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不是吼罵就是打,你真當你家孩子是垃圾桶里撿來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的親身體驗,兩個小場景:

01 在醫院住院部,兒科

小女孩5歲,因為感染肺炎住院。

有點咳,不嚴重。

打了吊針,高燒已退。

孩子精神很好,坐不住,就在病床上各種鬧:「爺爺,我要看《小豬佩奇》!」

「看看看!就曉得看手機!天天盯著手機看,不怕把你眼睛看瞎了!不准看!」惡狠狠罵她的,估計是孩子的奶奶。

一邊罵,一邊砰地一聲狠狠關上儲物鐵皮櫃的門。

「爺爺,我就想看嘛,就想看嘛……」

「你再扭到鬧,信不信我鏟你兩耳屎(打耳光)!」奶奶發狠話。

小女孩沉默了一下,又扭著爺爺:「爺爺,我想吃蛋糕……」

「吃毛線!」奶奶的嗓音又提高了分貝,「咳嗽才好一點點,就又想吃零食!咳不死你!天天饞得要死,管不住你的嘴!」

小女孩又沉默了,眼睛瞄著身邊爺爺的表情。

爺爺苦笑了一下,一句話也沒說。

圖片來自網絡

02 在幼兒園外,道路上

小男孩3歲,剛剛放學,和幾個同班的小男生、小女生,各自背著小書包,吵吵鬧鬧地一起走著、蹦跳著。

幾個家長,在他們身後緊跟著,聊著天。

突然,一個孩子大笑起來,往前奔去。

另外幾個孩子,尖叫著衝上去攆他。

「喂,喂,不准跑!危險!」一個家長叫起來,趕緊也跑著去追。

「屁娃娃,站到!聽不聽!再不聽我打你了!」另一個跟著追趕的家長,上去拽住一個男孩子,一巴掌就拍在後腦勺上。

「喊你跑!跑!」

一個追上來的媽媽,拉住自己的兒子,表情也是又急又氣,可孩子還在開心地大笑,並順勢抱住了她。

這個媽媽蹲下來,抱了抱自己的孩子,說:「這樣子奔跑好危險啊,媽媽說過的,對不對?」

小男孩點點頭,但是,看起來他好像並沒有什麼深刻的感受,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剛才做錯了什麼。

「我們來玩『小火車』的遊戲,好嗎?」

幾個小朋友,排著隊,拉扯著前一個的後衣襟,嘴裡模仿著火車的叫聲「哐當、哐當」,排頭的小朋友還發出汽笛的鳴叫「嗚——」,非常有序地往前走。

「火車頭,需要換一換啦!」媽媽喊道,「車頭換到車尾!」

第二個小朋友當上了車頭,興高采烈地擺著雙臂,大踏步地走著……

「媽媽,真好玩!明天放學我們還要拉火車!」小男孩大聲說。

圖片來自網絡

在低幼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遊戲是占據主導地位的。

第一個場景中的小女孩,因為生病住院打吊針,無聊,沒有遊戲可玩,想看動畫片,這只是小孩子的天性需求,並不是什麼過錯。

可是大人開口就罵的做法,令孩子除了無辜、委屈、驚惶,沒有得到任何關心和安慰。

長此以往,孩子內心受到的傷害和缺失的愛,會帶給她的人生不可預估的負面影響。

圖片來自網絡

第二個場景中的小男孩,對「道路安全」顯然還沒有足夠的意識,一時興奮就和小夥伴們追逐起來,雖然行為有錯,但就當時的情景而言,給他一頓打罵,也不能讓他充分理解並接受正確的規則。

規則可以另外找個時間,耐心地教導。

而當下,緊急需要處理的是,如何讓孩子們安全有序地走路回家。

小男孩的媽媽,懂得孩子熱愛遊戲的心理,用了「拉火車」的小遊戲,就讓孩子們乖乖配合了。

孩子們也很高興,媽媽們也很省心。

圖片來自網絡

下次孩子不聽話,惹你生氣,請嘗試用一種「遊戲」的方式來解決,好嗎?


小兜媽咪,專注兒童學習教育和兒童財商教育。

【給出一個小妙招,解決一個小問題。

答案永遠不唯一,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

】如果你有親子教育方面的小問題,歡迎留言或私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老媽的是非觀

作者:言午午飯時,我對我老媽講了一個故事:一個爸爸的小女兒在幼兒園受欺負了,小臉被一個小男孩抓破了,爸爸憤怒,帶小女孩去理論,本來小女孩爸爸打算跟對方家長說說理,說小孩子不能打架之類的話。結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