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發生大事,父母居然最後知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引 言對於孩子的青春期,家長們已經小心翼翼了,孩子還是不像從前那樣跟父母親近。

越長大,越遙遠。

這是成長的必然結果嗎?孩子漂洋過海一個人在外,如何既給她自由,又能知曉她的情況?

前兩天朋友的女兒從美國回家過暑假,然而剛到家幾天就「失蹤」了。

所有親戚朋友都急死了!孩子學習好、人也好,就怕她被壞人騙了。

然而最後發現,小姑娘跟父母鬧不開心,把家長都拉黑了,一個人飛到了外地的網友家裡,兩個人之前都沒見過面。

媽媽嚇得一說起來就流眼淚,尤其女兒說了一句:「他(網友)是我現在唯一想見到的人。

雖然說有驚無險。

可是女兒交朋友,父母居然一直不知情。

從前一回家就像個小鸚鵡什麼都說的女兒,這兩年很多想法跟父母不一致,爸爸媽媽很想知道她在想什麼,但孩子常常覺得煩,不願意多說。

跟朋友能打一個小時電話,但跟父母連20分鐘的話都很少。

青春期叛逆可以理解,但家長已經小心翼翼,為何孩子不像從前那樣跟父母親近?

越長大,越遙遠……這是成長的必然結果嗎?孩子漂洋過海一個人在外,如何既給她自由,又能了解她的情況?

我們今天請來史丹福大學特約講師、《青春期不是病》的作者Jeffrey Leiken,請他談談中國孩子的青春期問題,以及父母該怎麼幫助孩子?

作為一個教育者,我的專業並不是幫助孩子考好分數,而是給他們在人生和情緒方面提供支持。

你會發現孩子青春期的困擾,許多與成績無關,卻至關重要。

比如有一個上海女孩,來參加我的青少年成長諮詢活動。

一進教室,她就顯得心事重重,當其他同學都在分享故事的時候,她卻一直低著頭,把自己縮得很小。

我看出她不希望自己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於是在午飯時間,我主動坐在她旁邊,聊聊今天的課程、學校的生活、還有旅行計劃。

最後,我問她,是不是有什麼事一直困擾著你?

這個女孩終於打開話匣,她說畢業在即,她的父母希望她從事高薪的科技行業,可是她喜歡電影。

她說:「我在美國認識了一些電影行業的人,也許是賺不到很多錢,但他們很快樂,很愛自己的事業,每天睜開眼睛,就在期待一天工作的開始,為什麼我就不能成為其中一員呢?」

她說她不敢跟父母說,父母不理解。

說著說著,淚水充盈了她的眼眶。

我非常詫異。

因為在美國的家庭里,孩子會很自然地和父母談論未來的職業選擇,但她告訴我,我竟然是第一個聽她談起這件事的人。

在和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接觸之後,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性,就是喜歡把問題藏在心裡。

很多美國的孩子,她們會和每一個願意聽他們說話的人傾訴自己;而中國的孩子,表面看上去雲淡風輕地坐在那裡,但內心已經積壓了很多的壓力。

遇到學業的困難、情感的困擾、未來的職業規劃等等人生大事,她們寧可自己解決,或者只和很少幾個好朋友談論。

可憐的是,這些好朋友也許不在身邊,而是遠隔重洋,有的也沒時間聽他們多說。

那麼她們為什麼不告訴父母,或者跟身邊能抓到的人多說說呢?

Jeff談父母的問題

孩子問題的根源,往往出在父母的行為模式方面,可以歸為以下三點:

第一:很多父母習慣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對他人產生偏見。

時間長了,孩子也只會跟與自己「高度一致」的人溝通,而不善於包容和接納更多的人。

而父母對孩子的包容也有限度。

在孩子成長中,父母習慣用不變的眼光,看待變化中的孩子。

當孩子出現與自己不一致,父母會變得焦慮,容忍度低。

第二:父母停留在過去,與孩子的成長脫節

孩子進入青春期,尤其是出國讀書之後,親子所處的世界差異越來越大。

一個全新的孩子與父母過去的認知發生了衝突,而父母在應對這樣的變化時,常常帶著牴觸情緒。

為什麼孩子開始改變了?他為什麼這麼想?這一代孩子的想法太奇怪了,無法理解……

父母主觀上愛孩子,希望跟上孩子的腳步;然而情緒上沒有真正放下來理解,不能接受孩子現在的樣子。

總想改變,而非接納。

第三:習慣把親子溝通,變成單方面的說教。

在很多父母眼中,孩子始終長不大,他們會用自己的立場,來代替孩子考慮問題。

就好像一個百萬富翁痛哭自己損失了一百萬時,一個億萬富翁路過會說:你別難過了,錢也不多,還能再賺!

