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溺孩子則是害了孩子!何不放開手,讓他們自由飛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兩個孩子,孩子則成了父親母親,爺爺奶奶的掌上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孩子並不少見。

這樣,是真的愛孩子嗎?其實這樣只能害了孩子!溺愛比殺子還傷害大,它不僅會毀掉孩子,還能毀掉他人。

「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古語在當下被年輕的父母發揮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愛子心切的他們在育兒教子的每個環節都不遺餘力地追求極致:擇最好的時候孕育、選最好的醫院生產、挑最貴的月嫂、吃最好的奶粉、上最貴的早教班、學最多的才藝……至學齡,早早便掘地三尺找關係、擲重金買學片房,只為將孩子送入最好的小學。

令人困惑的是,這樣追求極致、大包大攬式的「愛孩子」真的有助於孩子的成長嗎?

我認為,要把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還給孩子,提升孩子心理承受力。

要知道,孩子無論大小,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家庭中的一員,他除了有責任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外,還應該為家庭盡上自己的一份義務,包括做做家務,為家長分擔一些憂愁,關心父母的健康等等。

只有在生活的磨礪中,孩子才會切身體會到生活的不易和家長的良苦用心,才能夠設身處地的理解別人。

高爾基說過:「愛護自己的孩子,這是母雞都會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

」的確,愛孩子是為人父母者的本能行為,而教育則需要超越本能的層次、在理性的層面冷靜的思索、甄別、選擇、判定。

因此,明智的父母應該讓「愛孩子」這一行為含有更多的理性因素,讓自己的愛更有節制一些,給孩子一些機會去處理他們力所能及的問題、去面對他們能力範疇內的困境、去決定他們可以選擇的取捨、去經歷他們必須經歷的挫折、甚至是委屈、不公……

另外,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人為的障礙,讓孩子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質。

比如,偶爾偷一次懶,讓孩子來照顧你。

家長出差的時候,不要為孩子儲備好一切生活物資,也不要把孩子托給人照顧,只把鑰匙留給孩子,一切就「OK」了,相信孩子會慢慢地學會照顧自己。

下雨天,孩子忘了帶雨具,家長就狠狠心讓孩子自己冒雨回家,即使因此感冒,也沒什麼,誰還沒有個頭疼腦熱呢!

古人說:「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所做的事不能輕易如願,通過這逆境的磨礪,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這正是家長應該在孩子身上做到的,只有這樣,才能磨練出孩子的意志,讓他們以後遇到困難時,不再懼怕,堅定的走好以後的每一步。

很喜歡龍應台的一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所以,父母不要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要有自己的事業,忙自己的事情,讓孩子自由的發展,孩子有他們自己的世界,我們不需要過多的干預。

只需要放開手,讓他們自由的飛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