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盆友成長日記——女兒,我希望你以後不要那麼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個二胎寶媽的原創日記
1
乖孩子?
節前,我去開小盆友的家長會。
遇到同班的家長,話題投機,開始聊的越來越多。
同學家長對我說:
「你家孩子真聽話,陪讀的時候我就特別注意她。
特別乖,吃飯、遊戲都不用老師操心,老師說做什麼就去完成了。
」
我欣慰的覺得,這是孩子自律的表現。
孩子出奇的懂事,我應該高興。
但是,從回姥姥家發生的一件小事中,我發現,我錯了。
姥爺帶小盆友出去玩,臨出門時我嚴肅的交代給小盆友:
「你跟姥爺出去以後不許亂買東西,你要是不聽話,媽媽會生氣的!」
等姥爺帶小盆友回來的時候,小盆友拿著一塊巧克力跑到我跟前神色緊張的解釋道:「媽媽,我聽話了,我沒要……這……這是姥爺……」還沒說完,姥爺打斷孩子的辯解。
姥爺說:「孩子太乖了,出門我問小盆友吃不吃巧克力,她說我不吃,還是我硬給孩子買了一塊回來的,別老嚇唬孩子,搞的孩子都沒自己的想法。
」
我聽完突然心裡一緊,巧克力是小盆友最愛吃的啊!她不是不想要,是不敢要。
她怕媽媽生氣失望,她怕自己不是乖孩子。
所以一個三歲半的孩子在做選擇時,她違背了自己內心的渴望。
而我,卻沒有耐心跟她認真的講為什麼不能亂買零食和玩具的,而是用「媽媽會生氣」這樣的言語去粗暴的「恐嚇」孩子幼小的內心!
2
多少孩子磨平了性格?
@網友1:
我從小就是街坊鄰里嘴裡的乖孩子。
做什麼事情都要想想,這樣做會不會讓別人覺得我不乖,不是好孩子?所以其他孩子能玩的泥巴我不玩;其他孩子上學時逃課我沒有;父母覺得好的男朋友我就接受;長這麼大一直沒有自己的主見,從來沒有真正開心過。
壓抑到一定的程度後現在就脾氣暴躁。
挺羨慕那些「壞孩子」,但是,有多少時光可以重來?
@網友2:
我家孩子已經7歲了,他就是別人眼中的乖孩子,真的特別聽話,所以很多時候就顯得有點懦弱。
我也是一個非常乖的孩子,面對自己無愛情的婚姻只能是忍!
@網友3:
某天,寶寶突然很得意地問我,我是不是很乖?把我嚇得瞌睡都木有了。
回頭想想,雖然我沒有要求他乖,可是幼兒園老師,爺爺奶奶,甚至爸爸或多或少都要求了。
那麼就反覆多和他強調吧,乖不是必須的,做自己喜歡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做真實的自己,不必事事聽別人的,媽媽也一樣愛你,因為你是媽媽的好寶寶。
@網友4:
從小到大都是聽從父母的安排。
我從小喜歡舞蹈,父母卻讓我學了古箏。
喜歡短髮的率真,爸爸媽媽卻因為古箏長發更淑女一直沒有剪過短髮。
現在工作也是父母一手安排的。
我畢業後想自己闖一闖的機會都不給。
什麼「不要辜負爸媽的一片期望,做一個有教養的淑女」,我也只能偷偷的呵呵了。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慢慢把孩子養成了討好型人格。
雖然程度不同,其實都屬於這種人格。
討好型人格最直接的體現就是:
對自己的認可、自己的情緒,
都建立在別人的評價和回應之中。
即使自己已經非常優秀了,但仍然需要別人不斷確認,不斷肯定,甚至不斷回應,才能找到自我。
因為害怕會讓別人不高興,因為害怕破壞別人眼中自己的形象,寧可不表達自己的情緒,寧可壓抑自己的渴望,也要儘可能的去維護人際關係中的表面和諧。
3
周瑩的人生
最近超火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剛剛大結局,有人說,這部劇是近來國產劇的一股清流,因為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完全不依靠男人上位,不被男人操縱人生,靠自己去贏得世界的「大女主」的風采。
孫儷飾演的江湖女子周瑩,跟優雅賢淑一點邊兒都不沾。
到沈家第一天就飛踹沈家二少爺,到了吳家可以跟老爺拍桌子瞪眼,敢去接觸當時人人畏之如鬼的洋人傳教士,也敢於嘗試各種各樣新潮的商業模式。
圖片來源:《那年花開月正圓》
這樣一個一點不「乖」、野蠻生長,完全違背舊社會對女孩定位的周瑩,為何得到了這麼多觀眾的喜愛和認可?
我想大家喜歡的不是周瑩的粗俗和無禮,而是她身上那股子活潑熱辣、敢想敢做,敢於打破常規,獨立自強的勁頭。
而這股精神獨立的勁頭,正是我們這一代女性嚮往和追求的,也是對孩子未來的期盼。
圖片來源:《那年花開月正圓》
4
孩子,聽自己的話,自由的長大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無論是婚姻、還是人生,很多乖女孩習慣了。
不思考、不質疑、不反抗、不出格。
開始是不敢,後來慢慢就變成了不能。
不斷要求孩子聽話、服從,就是逐漸抽離她的精神支柱,讓她變成一個無法獨立的人。
這是多麼可怕的事?
保護好她「不聽話的權利」。
她不用因為要討好我,而壓抑吃巧克力的渴望;
她不用因為我們的建議,而選擇自己不喜歡,但是穩定能養老的無趣工作;
她不用因為只是「應該結婚了」,而匆忙走入婚姻;
她也不用因為周圍人的眼光,而在失敗的關係中受盡折磨不敢脫身。
她可以自由地表達、自由地歡笑、自由地愛。
她可以充滿溫柔,但千萬別那麼乖。
這或許是我作為媽媽,能送給她的最好的愛。
圖:小盆友——我要做自由飛翔的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