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寶寶總喜歡大喊大叫,要不要管管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自從開放二胎政策以後,小區里的小寶寶們越來越多了,我經常看到孩子們之間因為搶東西而大喊大哭,「你給我!那是我我的!哇哇哇!」父母感覺孩子丟了他們的面子,孩子一直哭個沒完,父母沒耐心了,就會大聲呵斥孩子,「別喊了!走!趕緊回家去!下次不帶你出來!」
每次我都在樓上聽到上一秒孩子們還玩的開開心心的,下一秒就聲嘶力竭的大哭,然後父母的嗓音再蓋過孩子的哭聲,於是鬧劇結束,並經常重演。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她家小女兒上一年級,那天晚上,小姑娘被她姐姐接回來以後就一直哭,大人問她原因她也不說。
因為我畢竟是外人,所以一開始沒有參與他們的互動過程,可是我發現小姑娘一直哭,一直哭,在場的三個大人竟然一點都沒有安撫她的打算。
都在說:「別哭啦!別哭啦!不就這點事嘛!」
但小姑娘還是哭,滿臉淚水,眼睛通紅通紅的,而家裡人依然沒有去安撫她。
我就上前輕聲詢問發生了什麼,並緩慢地拍小姑娘的後背,安慰她說:不哭了昂,不哭了昂,說說發生了什麼事,讓你哭的這麼厲害?於是我了解到,是昨天上課時,她的老師規定每個孩子都得交200塊錢書錢,這個錢得先交,否則就不給發書了。
小姑娘今天早上忘了這個事,她看到別的小朋友都有書,就自己沒有,在課堂上就有想哭的想法,到了晚上被姐姐接回來的時候已經開始哭了。
到了家裡本來想得到家裡人的安慰,可是家裡人都對她的反應不在乎,我在輕輕拍小姑娘的後背時,她姐姐和她二哥說:「你不用管她,她哭一會兒就好了,她經常哭,一哭就哭起個沒完。
」大家能知道她媽媽是怎麼做的嗎?她媽媽拿出來IPAD,給她說:「給你玩遊戲吧,你玩遊戲就不哭了。
」
我在輕拍小姑娘十分鐘後背之後,她的情緒已經平復了,她的情緒需要得到回應,如果她感到自己哭,大人不關注她,她就會一直哭,直到大人關注她為止。
而我做的是不僅關注她,還安撫她,並把她一直憋在心裡的話引導了出來。
她說:「老師說了,這個錢是課本錢,如果今天不交,課本就不會給了。
」她媽媽馬上就火了,怎麼會有這樣的老師呢?於是她馬上給那個老師發語音電話,告訴老師是她女兒今天忘了帶錢,錢可以通過轉帳給老師,老師也接受這種方式。
後來我們也都知道了,其實是小姑娘自己把這件事想的很嚴重了,可是她不懂,父母就要耐心地告訴她呀。
我在安撫完小姑娘以後,對她媽媽說了一番話:阿姨,我希望你下次當你女兒再哭的時候,也像我這樣輕輕地拍拍她的背,你們以為她還得哭半個小時,可是我就輕輕拍她後背、肩膀十分鐘,然後再輕柔地跟她講話,你看她情緒是不是就平靜下來啦?儘量不要用IPAD來讓孩子轉移注意力,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就不再需要你了。
你和她之間有了這個IPAD作為阻隔,你們的母女關係就會受到影響了。
後來我又陪小姑娘一會兒,當我要走時,她不讓我走,想讓我再陪她一會兒,而且她還要讓我辦一件事,她跟我說「大哥哥,你能告訴我媽,今後不要再罵我了嗎?」我在聽到這話以後真的挺心痛的,心想這孩子之前是受了她媽媽多少的罵呀!於是我對她說:「你媽媽不會的,你媽媽也是愛你的,只是有時候脾氣有些急了,而且你媽媽也會保證今後不再罵你了,是吧阿姨?」阿姨在看到了我和她小女兒的互動過程,她也是有反思的,也點了點頭。
小姑娘一下子就開心起來,然後我就離開了。
下次我再見到小姑娘,她主動來找我,跟我分享她的故事,給我看她收藏的小玩意,我感到孩子都是渴望被關注的,當ta知道了誰是願意在乎ta的,ta就會本能想跟誰好。
那天晚上,是我第一次見到小姑娘,從那以後,她感到我是一個很好的大哥哥,人和人之間建立的情感聯結就這樣完成了。
我每次聽到小區里小孩子哇哇哭,大人沖孩子嚷都感到很心痛,那是大人沒有看到孩子的需求是獲得關注與愛。
我聽我媽說有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一直大哭在父母面前,他就是想讓父母抱著他,可是父母都很狠心地不抱,父親還對他大吼,讓他自己走路,後來母親被折磨地不行了抱起了他,不出三秒,孩子不哭了。
因為孩子獲得了滿足,他在那個時刻就想要父母抱著他,當人被滿足了需求以後,內心就是平和的。
然而很多父母並不懂這麼簡單的道理,孩子哭,父母繼續讓孩子哭,因為父母也被弄得不厭其煩,孩子一哭就哭起個沒完,孩子在看到父母對ta不關注,於是繼續哭。
經常是父母把孩子打,父母大聲呵斥孩子,孩子不哭了,孩子把哭的情緒憋在了身體內,於是孩子總長病,不是發燒就是感冒,總之免疫力不是很好。
當孩子感到自己的需求只有通過哭來讓父母滿足,那就會可勁兒哭,就像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巴普洛夫的狗一樣,狗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然後就會得到食物。
孩子一哭,而且大哭特哭,父母就會最終滿足孩子,於是孩子就學會了用這種方式。
我以前看過一篇文章,當今社會父母應不應該考取父母資格證?是因為父母缺少規範化的指導,在育兒方面失誤重多,並且一般情況下,都不希望別人管自己家的事情,而且外人在看到出現問題了,也不太好去調解,因為怕被認為是多事兒。
