,更不能強制關掉孩子的視頻卻不做任何解釋。
家長要明白,因為我們是成年人,能夠理解這些視頻的含義,所以會產生不適,但孩子不知道,更需要家長來指引,要讓孩子明白攻擊性的後果。
如果孩子出現了喜歡打人等一些暴力傾向,家長要堅定的告訴他「你這樣做會傷害別人」。
孩子有這樣的行為並不代表就是「壞」,在他們幼小的世界裡,愛和傷害往往混淆不清。
比如很多家長都曾苦惱,家裡的寶寶為什麼喜歡打人,打完還咯咯咯地笑?其實孩子可能這是想表達愛意,跟家人更親近,但不知道怎麼表達,也掌握不好力道,所以出現了「打」這種行為。
家長要做的是傳遞出這樣的攻擊行為會產生傷害性後果,為他梳理規則和界限。
引導孩子說出來
讓孩子把心中的恐懼、憤怒說出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式。
李大夫介紹,在做兒童治療時,醫師會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表達自己。
「言語化是很重要的過程,能幫助孩子的心智得到發展。
」
通過表達,或者有的語言能力不夠的孩子,可以認同別人表達的東西,孩子能明白,內心不滿、憤怒的這些情緒沒有那麼可怕,通過非暴力的方式也能夠達到和解。
家長需要自省
孩子出現暴力傾向,家長一般都會覺得是不是思想上、行為上有問題,但很少想到內在的心裡原因是什麼?會不會是本身家庭不和睦?父母習慣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這些都需要家長自我反省,夫妻達成一致觀點,營造更溫馨的家庭氛圍。
如何看待動畫片中的打鬥情節?
李醫生說,童話都是成人寫的,蘊含了人性的基本東西,很多經典動畫和童話故事,比如《格林童話》、《貓和老鼠》中都有打鬥、惡作劇、傷害這樣的情節存在。
但衝突、競爭、攻擊……這些都是孩子現實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動畫片即使存在「惡」的部分,最後的結局也都是happy ending,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事情是可以協商、解決的,讓孩子的幻想最終能跟現實和解,這個很重要。
最後,李醫生提醒,除了年齡較小的兒童,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同樣也應該引起家長的關注,這一階段的孩子有強烈的被認同需要,自主性也得到了一定發展,如果受到某些不良影視劇、書籍的影響,產生了角色認同感,引導起來會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