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易烊千璽竟然這樣帶娃,不知道打了多少中國家長的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上方「育兒網」即可訂閱

獲得專業育嬰師定製備孕至6歲育兒知識

現在越來越多的親子節目的播出,暴露出了不少「中國式」的問題家長,育姐最近剛好看到一部小鮮肉帶娃的真人秀《放開我北鼻》,就是如此。

林更新、于小彤、易烊千璽三個小鮮肉帶娃的過程,裡面有些行為真的是實力坑娃,讓媽媽們觸目驚心,一致差評。

還有些地方小鮮肉竟然做的比親爹媽還好,值得學習。

反面教材:林更新

節目一開始,易烊千璽穿上熊外衣,林更新穿上香蕉人頭套,倆人先去公交站接孩子們。

直到接到小女孩小蔥花,林更新的「怪蜀黍」屬性開始上線了。

林更新跟小蔥花剛一見面,就送上一句「你媽不要你了」,一秒嚇哭小蔥花。

看到把小蔥花弄哭了,林更新一臉懵逼,為了挽回局勢,趕快開始哄,但緊接著又犯了下一個大錯:做不到的瞎承諾。

為了安慰哭著找媽媽的小蔥花,林更新隨口說媽媽在車裡呢。

暫時得到了小蔥花的信任,小蔥花牽起林更新的小手讓他帶自己去找媽媽,林更新滿口答應。

但直到下車也沒發現媽媽身影的小蔥花,又失望的哭了起來。

下意識的,林更新開始頻繁以撒謊的方式安撫孩子:

「吃午餐的時候媽媽會來。

「吃完午餐媽媽會來。

「媽媽睡午覺呢。

直到小蔥花從失望到絕望,不管林更新怎麼說,後來再也不相信他了。

孩子們最大的恐懼就是被拋棄,當媽媽突然不見的時候,他們便會開始擔心害怕,並且胡思亂想。

他們怕媽媽從此一去不回,也擔憂媽媽的安危。

那家長們在平常的教育里,就要堅持這幾點:1、當媽媽不在身邊時,要讓孩子相信媽媽只是外出工作或者辦事情,一定會儘快和平安歸來;2、當媽媽不在身邊時,要學會利用通訊工具跟媽媽及時取得聯繫,確定媽媽安全,也確定媽媽知道自己的狀況。

走投無路、心力交瘁的林更新最後撥通了小蔥花媽媽的視頻通話,小蔥花知道了自己要做什麼以及什麼時候才能見到媽媽後,再也沒有哭過。

所以啊,孩子要「哄」著來,而不是騙。

孩子總會長大,謊言總有被識破的一天,它透支的只能是孩子的信任和你們的親密關係。

嚴父模式:于小彤

緊接著,二號「怪蜀黍」于小彤上線了,他帶著男娃小分隊生活。

他的帶娃理念簡單粗暴:男孩子不許哭,犯錯就罰站。

而他自己也很得意於這種純爺們兒的傳統嚴父形象。

先是毫無尊重的語言暴力。

鋪床時,噗噗躺在床上,于小彤說——

然後其他的孩子開始模仿,重複他的台詞,于小彤竟然糾正孩子不能管哥哥叫「噗噗」,要叫「噗噗哥哥」,而對孩子模仿自己「訓斥」噗噗的行為毫無異議。

午飯後,一個廣告植入的環節是讓噗噗用自己的特長打開扭蛋機,接著林更新和于小彤在其他孩子們面前異口同聲的說:

後來。

噗噗吃飯時出來晚了,沒有椅子坐,繞著桌子轉了兩圈說了至少三遍「我要小椅子」 但是沒人理,他委屈地哭了。

然而,當媽的都明白,孩子明明就是因為有需求卻得不到關注和回應,再加上心裡已經積累了一些負面情緒,自然而然就用哭來宣洩了。

于小彤卻做出了讓人感到萬分驚訝的反應。

因為噗噗觸碰了他樹立的「男孩不許哭」的原則,他就發飆了,推著噗噗往外走,「別吃了,去罰站」。

這段夾雜著于小彤的訓斥和噗噗哭聲的對話里,于小彤一直在強調一件事:哭是很丟人的,是讓人瞧不起的,不想罰站就別哭。

可憐的噗噗都被嚇傻了,一邊哭一邊說自己「不哭了」、「不該哭」。

仔細想想,我們身邊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大人,愛看孩子笑,討厭孩子哭,在孩子哭鬧時軟硬兼施,千方百計,只為達到一個目的:制止孩子哭。

沒錯,是「制止」,而不是接納和允許。

但孩子不開心用哭來宣洩有什麼錯呢?難道讓那麼小的孩子把負面情緒都憋在心裡,變得「懂事」就是好事嗎?

後來於小彤開始給噗噗夾菜,語氣也是很不耐煩,充滿埋怨。

其他小朋友聽到後,也開始一個跟一個說要吃牛排。

又一次地,噗噗被大人貼上了懶、胖、光知道吃的標籤,怎麼做都是錯的。

所有人都覺得他早就習慣了,或者不會當真,開得起玩笑。

而飯後,噗噗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努力消化著自己的情緒,可是想著想著,忍不住又哭了……結果又被于小彤抓了個著,要被拉出去哭。

噗噗為了不被拉出去,只能主動要求罰站。

看到這裡,真的替噗噗有點心酸。

當孩子開始壓抑自己的想法甚至犧牲自己的尊嚴來討好大人,他要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在他以後成長的路上,也很難學會真正的去表達自己和保護自己。

暖心哥哥:易烊千璽

除了這些,其實其他時候,三位明星照顧孩子時還算的上用心,但年紀最小的易烊千璽表現超出了預期,甚至還有些驚喜。

他只有17歲,嚴格的來說,自己還是一個半大的孩子,但可能因為自己家本身有個小弟弟,所以他在和孩子們交流時真的很暖心。

他是那個願意蹲下來和孩子交流的人。

「蹲下來」看似只是個簡單動作,意味著平等與尊重,但卻沒幾個大人能做到。

每當孩子需要幫助時,易烊千璽都會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眼睛,用平等的姿態與孩子交談。

他是那個願意給予孩子真誠鼓勵和肯定的人。

當噗噗在於小彤那裡徹底崩潰,說「自己沒有其他的作用」時,易烊千璽默默走過來邀請噗噗一起收拾餐桌:「你中午收拾餐具收拾得特別好。

」在他的引導下噗噗不但很快就恢復了開心,而且發自內心、非常積極地幫著大人幹活。

它是能用「共情」安撫孩子睡前情緒的人。

雪兒:我哭就是想媽媽。

易烊千璽:你要是這麼哭,媽媽也會傷心。

雪兒:可是我不知道幾天以後能見到媽媽。

易烊千璽:哥哥也不知道我幾天以後才能見到我的媽媽,我也要一個人睡覺。

在對待哭鬧的孩子時,從技術手段來說,首先應該做的是處理孩子的情緒,在孩子的情緒安定下來之後,再處理孩子的問題。

這些易烊千璽做的都挺好。

我們去要求這些還沒有成為人父,甚至還沒有婚姻家庭經歷的大男孩們去做的那麼完美,確實不太現實。

但這樣的節目是不是能帶給我們一些反思,他們做的這些錯誤行為,難道中國我們身邊的父母就不做嗎?

育姐覺得這就是這個節目的意義,就是讓我們中國的父母去看一看、去反思,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是不是也做了一些傷害孩子們的行為呢?

真正的愛,是用孩子獨特的成長方式,慢慢陪伴他們長大!

你可能會感興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