於是我們經常在看到錯誤在發生,而且繼續發生時沒有什麼辦法。
我問過我媽媽,我小的時候這樣哭嗎?我媽說從來沒有過,我說因為什麼呢?我媽說因為你的需求,我都會儘量滿足你,不能滿足你時就蹲下來和你耐心溝通,你在知道了不能被滿足的原因以後就點點頭,表示知道了,並且也沒有不開心的情緒。
我後來在看《當我遇見一個人》時找到了答案,父母對於孩子的需求能夠做到及時滿足時,孩子就會主動地做好了延遲滿足的心理,不是父母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是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而自動地擁有了延遲滿足的能力。
如果孩子在和你走在大街上,看到好吃的想吃,孩子已經在舔嘴,可是呢孩子不好意思開口,這時候你已經看到了孩子的需求,蹲下來問問孩子是不是想要這個呀?孩子點點頭,於是你滿足了他,他就會感受到你對他的愛。
我記得小時候在公園門口,有一個賣魚蛋的大叔,我看到別人也買了魚蛋,就舔舔嘴,我就是不說出來,就一直舔嘴,我媽媽說大寶你是想吃這個嗎?我嗯嗯地點頭,我媽那時候錢不多,一個魚蛋花了有兩塊錢吧,那時候錢還很值錢,我拿到魚蛋以後,感覺這個肯定很好吃,於是就滿懷欣喜地吃了一大口,那個東西進到我嘴裡,我就快哭了,這也太難吃了···
我媽後來說大寶其實我知道這個魚蛋不好吃,我是想讓你嘗嘗,我把魚蛋給媽媽吃,媽媽不吃,因為確實是不好吃哇!然後我媽問我,下次還吃這個嗎?我搖頭,我媽說那就把魚蛋扔到垃圾箱裡吧,我照做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對街邊的小食品不再怎麼感興趣了,因為你看著人家吃,你自己也饞,可是真吃到以後發現真的好難吃啊!
並且我家裡伙食比較好,所以小學階段零食吃的是同齡人是比較少的,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是吃零食吃的最多的。
而我們現在也知道了那些零食有添加劑,有各種不好的東西,小孩子只是注重的那個口感,不懂健康,但是父母得懂啊!父母可以讓孩子少吃,並告訴孩子這裡面的東西是不好的,是不健康的,並且你要給孩子豐富的健康的食品。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真正受益的人是誰啊?是你自己,因為你通過越來越愛孩子,你發現你越來越愛自己。
你為了讓他更好的成長,所以你會不斷地去學習,了解各種知識,去修正自己的很多在言行方面的問題,把你塑造地越來越好,孩子在你身上吸取的營養就會越來越多。
所以好父母,會培養出好孩子。
最好的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品格、學到獨立生活、學到賺錢和花錢,學到起床疊被、穿衣吃飯、洗碗洗衣服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以上這些東西,是父母可以給到的。
你為了給到孩子更好的知識,所以你也會去學習更好的知識,《奇蹟男孩》這部電影,小奧吉的媽媽給小奧吉上科學課,他的媽媽就得去看各種書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當你優秀,你的孩子也會優秀。
可是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家長不會教育孩子,於是才會有那麼多的孩子的心靈被忽視,而且很多父母之間也彼此爭吵,孩子就學會了這個模式,以為這個模式才是正常的人際互動模式。
你每天給孩子什麼,孩子每天就會學到什麼。
當孩子看到你整日消遣,無所事事,或者整天捧個手機,或者打麻將,抽菸、喝酒,孩子也會慢慢模仿你的行為。
因為孩子看不到你過去的努力,只看得到你現在的消遣,只有你一直保持學習的心態,一直想成長,你才能帶給孩子更好。
最後我想引用一句話:活著如同生命中最後一天般活著,學習如同你會永遠活著般學習。
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讓我們變得更好,也帶給孩子更好的滋養。
好好地、溫柔地善待你的孩子,你也就在溫柔地對待你內心的小孩,以上就是我想說的,謝謝!
這些錯誤的教育理念你占了幾條?
在教育小孩的過程中,總有很多長輩或有經驗的父母給指點迷津,說小孩就是怎麼怎麼樣,你不要這樣那樣,不然你以後就會很難帶,小孩不聽話,吧啦吧啦......1.嬰兒不要抱,抱多了她以後就會很粘人,總要...
寶寶哭,放任不管還是立馬抱起?
養兒方知父母恩,自從生了娃以後,我算是知道了養育一個寶寶的不容易,遇到的問題千奇百怪,而最讓我不能容忍的就是寶寶哭,大哭、小哭、餓了哭、睏了哭、睡不醒哭、尿布濕了哭....到底寶寶在哭的時候管不...
無理取鬧的也許是大人,不是孩子
今天要講的故事,不是嚴格的故事,但卻是很多父母都容易走入的誤區。要從專欄上一位父親的來信講起。來信內容如下: 我曾經看到過國內某「優秀母親」的著作中提到如何應對孩子無理取鬧,其中的例子是這樣的,...
聽不得寶寶大哭?但哭聲帶來的這4種好處,你可能想不到
辰辰是個性格倔強的小帥哥,一不順心就會發脾氣,哭的很厲害。一哭他媽媽就心疼的受不了,趕緊去滿足他的要求。可是,孩子越大無理要求越多,氣的他媽媽要揍他,可是辰辰大哭起來,辰辰媽媽心裡就特別難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