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臭脾氣,如何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所有的家長一提到孩子的臭脾氣,第一反應就是父母發過分溺愛。

其實,遠遠不止於此,還好很多原因會讓孩子養成臭脾氣。

我們在這幾個方面要好好注意一下,孩子沒有臭脾氣的,防範於未然;孩子已經是小霸王的,我們就對症下藥地力求改正。

1、受到家人的溺愛

父母的溺愛,當然是孩子養成臭脾氣的罪魁禍首。

對孩子百依百順,他想要的都能馬上把得到,他不想要的說拒絕就不准出現在視線範圍里。

慾望太容易滿足,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會讓孩子對任何事情的考慮都以自己為中心。

溺愛形成的臭脾氣,不是孩子故意在為難家人。

而是對他的長期嬌慣,讓他完全不懂得去考慮家人的感受,他只知道自己想怎樣、不想怎樣,別人的情緒根本就在他的意識之外。

因此,父母不要過分寵愛孩子,而且在和他的日常交往中,要特意地讓他知道,他的所作所為,是會影響到家人的喜怒哀樂的。

家長要幫助孩子把關注的視線放到自己以外的人身上。

2、嘗試新鮮事物被阻止

小孩子好奇心比較重,什麼都想看一看,摸一摸。

對於大人來說司空見慣的萬事萬物,在孩子眼中,就像剛剝去果殼的荔枝一樣新鮮。

他們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是基本的成長需求。

通過自己的探索,確認每一個事物和自己的關係,獲得安全感和認知的需要。

如果這個探索的過程被打斷,孩子產生很大的牴觸情緒,這種感覺出自本能,就像蛋糕到了嘴邊,卻突然被一隻手拍落地上一樣。

如果有人(比如父母)總是阻止他,他就會對這個人很排斥,久而久之,就會處處作對,你說往東他偏偏往西,以幼稚的敵意來表示對你的不滿和抗議。

因此,父母要給孩子一些自由和空間,讓他們放開腳步去自己嘗試新鮮事物。

不用擔心輕微的磕磕碰碰,父母只要在附近看著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

以後的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父母在背後以目送的關懷來做孩子的後盾,而對於他的事物不再以「疼愛」的名義干涉。

孩子會感謝一路上,有這樣通情達理的父母,而不會再擺臭臉給你看。

3、模仿「壞脾氣」的大人

孩子是一張白紙,沒有生活經驗。

他們對於應對這個世界的方法和態度,都開始於對身邊大人的模仿。

大人的行為,很容易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

孩子還會有意識地去模仿喜歡的大人,有時候你會看到,孩子的言行舉止就像是某個大人的微縮版,那這個孩子一定很喜歡或者崇拜他。

平時在家裡,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特別是有孩子在的場合,千萬控制好自己的脾氣。

吵架,一定要避開孩子;和睦的家庭里,才能培養出一個好脾氣的乖小孩。

另外,要經常和孩子聊天,了解和他平常接觸的是什麼樣的人,以免被帶壞。

還要提醒經常來家裡拜訪的一些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太豪放而粗獷的一面,這很容易就被孩子學了去。

4、壓力過大,睡眠不足,

孩子壓力太大、睡眠不足,也容易導致臭脾氣。

這裡的臭脾氣,主要是一種發泄行為,因為心裡有怨氣,有怒氣,必須尋找出口。

小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休息不好,會讓他們很煩躁;而被寄予的期望過大,無法完成大人布置的任務,也會讓他們煩躁,這種煩躁的情緒堆積太多而爆發出來,就會呈現為臭脾氣。

望子成龍,但不要拔苗助長。

給孩子多一點的自由空氣,讓他按照自己的進度,慢慢來。

你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孩子也會尊重你的良苦用心。

臭脾氣,很多是被逼出來的。

比起「快快地長大」,孩子更需要「穩穩的進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孩子容易脾氣暴躁 言出必行來解決

現在很多孩子都生活在獨生家庭,生活條件優越了,脾氣也大爺起來。這類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不合心意就摔東西,家裡的小皇帝尊稱並非浪得虛名。孩子從小脾氣暴躁,對其的成長和人際關係都是不利的,而家長在孩...

為什麼你的孩子脾氣這麼差?

我們身邊的孩子很多都特別喜歡大發脾氣,有可能會因為一句讓自己聽著不順耳的話,就會沖爸爸媽媽大喊大叫,甚至還大聲的責罵,其實造成孩子這種動輒亂發脾氣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說孩子嬌生慣養、不受重視,經常...

家長沒有一千萬以前,別讓寶寶有這些習慣

現在國家的經濟發展迅速,我們的經濟能力逐漸提升,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父母對孩子的花費也就越來越大手筆了。但是給孩子養成「富貴病」,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是非常不好的。下面我們就來為寶爸寶媽們介紹下哪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