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孩子每天只在學校呆一個小時,媽媽:孩子在學校睡不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影響孩子性格正常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獨立性,獨立性越高的孩子行動能力也就越強。

而家長從小在這方面干預得越多,對孩子產生的副作用也就越大,孩子的依賴性越大,對於將來他在工作與生活上面的都沒有什麼益處。


強強今年6歲了,他在家就是一個「娃娃」,吃飯、上廁所、洗臉、刷牙……什麼都是爸爸媽媽幫忙做,有些三四歲的孩子都能做到的事情他卻完全不會,不僅這些,就連睡覺也要爸爸媽媽哄。

他平時的入睡狀態就是父母拿本童話書翻來覆去,在身邊輕聲慢語地念,而且入睡不能關燈,孩子非常怕黑。

他上學比較早,現在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可是卻死活不願意上學,每天只能在學校呆一個小時,而且這一個小時基本就是在哭泣之中度過的,對此,老師想了許多的辦法可都無效,他的性格已經對別的孩子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也讓自己成為了班上的異類,可是對此他既毫無查覺,也沒感到有什麼要緊的地方,因為他的注意力根本沒放在這上面,就連每天中午睡覺還要回家。

老師和他媽媽戴芳溝通過,說孩子這樣子下去不行,這都是從小父母太過寵愛造成的,從現在開始,要培養孩子自己的獨立性與適應環境的能力,幸好孩子的年齡尚小,糾正起來也快,只要有一段緩衝期就好。

可是媽媽卻說:「沒事,我按時送回來就行了,不會耽誤他做別的,也不會破壞學校的課堂紀律,孩子在學校睡不著,我一定要抱孩子回家睡覺,不然會影響身高。

」老師聽了之後只能哀嘆地搖頭。

孩子們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這其中是一個持續模仿與受外力影響的過程,而父母家長平時對待孩子的態度就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

一個出色的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的正確引導,以及一個寬鬆而溫馨的生活、教育環境,可卻不是父母過於嚴密的保護,剝奪他們思考、生活的能力,只想在自己的能力範圍所及之處讓他們過得最理想、最舒適,最不會感受到外界的風雨與傷害。

社會畢竟不會是真空,他們所有的一切都得交與時間去檢驗。

父母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也無法代替他們生活,因此越趁早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的形成,越對他們今後的發展有好處。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無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忙工作疏忽孩子,等於放棄孩子的未來

文丨媽媽育兒助手 夢夢今年六歲,是一個極其內向的小姑娘,平時跟著爺爺奶奶住。夢夢媽媽是個事業心很強的人,和夢夢爸爸一起闖蕩自己的事業,所以把夢夢交給爺爺奶奶來照顧。爺爺奶奶全權照顧著夢夢的衣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