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會與寶寶溝通,才能打開他們的心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何學會與寶寶溝通,才能打開他們的心結?
在親子交流中,聆聽孩子的心聲是很重要的一種方式。
孩子的傾訴習慣不是天生的。
而是需要通過父母有意建立的環境和氣氛培養出來的。
當父母帶著開放包容的心,以平等的姿態傾聽孩子述說的時候,孩子就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並因此願意跟父母溝通。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生活呵護備至,「含在嘴裡怕化了」,很少家長能夠真正把孩子當作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去看待。
當孩子遇到問題,想跟家長訴說時,家長往往憑藉自己的經驗,生硬地打斷孩子,甚至斥責孩子,孩子只好把想要說的話咽回去。
稱職的父母,一定要聆聽孩子說話,用自己對孩子的信任、尊重去促使孩子表達自已,從而與他們有所交流、有所溝通。
父母對孩子表示關心、照顧,讓他們談論有關自的事,孩子便會感到與父母在一起很親密。
「去去去,怎麼這麼煩。
」原來是對門的毛毛回家跟媽媽講幼兒園老師請父母配合做些事情和一天的所見所聞。
「小孩子哪有這麼多事?」毛毛的媽媽正忙著做自己的對兒子的喋喋不休很不耐煩,三言兩語就把兒子打發掉。
大部分的父母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耐心、自制力和認同度來傾聽孩子的觀點,這其父母的接受能力與價值觀造成的障礙。
其實,父母只要用耐心、關愛和信心去面對交流這件事,就可以做得更好。
對於父母來說,傾聽孩子說話其實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
傾聽,能使孩子從小學會以平等與尊重的心態與人建立關係,能使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更有利於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想做一個好的聆聽者,父母必須集中注意力,選擇一個不忙的時間和安靜的地點聽孩子說話。
不做家務事,關掉電視、電話、用眼睛注視著孩子,表示是真心在與他接觸,每天都要為孩子提供與他們單獨接觸的機會,哪怕只用幾分鐘,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一起散會兒步」,或者說:「我們一起談談。
」
在聽孩子說話時,父母必須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放鬆身心。
哪怕你正在為孩子的語章好媽媽不吼不叫走進溝氣而生氣,也請你松松肩膀,儘量放輕鬆,並且不要抿嘴;其次、你要面對孩子。
無論你已,加臂,看起來居高臨下,讓孩子欲言又止。
如果你手頭有工作,可以先請孩子翻心地等待一下,並在放下工作後耐心聽孩子說話。
從姿態方面來看,你可以用專心致志、和藹可親或逗趣幽默等方式來迎接孩子的話。
父母在傾聽中,要將專注傾聽的態度傳達給孩子。
送給孩子最好的讚美,讓孩子知像道他所說的每一句話,你都認真聽到了。
使用表情變化來傳達。
比如保持微笑,並做出吃驚的樣子。
孩子最希望看到大人對自己所說的事情表示出吃驚的表情。
孩子會認為能把大人嚇住,說明自己很有本事。
使用語言來表達。
在傾聽孩子談話的過程中,用簡單的諸如「太好了」、「真是這樣說嗎」、「我跟你想的一樣」、「你的想法太好了,請繼續說」、「我簡直不敢相信」等等話語來表示你的興趣。
小軍有段時間上學總遲到,老師為此讓小軍叫家長來學校。
小軍媽媽知道小軍的表現以後,內心很著急,但她沒有打罵孩子。
這天臨睡前媽媽珍問小軍:「兒子,你告訴媽媽,你每天都按時去學校的,為什麼你早早出去,卻總是遲需要家到呢?」小軍知道老師跟媽媽談話,一定要跟媽媽說他的錯誤的,早就做好了挨媽媽一頓訓的準備。
現在看媽媽這麼問,沒有責怪自己的意思,他愣了一下,然後跟媽媽說:「我早上出去,看到河邊的日出特別美,結果看著看著就忘記時間了,所以就遲到了。
」小軍媽媽聽兒子說完,笑了笑,就讓小軍睡覺了。
第二天一早,媽媽跟小軍一起來到了河邊,面對那噴薄而出的旭日,媽媽感慨萬分地說:「兒子,真是太美了,我好久沒有看過這麼美的日出了!媽媽謝謝你!」這天小軍沒有遲到,媽媽把他按時送到了學校。
放學回家,小軍看到桌上有一塊式樣簡潔大方的手錶,下面有張字條,上面寫著生的因為有那麼美的日出,我們更應該珍惜時間,珍惜學習的機會,對嗎兒子?—愛你的媽媽此後,小軍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比以前更努力了。
這就是聆聽孩子心聲的神奇效果。
