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寶寶吃飽就夠了嗎?還有很多精神食糧需要你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們在肚子餓的時候,飢餓感就會出現,這是「物質飢餓」,人類還有另一種飢餓——精神飢餓。
寶寶有精神飢餓嗎?有的!寶寶出生後隨著腦的迅速發育以及與外界的廣泛接觸,不僅身體在長大,精神活動也開始萌芽,如果寶寶有「精神飢餓」,會累及他們的體格與智力發育。
心理飢餓
寶寶的最高心理需求,莫過於父母之愛了,尤其是母親之愛。
當他們一聽到母親的聲音或看見母親的微笑時,不是伸出小手就是咿咿呀呀地叫著,甚至用哭聲來「要
挾」,要求媽媽為他敞開懷抱。
如果需要摟抱的願望得到了滿足,哭聲就會嘎然而止,臉色隨之「由陰轉晴」甚至「彩霞滿天」。
不難明白,父母特別是母親的懷抱稱得上是小寶寶的一種「心理維生素」,對他們良好情緒與個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因此,平時多抱抱孩子是「餵養」寶寶心理飢餓的最佳精神食糧。
感覺飢餓
感覺是我們心理活動的最簡單的一種形式,或者稱之為皮膚飢餓。
正如寶寶胃腸,如果缺少了食物就會感到飢餓一樣,他的皮膚缺少父母滿懷愛心的撫摸,也會感到 「飢餓」。
胃腸的飢餓,會影響孩子身體的成長;而「皮膚飢餓」則會妨礙其智力的發育。
因此,父母在工作之餘要多與孩子接觸,兒童保健專家認為,嬰幼兒的生長發育離不開父母的親密撫摸,具體可採用「抱、按、捏」等方式。
情感飢餓
咿咿呀呀的嬰兒不會象我們大人一樣可以有多種方式來表達生氣、憤怒、不滿等不愉快的情緒,但這不等於他們沒有負性情緒的體驗。
當他們需要母親的擁抱時,或者他們的需要沒有滿足時,他們會用「哭聲」來表達這種情感需要,如果他們需要摟抱的願望得到了滿足,哭聲就會嘎然而止,臉色隨之「由陰轉晴」甚至「彩霞滿
天」。
當然,寶寶的這種情感飢餓完全可以來自不同的情感需求。
所以為了滿足嬰兒的情感需求,媽媽應做到:及時哺乳,給寶寶安全感。
知覺飢餓
寶寶外界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顏色、形狀甚至空間位置都會被整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到處都十分新鮮的世界。
可以想像,這時如果孩子的知覺發展沒有得到滿足,他
們就會產生著知覺飢餓。
抱著小寶寶走出家門,置身於大自然的廣闊天地時,他們會表現出無比的高興與激動,眼睛不住地看,小嘴不停地咿呀做聲,兩隻小手不停地揮動。
奧妙何在?原來大自然的聲、光、色、形等新鮮事物,迎合了他知覺發展的需要,滿足了他的「知覺飢餓」。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不妨藉此「大做文章」,如在小床或搖籃前擺一隻魚缸、吊一隻鳥籠、或懸掛彩色畫片、或抱嬰兒到室外直接觀賞大自然,讓小寶寶的視、聽感官「吃」飽「喝」足,這樣既滿足了他們的感覺飢餓,又能健腦益智,可謂一舉兩得的美事哦。
語言飢餓
有人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將受試者禁錮在一間房子裡,餐餐供給美味佳肴,但不能做任何事,不能與外界接觸,也不許與人通話,結果這些人只堅持了短短3天,第
4天便像逃犯似的逃出了實驗室。
這個試驗證明了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任何年齡的人都離不開,故父母應不失時機地、主動地與寶寶對話。
在寶寶體格與智力發育的過程中,滿足孩子對語言的需求幾乎與母乳有著同等重要的意義。
生活中,小爸小媽們可以和寶寶玩些語言遊戲,如耳語傳話、聽音完成動作、過家家、整合式交流等,可以開啟寶寶的認知大門。
育兒解析:寶寶餓了要吃奶,你知道寶寶另一種「飢餓」是什麼嗎?
我們在肚子餓的時候,飢餓感就會出現,這是物質飢餓,人類還有另一種飢餓稱為精神飢餓。寶寶有精神飢餓嗎?有的!寶寶出生後隨著腦的迅速發育以及與外界的廣泛接觸,不僅身體在長大,精神活動也開始萌芽,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