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溺愛過度,23歲「孩子」懶煮飯餓死家中,到底誰之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個懶惰的「孩子」楊鎖因為懶得找吃的,23歲身體健康、智商健全竟然被活活餓死在家中,給天下父母無限深思。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悲劇?
據說楊鎖即使到了8歲,每天出門還是讓父母用扁擔挑著出門;學校老師稍微嚴厲一點就要引致父母的不滿; 孩子小時候有時候想做做家務,父母擔心累著而阻止……後來父母雙亡,長大的孩子做工作嫌辛苦,一個活兒做了沒幾天就回家;衣服從來不洗,穿完一件丟一件;恨不得食物都要人家給他喂,好心人給的肉、菜碰都不碰;拉屎拉尿也不會找廁所,直接在家裡挖個洞埋了……結果在一個大雪天,楊鎖竟然被活活餓死在家。
這「孩子」的自理能力太差了,一個人的自理能力從小培養,養成習慣,否則將是一輩子的悲劇。
不要等到孩子長大成人,再去責怪他們缺乏獨立性。
殊不知,孩子的獨立性,完全取決於父母對他從小的培養。
許多家長對孩子總是事事包辦,倍加呵護,平時很少給他們獨立做事的機會,致使很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意志薄弱。
因此,成人在孩子的幼年時期就應將獨立性的培養作為重要的目標之一,從培養孩子自己睡覺,自己吃飯,穿脫衣服等方面入手。
那麼到底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呢?小編推薦:
自己吃飯
1歲左右,寶寶會喜歡跟成人在一起上桌吃飯,不能因為怕他「搗亂」而剝奪了他的權利,可以用一個小碟子盛上適合他吃的各種飯菜,讓他盡情地用手或用勺子餵自己,即使吃得一塌糊塗也無所謂。
其實,寶寶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慢慢就學會了吃飯技巧。
讓孩子自己學會拿勺吃飯,不挑食不偏食,吃飯時要專心,並且能在規定的時間裡吃完。
自己入廁
媽媽最好是在寶寶要拉便便的時候就帶寶寶去廁,所每次這樣子的話循環寶寶就會記住。
平時媽媽上廁所的時候也可以帶寶寶去,寶寶看著媽媽,在廁所裡面便便一會學者的。
媽媽在選擇便盆時,要考慮到寶寶喜好,無論是顏色還是花紋,都可以讓寶寶自行選擇再購買。
自己穿衣穿鞋
一般來說,寶寶兩歲左右,就會強烈地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長拿著寶寶的衣服袖子試圖幫寶寶穿上時,經常會遭到寶寶莫名的拒絕,寶寶就想自己來,此時,家長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寶寶自己穿不好而耽誤時間,或是長時間穿不好衣服導致受涼等理由,拒絕寶寶的自理要求。
自己洗漱
父母要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刷牙,一起洗臉;父母還要有耐性,一下一下地教孩子怎樣刷,怎樣洗,並且等他一起洗,不能比他快,還要多鼓勵。
孩子不肯和父母一起洗臉刷牙時,拿一面鏡子照照他的臉孔和牙齒,告訴他齒縫的污漬會愈來愈多,牙齒愈來愈黑不漂亮,臉上的斑點(汗斑或其他的污漬)也會愈來愈多愈不好看。
「協助孩子」始終應該比「幫助孩子」更有效果,所以父母應該學會讓孩子養成獨立的品質。
家長不要凡事包辦,孩子能做的事情就放手讓孩子去做。
父母的包辦行為會使孩子失去責任心,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可在語言上給予指導,但是一定不要一包辦代替,給孩子機會把事情獨立做完。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出處!關注微信號:bb-edu(長按可複製),可閱讀更多精彩育兒文章!
幾歲與小孩分床睡好呢?難道真的是越早越好?
我們都知道分床睡,可以早早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沒有早早的與孩子分床睡,僅僅是因為擔心孩子還小,半夜醒來會害怕,沒有安全感。所以經常在要不要與寶寶分床睡,幾歲分床睡合適的問題上糾結。
讓孩子學會自理,記住三點好獨立!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這不僅僅是某些少年神童班學子父母的煩惱,恐怕也是當下很多優越家庭家長的困惑。時下,孩子不會自理的情況非常普遍,諸如4歲的孩子不會自己走路; 6歲的孩子上廁所不會自己擦屁股;8...
培養孩子獨立性,從分房睡開始,媽媽這樣做上幼兒園後見分曉
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是從娃娃抓起的,然而最能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就是寶寶單獨睡覺這件事。只有寶寶離開父母,敢於自己睡覺,這就是寶寶開始獨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