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到底對不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大部分家長始終效仿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

很多老人也說,孩子小時候就應該挨打,不打沒出息。

但是也有人說,從小總被挨揍,孩子長大心裡容易出現問題。

那麼,孩子該不該打?經常挨打的孩子和沒挨過打的孩子有啥不一樣?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要從孩子的性格方面來說。

有的孩子生來就聽話,很乖,甚至是雙胞胎,也會有性格不一樣的,所以教育方式就不同了。

被挨打會有心理陰影?很多人說自己也是從小就經常挨揍的,但是也是好好長大成人,並沒有出現什麼心理問題。

實際上,教育孩子,影響孩子心理的跟打沒打孩子並沒有多大關係,歸根結底都是教育出錯誤。

打孩子,大部分時候是家長真的氣不過才會動手,抱著「恨鐵不成鋼的」念頭打孩子只是為了讓孩子不走上歪路。

但是不要莫名其妙,毫無緣由的打孩子,這樣會讓孩子產生恐懼的心理,恐懼自己的父母,恐懼自己的家庭,要不然那麼多渴望離家出走,甚至付出實際行動的孩子。

說起離家出走,我回憶起我自己的一次經歷。

那時候是十幾歲吧,正是自尊心強的時候,舅舅家的小孩因為某些原因讓我們帶著。

一次外出探親,父母坐在一旁與其他人說話,孩子就由我帶著。

在玩的時候,不小心孩子摔了一跤,爸爸聽見孩子哭聲,跑來不分青紅皂白狠狠打了我一巴掌,我一時氣不過就跑出去躲了起來,他們找我也不出去,一心想著再也不回家了。

最後我敗給了飢餓,還是回家了,放下了我的自尊。

如果要總結一下經常挨打,和沒挨過打的孩子有什麼區別,不同的人應該有不同的見解。

在我的認知裡面,小時候經常挨打的孩子,內心一定很強大,心理素質應該比其他小孩好很多。

至少,他們經常挨打,以後上學,甚至到出社會,性格堅強,有較高的抗壓能力,更利於孩子成長,生存。

沒有挨過打的孩子,大部分是家裡從小到大一直慣著。

這一類的小孩在長大後,離開家庭這個庇護自己的地方弱點就會顯露出來。

經常挨打的小孩在剛離開家庭進入社會,一時之間會受到沒有人慣著自己的痛苦。

不過這樣的孩子等習慣了這種痛苦,或者學會自己解決後,就會變得更堅強,因為他知道,他的身後有自己爸爸媽媽的愛支持著他。

但是任何情況都有例外,有的孩子可能被打得多了,就不怕挨打了,天天調皮搗蛋,甚至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但是他們長大後可能會發展的很好;也會有的孩子,不經常挨打,不會畏懼自己的父母,在挨打的時候會跟父母對著來,偏不認錯。

孩子挨打,後果是什麼,不僅取決於孩子的性格,也有父母的原因。

打孩子要用對方法,不能只是為了懲罰而打孩子,一定要告訴孩子哪裡錯了,為什麼會挨打。

這也就是所謂的「給一棒子,再給一甜棗」的教育方法。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棍棒教育下的悲劇

大家可能都關注到了這則報導,《12歲的少女被生父活活打死》,現在,小女孩的生父在看守所里痛苦不堪。當記者問他為什麼會把孩子打死的時候,他說:「已經很難受了,別問了。」這句話我能深深的體會到他的後...

從小挨打和嬌生慣養的孩子長大有什麼區別?

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觀念的人,教育孩子的做法都不一樣。老一輩人都認同"棍棒底下出孝子",覺得應該讓孩子獨立成長,也就是所謂的窮養。但也有很多人崇尚富養孩子,不能打不能罵,認為要給孩子最好、...

你會動手打孩子嗎?那些後果很嚴重……

3月20日,又被一個奇葩喪盡天良的母親給震撼了,居然當街用樹枝毆打自己七歲的女兒。而原因僅僅是剛上一年級的女兒在課堂上尿了褲子。學校老師致電通知其邱姓母親(31歲),提前來接孩子放學。邱母接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