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頂尖教育專家總結的教育經驗,應該仔細的體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一,正面引導。

任何批評其根本目的不僅在於防範孩子的錯誤行為,而且更重要的在於激發起孩子改正錯誤的行為。

不用冷言惡語刺激孩子,而是加以引導指明出路是十分明智的。

這個思路的根本出發點是對於孩子的教育要疏導而不是堵住。

第二,尊重人格。

孩子有過錯,理應批評,但其人格應受到尊重,批評應對事不對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評者和批評者人格應該平等。

第三,避免當眾批評。

有的父母誤認為當著他人的面數落一下孩子,會增強激發效果,殊不知這樣做最大的弊病是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採取單獨批評的方式是智慧可取的。

第四,看準時機。

孩子一旦有錯,通常要及時批評糾正。

但是也要掌握時機,綜合看一下孩子當前所處的環境,比如說孩子正在高興地時候,你去打壓他,容易對孩子造成身心上的傷害。

第五 父母要相互配合。

態度一致,賞罰分明。

該獎賞時就鄭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的獎,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受獎的喜悅,該罰時也應態度明確,措施果斷,讓其真正知道自己錯之所在。

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知錯即改的品行。

如果在對孩子實施懲罰之後,父母中的一方認為孩子受了委屈,隨即又用錢物或食品來安慰他,這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實踐證明懲罰-獎勵-懲罰的惡性循環,會讓孩子產生認知偏差。

第六 肯定與批評話語的比例不低於5:1。

父母對孩子的肯定越多,孩子的智力應變能力把握機遇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就越強,父母對孩子負面的關注多而正面關注少會引發孩子產生抑鬱和敵意的情緒。

所以如果批評過多,肯定過少,孩子就會像缺少陽光和營養的秧苗一樣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導致心理和行為問題。

第七 要勇於自我批評和承擔責任。

父母敢於自我批評或向孩子認錯,不僅可以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而且還可以用行動證明給孩子看認錯不是無能和恥辱,不會給自己帶來難堪,承擔責任,是真正自信的表現,可以給別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贏得更多的尊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犯錯了,你會怎麼教育呢?

家庭教育中每天父母都會對孩子進行表揚與批評的教育。如果批評的方法不當,不但不能起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反而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自暴自棄或叛逆的性格。有分寸的批評不該缺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