我們都該像小軍的媽媽那樣,珍視孩子內心對美的感受,放棄粗暴、無情的懲罰,用對孩子的愛、包容、耐心和鼓勵,給孩子一個溫暖、幸福的成長環境,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如果小軍的媽媽聽了老師的反映,不問青紅皂白打孩子一頓,小軍熱愛生活、熱愛美好的稚嫩的心就會被傷害,甚至長期留下陰影,不僅影響今後的親子溝通,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孩子朝不正常的方向發展下去。
另外,如果家長沒有聆聽意識,不願意耐心地聽孩子的傾訴,而是把自己的情緒強加給孩子,還會有很多的負面影響:
- 孩子覺得父母不重視自己,會把內心真實的想法隱藏起來,父母也就無從了解孩子的思想,無法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
- 孩子遇到問題,找不到合適的人傾訴,只能選擇回家告訴父母。
如果父母不理會孩子,會讓他內心受到很大的傷害。 - 孩子的話語權得不到尊重,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對父母的對抗情緒。
- 不利於孩子表達能力的提高,更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情緒。
家長該怎樣更好地面對孩子的傾訴呢?
- 用心聆聽。
用心聆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很多時候,在聽別人的話時,常常是你在說,我卻沒有聽,只是想我該怎麼回答你,這樣就不叫傾聽,而是敷衍。 - 用孩子的心去感受世界。
孩子的眼睛看到的世界,跟成人不同,一切都充滿了童真童趣。
絨毛玩具是有生命太陽的孩子們感受到的美好,成人已經淡忘了。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感受世界,才能深刻地理月亮是可以兒會笑,小烏龜會生汽氣s對話的夥伴,她會做小白兔的姐姐,花招解孩子的喜怒哀樂。
3.「蹲下來」看孩子,走進孩子的世界。
蹲下來,跟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從「眼睛對著眼睛」做起,從眼睛這心靈的窗口看懂彼此的內心,多些建議、鼓勵、商量、示範和傾聽,少一些命令、指責、呵斥、包辦和告知。
像朋友一樣跟孩子相處,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走進孩子美好的童真世界,跟孩子一起分享成長的酸甜苦辣,民主地接受孩子對自己的建議和批評,才能真正地達到親子溝通。
總之,父母通過聆聽孩子的心聲,會讓孩子增長語言表達能力和應付人際交往的能力,獲得應付挑戰的能力,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同時,傾聽孩子,並不意味著家長要接受孩子的一切想法,接受他的不良情緒。
學會這15個親子溝通英文金句,解鎖家庭教育新方法!
有人說,家長是什麼樣的人,從孩子身上就能看出來。這句話不無道理,家長的言談舉止時刻影響著孩子。如果家長傳遞給孩子的是一個充滿仁慈、愛心和責任感的態度,孩子日後就會成為健康、正直、樂觀向上、有所作...
「不聽話」的父母,親子關係最差
央視曾推出的一部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紀錄片《鏡子》片中都是一些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在《鏡子》里家長與孩子之間各種問題被毫無遮掩地展示出來其中交流的缺失、溝通的無效是片中幾個家庭的通病
也許你並不知道傾聽孩子的心聲有多重要
在人際交往中,有一種特別受大家歡迎的人,他們在聽對方談話時,無論對方的地位怎樣,總是細心並且專注地傾聽,說者自然也就感覺暢快淋漓,受到重視。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能夠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你也會是受孩...
孩子撒潑執拗家長管不好?看看孫儷是怎麼做的!
前幾日瀏覽新聞時看到這樣一則消息:經調查報告,台灣的青少年父子關係平均60分勉強及格,父子關係不太親密;調查中還提到,有六成孩子不和爸爸說煩惱,三成五不喜歡和爸爸聊天、認為爸爸不了解自己。單純是...
兩個字,就能拉近你和孩子的距離
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完全不在一個頻道才是造成孩子無法和父母溝通,家庭關係不和諧的主要根源。我們在孩子面前關上了傾聽的耳朵,卻打開了訓斥與責罵的嘴巴,孩子不反感才怪!1 傾聽是與孩子成功溝通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