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明明會走,為什麼還總是要抱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剛學會走路時,爸媽們恨不得找根繩子拴著他,天天就愛自己「勇往直前」。

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他就嚷嚷著要抱抱,明明會走了,可為什麼一出門偏要抱呢?

孩子一天天長大,體重也不輕了,抱起來真的不是那麼輕鬆,有時候就會對孩子發脾氣:「不抱!再也不帶你出來了!」然而結果就是孩子哭過後,下次還是想讓抱,這種事情該如何處理呢?

相信不少家長有類似的經歷,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談談如何治孩子的這個「懶病」。

孩子出門要抱抱,是「懶」嗎?

其實這樣的「行為倒退」特別正常,一般會發生在孩子1歲半到3歲之間。

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學會走路的新鮮感消退了,走路變得沒那麼具有挑戰性,就自然會尋求更舒服的方式,那就是讓媽媽抱著。

還有,就是孩子真的需要抱抱,可能是他累了,也可能只是單純的撒嬌。

小編不是很認同把寶寶對爸媽的依賴感說成是「懶」,畢竟我們大人都有懶得出門的時候,就算是有專車接送,你也寧願宅在家裡一動不動,這才是懶。

孩子不願意走路,該不該抱?

關於抱還是不抱這一點,小編認為聽從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最重要

如果你真的已經很累不想抱,那就不要抱;但如果你覺得抱一下沒關係,卻因為想到那些品質培養的理論而堅持不抱,那就沒有必要了。

隨著孩子年齡變大,你會發現抱一下孩子變得越來越難。

好像也沒有人說過因為小時候總讓媽媽抱而養成了走不動道的毛病。

我們總對孩子說「等你長大就知道了」,為何不對自己說「等孩子長大了就不需要我們了」呢?

孩子現在正處在對父母的極度依賴期,在你能做到孩子提出的要求時,就盡力去做吧。

成人世界的擁抱難能可貴,孩子童年要的「抱抱」恐怕會是多年後你對孩子的「奢望」。

當然以上說法只是一方面,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時,也要學會獨立,自己的路自己走。

下面是一些具體的應對方法,讓孩子愛上走路很簡單,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招:耐心勸導

當孩子不願意走路的時候,媽媽可以試著和孩子說:「媽媽提了很多東西,再抱你的話手會痛,媽媽也很累,很辛苦」 。

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大家都休息一會兒再走。

孩子愛媽媽是不希望媽媽辛苦的。

第二招:學會準確的誇獎

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找準時機給予孩子肯定,家長的誇獎不可以只是停留在「你真棒」這個層面,要具體的說「寶寶真貼心知道心疼媽媽了,不讓抱是怕媽媽累了吧?」這樣的誇獎會很有力量,直接會讓寶寶在下一次出門時說「媽媽很辛苦,寶寶不讓媽媽抱了?」這時候一定要給予一個大大的擁抱肯定他。

第三招:改變參照物

我們總覺得「就兩條馬路的路程,孩子為什麼不能堅持一下」,但從孩子角度,他們無法用「兩條馬路的路程」來量化目標是什麼的。

這一點和跑馬拉松是一摸一樣的,如果空想要跑完42公里,沒開跑估計就嚇暈了。

但換種方式告訴自己:「跑5條街,跑完看到水站時可以喝水休息一下」,這樣就感覺容易多了。

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將參照物改變一下,效果也許大不同,「寶寶累了吧,媽媽也走累了,你看那邊有個紅綠燈,我們都堅持走到那邊」。

第四招:做個約定

出門前和孩子做一個約定:出門後要自己走路,如果不自己走路的話我們就取消出門計劃。

剛開始時可以約定出去後走一會歇一會,這樣慢慢的來延長孩子走路的時間。

第五招:讓走路的過程更有趣

在外出的過程中可以用多種互動方式牽引寶寶走路。

比如,和孩子輪流說自己看到了什麼,汽車、商店、指示牌等等,誰先說重複了就要給對方一個愛的親親。

還有,和孩子講故事,可以是根據眼前所見即興編的小故事,也可以是孩子生活中發生的趣事。

這些小互動不僅可以讓孩子走更長的路,更是在鍛鍊孩子的觀察力,這個過程也會使你更了解孩子。

育兒沒有統一的方法,換個角度看事情就有不同的風景。

在抱孩子這件事上,小貝一家從來就沒有輸過!如果有天小貝抱不動小七了,我們還會覺得有點憂傷吧…把抱娃變成一種時尚,這件事真的很酷,你可以嗎?

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歡迎留言告訴小編,也期待各位寶媽分享一下你在抱孩子這件事上的育兒心得~

--EN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哭鬧,抱好還是不抱好?

作為一個一歲孩子的母親,同時也是一個育兒小編來說,對"孩子哭鬧是否需要抱抱"這個問題,有著深切的體會……家長對此話題無非分為兩種陣營:正方:孩子哭應該抱我要抱,寶寶哭的撕心裂肺,當媽媽的真的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