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藝術」地批評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般來說,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應針對孩子的錯誤進行批評,重責其事、輕責其人,使孩子真正了解自己錯在哪裡,從而進一步檢討自己的錯誤。
「循循善誘,充分的說理,是家長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跟孩子說理不僅需要有耐心,還應結合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徵,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技巧。
一些美國老師的成功經驗是:
1
要讓孩子了解你的感受
a、要讓孩子感受自己的不悅:使孩子由老師的神情與沉默的氣氛中,感受到老師的情緒,能夠促進孩子對自己的過失進行反思。
b、在批評孩子時,應該使孩子感受到:爸媽討厭我的缺點,但卻非常喜歡我這個人。
這樣,孩子才能樂意聽取批評,勇於改正錯誤。
2
讓孩子明白所犯的過失與後果間的聯繫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他的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從而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例如,當孩子不好好吃飯時,老師往往由他去,等到他餓了再吃東西時,告訴他不好好吃飯與挨餓的聯繫。
許多老師抱怨孩子吃飯的同時,又給他們零食吃,孩子們感覺不到不吃飽飯挨餓的後果,老師的批評也是徒勞的。
3
在批評的同時,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
我國有句古語:「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美國人也認為,跟孩子講道理,應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對孩子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在此基礎上再對孩子的錯予以糾正,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
如果一味地數落孩子,責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對,只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4
所講的道理要「合理」
老師與孩子講的道理應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說,也不能苛求孩子,因為大人信口胡說,孩子是不會服氣的,大人的要求過分苛刻,孩子也是辦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老師自己喜歡吃零食,卻對孩子大講吃零食的壞處,如此,孩子是不會聽從的。
5
要給孩子申辯的機會
跟孩子說理時,孩子可能會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辯解,大人應給予孩子申辯的機會,讓孩子把事情講清楚講明白。
給孩子申辯的機會,孩子才會更加理解老師所講的道理,批評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6
批評要把握好時候,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
孩子和大人一樣,情緒好時比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見,不高興時則容易發拗。
因此,老師在跟孩子講理時,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在他情緒較好時,進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緒低落時跟他說理,是不會奏效的。
結語:批評就象武士手中的利劍,不到情非得已時,不要拔劍相向。
一把好劍,只有在懂得它性情的人手中,才能發揮它極致的功力。
◆ ◆ ◆ ◆ ◆
師樂匯
掃描二維碼
關注更多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