很多父母會用自己的人生立場和經驗,「理解」孩子面對的問題。

於是,她們會把孩子的求助,變成單方面的說教;
每當聽到孩子的困擾,父母第一反應不是冷靜地聽完、給予建議,而是質問和責備。

這讓孩子對父母的能力有本能的不信任,認為自己的觀點無法被理解。

與父母溝通的失敗,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陰影,覺得「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解決」,連爸媽都無法理解;一旦她們需要尋求別人的幫助,會生怕別人嫌麻煩,怕別人拒絕,最後的結局,往往只能自困很長時間。

家長該怎麼辦呢?Jeff的建議

我認為父母可以嘗試做好三點:

第一,父母在孩子成長中,嘗試改變溝通的方式。

比如,把質問變成詢問。

與其說「你怎麼是這樣的?」,不如說「為什麼你認為這個可行?」 讓孩子不要感受到排斥和非議,而是體會到溝通和聯結。

第二,父母需要知道,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父母之外,還需要「第三種聲音」。

這「第三種聲音」是來自家庭以外的成年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自己獨特的體驗,能夠幫助孩子了解世界的全貌,可以更客觀冷靜地評價孩子的潛力,不帶感情因素地給予建議。

尤其孩子到了青春期,逐漸向成年人過渡。

他們需要在家庭之外拓展和證明自己,這時候,父母不一定是對他們最有幫助的人。

我曾經指導一個中國的男生,他在美國一所競爭很激烈的頂尖名校上學。

剛出國的時候,他非常不適應,覺得自己在這裡沒什麼「存在感」:大量的英語文獻閱讀讓他很吃力,在課上很難說出什麼有價值的發言;同學們都很忙,不擅長社交的他,朋友也很少。

但他比較願意跟成年人交流,因此結識了幾位教授,其中一位正好是中國人。

他覺得和這位教授很投緣,除了上課時間,他還會在office hour去拜訪教授,和他探討自己的想法,平時也會有郵件溝通。

漸漸地,他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教授也會給他介紹各種機會,最後在中國教授的幫助下,這位學生不僅成功地找到了暑期實習,也開始更自信地與老師和同學們「談笑風生」。

像這位教授這樣的人,被稱為Mentor(人生導師),這在美國很普遍,他們與青少年建立親切、正面的關係,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在多方面(包括學術、人際關係、情緒、生命價值觀上),去協助青少年面對成長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第三,父母要鼓勵孩子參與成年人的談話,幫助孩子主動與世界交流,未來尋找到自己的mentor。

美國的父母會送孩子去夏令營,人為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孩子接觸其他成年人,拓展學校之外的人際網絡;也會鼓勵他們參與成年人的社交和談話,不會把他們的周末用興趣班填滿。

而有些家長喜歡把孩子當成孩子,在他們小的時候,不鼓勵他們參與到成年人的談話當中。

孩子長大後,也不擅長與跨年齡、跨職級的人溝通,特別容易畏懼權威,這讓他們損失很多的機會。

我曾多次分享自己的一段經歷:當時我在前往亞特蘭大的飛機上,正忙於修改文件,是關於我為一個男校夏令營設計的活動。

鄰座坐著一位八十多歲的黑人老奶奶,她無意中看見我的工作,好像很有興趣的樣子。

我的直覺告訴我,她的人生閱歷應該相當豐富,於是我主動放下工作,和她聊天。

結果發現,這位女士竟然是一本暢銷育兒書的作者!

她在丈夫早年去世之後,獨自一人打三份工,把三個兒子培養成事業成功,生活幸福,對社會有貢獻的男人。

她去亞特蘭大,正是要去探望她在史丹福大學醫院做外科醫生的兒子!

她告訴我,「人們都說我是教育孩子的專家,其實我不是,我只是在教育我自己。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個體,我在學習如何教好我的孩子。

她的話也給我很多啟發。

人一生會遇到很多給自己啟發的人。

重要的是,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
對他人保持關懷和好奇,主動跟他人交談,孩子會遇到意想不到的人。

當孩子取下耳機,放下手機,與這個世界發生聯繫,她會遇到意想不到的人和收穫。

父母需要的是引導孩子廣泛接觸、敞開心扉,提高他們對世界的包容度,這一切,最終也會影響孩子成長之後對於父母的包容度。

我們的一生都在教育自己,而孩子,正是我們學習的教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和青春期孩子說「性」?

青春期是一個人成長中最重要最關鍵的階段。青春期教育對青少年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在人的一生中,尤其是到了青春期,都會遇到性問題,這是不能迴避的。青春發育是人生必經之途,由於性成熟而出現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