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夜啼急壞父母,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寶寶已經快滿一歲了,是家人的心頭肉。
可是最近,一直睡覺很安穩的寶寶卻頻頻夜哭,抱起來也不願吃奶,哄一會兒睡著了,一放到床上又醒了。
如此來回折騰,一晚上醒好幾次,寶寶精神差不說,爸爸媽媽也跟著睡不好。
這可愁壞了家裡的大人。
爺爺說寶寶一定是白天驚著了,床頭要放點「利器」來「鎮一鎮」。
哄寶寶的時候還要念叨兩句:「天黃黃、地黃黃,我家有個夜哭郎。
」
奶奶說寶寶晚上睡覺周圍太黑了,點個小夜燈就好了。
姥姥姥爺說春季家裡太乾燥,寶寶肯定是受不了乾燥才哭的,馬不停蹄買來了加濕器。
爸爸媽媽在網上查了一堆資料卻依舊一頭霧水,糾結要不要去看醫生。
家裡的氣氛都因此緊張了起來。
寶寶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父母長輩的神經,寶寶身體的不適更是令家長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是好。
看著寶寶因為睡不好頂著兩個黑黑的小眼圈,大家別提多心疼了。
全家人還是最終決定帶寶寶去醫院瞧瞧,畢竟權威的才可信。
但是查了一圈,也沒查出什麼問題,不缺鈣、微量元素也不缺乏。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寶媽的閨蜜豆豆無意間問了個問題:「你家晚上多少度?給孩子是不是穿的太厚了?」這一句話引起了寶媽的關註:現在已經是三月份了,今年北方的溫度回升的快,雖然家裡是掛片式暖氣,但是也足夠暖和了,這時候再給寶寶穿厚睡袍睡覺,寶寶是不是受不了呢?
這天晚上睡前,寶媽給寶寶找了一套薄一點的睡袍,結果寶寶竟然睡得非常安穩,一覺睡到大天亮。
閨蜜豆豆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育兒經驗豐富。
她向寶媽解釋:封面迷信咱可不信。
老話說的好,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爺爺輩的家長愛孫心切,總是怕寶寶餓著涼著,即使很熱的天氣也給寶寶穿很厚的衣服,只要寶寶一哭就趕緊遞上奶瓶。
這樣的餵養方式讓孩子動的少、吃的多、捂一身汗。
容易生病、容易上火。
春季來臨,天氣轉熱,應該讓寶寶多呼吸室外空氣、多運動、適當減少衣物以適應氣候。
尤其是晚上,不要給寶寶捂太多,才能讓寶寶安睡一整晚。
其實寶寶夜間哭鬧的原因有很多。
下面小編做一個簡單的列舉:
1.大腦神經發育不成熟
人的睡眠分為深度睡眠和淺度睡眠,夜間約3-4小時交替一次。
嬰幼兒同樣,當深睡眠與淺睡眠交替無法調整時,這個期間就會有哭鬧或驚醒。
尤其神經系統興奮性較高的寶寶,生理成熟度往往晚些,容易出現睡眠不安的情況。
當寶寶無法自我調整深淺睡眠交替時,尤其是在四、五個月時,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大腦皮層活躍,會出現比小時候睡眠還要差、醒的次數還要多的情況。
2. 積食、上火吃的太飽等
積食、消化不良,上火太飽等都會導致睡眠不安。
建議餵粥、面等固體食物應在臨睡前至少兩三小時喂,一般寶寶睡前餵一點奶就可以了。
有些媽媽看到寶寶晚上哭醒會以為孩子餓了,然後就給孩子餵奶,其實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這樣做反而會造成寶寶有吃夜奶的習慣。
一方面增加寶寶胃負擔,另一方面不利於斷奶。
3.外界刺激
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寶寶白天經歷的事情晚上也可能會以夢境的形式出現。
如果寶寶白天受了驚嚇或者較大的刺激,晚上也可能會因為夢到這些而突然夜啼。
4.生理因素
感冒的孩子會因為鼻塞憋得難受而哭泣;過熱、過冷會引起孩子的不適,導致孩子半夜哭醒;月份大一些的嬰兒可能已經有憋尿意識,即使睡夢中,也會因為憋尿不舒服而哭鬧;還有總是保持同一個姿勢,身體的某一部分發麻也會讓寶寶難受哭鬧,還有被子、衣服不舒服也會引起寶寶半夜哭鬧等等。
5.入睡前玩得太興奮
在寶寶入睡前0.5~1小時,應讓寶寶安靜下來,睡前不要玩得太興奮,更不要過分逗弄寶寶。
免得寶寶因過於興奮、緊張而難以入睡。
6. 缺乏某種微量元素
血鈣降低會引起大腦及植物性神經興奮性增設導致寶寶晚上睡不安穩,因此,寶寶如果持續夜啼,就醫查一下微量元素是很有必要的,看是否缺乏微量元素,缺乏哪種。
另外也要堅持給寶寶補充維生素AD。
所謂「小兒難養」,寶貝夜啼的原因有許多。
要想迅速找准原因對症下藥,就需要寶媽 寶爸們足夠細緻的觀察和發現了。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