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動還容易分心,就是多動症?什麼情況下需要看醫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嗎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多動症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了,對於家庭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乖,甚至有時候會顯得過分的多動而且易分心。
越來越多的媒體在大肆宣揚多動症的種種害處,很多家長就在擔心:我的孩子會不會患上多動症?
於是身邊很多家長會把「多動症」三字往自己孩子身上安:
我的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他整天都閒不住……
我孩子注意力有問題,一點兒坐不住,是不是多動症?
老師說我家孩子可能有多動症?
……
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有「多動且易分心」的時期,但是真正的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以下簡稱為多動症)的孩子,只占12歲以下孩子的5%~10%。
而且多動症也不想很多家長以為的那樣:坐不住動來動去就是多動症。
患多動症的兒童的發展規律一般是:幼兒時期脾氣不好,3-4歲時表現出衝動多動症狀,學齡時表現出注意力問題。
所以在2~3歲的時候,孩子顯得活躍、衝動,注意力很難集中集中屬於自然發展現象。
▌如何確定孩子有多動症
確定還是是否患有多動症,連續幾周觀察孩子與同齡孩子相處的情況。
對比他與同齡人是不是有以下具體症狀:
●對吸引其他同齡人的事物很難集中注意力
●由於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很難完成簡單的指示
●很衝動,比如經常打斷別的孩子玩耍,不顧後果地亂跑
●不必要地加快活動節奏,比如不停地跑或跳
●突然不合時宜地情緒爆發,比如哭、生氣地大吼、打人
●因為被訓話或教育的時候不認真聽,不良行為屢教不改
同時家長要注意的是幼兒和學齡前兒童變化非常快、非常顯著,也許顯著是一個行為問題,但幾個月後可能就完全消失了。
因此觀察行為是要看該行為是否持續超過6個月。
如果家長在持續觀察中發現上述行為,應該向兒科醫生諮詢。
醫生會對照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標準,對孩子做檢查,來診斷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
多動症有不同的類型。
有的需要藥物治療,有的需要心理治療,有的兩者都需要。
醫生會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推薦一些具體的行為策略來管理孩子的行為,或者建議孩子通過行為治療或者家長進行行為培訓,學習管理技巧,或者推擠藥物治療。
▌多動症意味著什麼
從成因來看,先天性因素占據90%以上,最主要的應該是遺傳因素。
有些父母小時候就是多動症,只不過沒被發現,或沒有治療,結果遺傳給了孩子。
有時候多動症是由影響大腦或者神經系統的疾病造成,比如腦膜炎、腦炎、胎兒酒精綜合徵等。
多動症患兒的家長對多動症兒童很容易產生消極的、懲罰性的、控制性的反應,這樣長期不公正地對待孩子只會讓孩子跟消極。
比如,那麼家長反覆強調他是個「調皮搗蛋鬼」,那麼對他更加不公平。
家人如果去打他,罵他,會強化孩子的症狀,以及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於孩子康復。
當一個孩子被診斷為多動症,到底意味著什麼?
第一,外界環境一直在傳遞給她一個信息:「我和別人不一樣」,這樣孩子會承受很多壓力;
第二,別的孩子上課,她要訓練,這給孩子和家長都帶去額外的負擔;
第三,多動症孩子由於情緒易衝動,更易遭遇關係衝突和困境。
與家人衝突,家人尚且能夠理解;與學校老師和同學衝突,他們卻不易理解。
孩子被診斷為多動症,對整個家庭又意味什麼呢?
第一,意味整個家庭面臨一場鬥爭,而戰場則是孩子。
作為「病」的承載者,家人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
孩子壓力有多大,我們不難想像。
而一個小小孩,哪裡承受得了這麼多壓力?
第二個,意味著孩子的很多正常需要也可能會被家人病理化。
以後的日子裡,孩子的很多行為舉動,都會被貼上「多動症」的標籤,並且被視為一種需要矯正的病。
但恰恰因為這個病的標籤,讓父母反而可能會疏忽孩子的很多正常情緒和需要。
譬如對愛、對尊重的渴求等。
第三,意味著父母處境艱難。
而父母的不容易,則會加重孩子的不容易。
因為如果父母在情緒情感上得不到有效支持,他們的情緒反過來又會回到孩子身上。
他們很可能會忍不住指責、批評,不耐煩,甚至沮喪、憤怒,以至絕望。
這樣一來,孩子不僅需要消化自己「生病」本身帶來的壓力,同時還要消化父母的消極情緒。
▌多動症家庭怎麼樣應對
如果孩子表現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症狀,這可能說明他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要管教多動症孩子,你需要有效而富有建設性的措施。
如果措施有效,孩子的行為會因此改善,如果你的措施富有建設性,能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幫助孩子健康發展。
所以,家有多動症兒童,一方面父母需要儘可能學著尊重和接納眼前的孩子,學會用更有建設性的管理方式與孩子相處,比其他父母要付出更多精力,去接納那個小傢伙。
同時,父母也需要來自外界的支持。
總之,對待多動症兒童,愛和接納是最基本的。
但是,若真的是多動症,你需要知道,這是病。
面對這個病,你僅有尊重恐怕沒用。
該治療的還得治療。
如果有了剛才說的又是愛,又是接納,然後再進行恰當治療,這個孩子一定會得到更好的幫助。
多動症患兒不一定好動
信息時報訊 (記者 熊佳焰 通訊員 王葳) 你知道嗎?「多動症」不一定都表現為多動,有些並不多動的孩子也可能患上了「多動症」,主要表現為做事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家長認為多動症就是有多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