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夏令營:孩子總是磨蹭?10個原因,12個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總是慢吞吞的,我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快點兒,快點兒」,可任你急個半死,她還是不慌不忙。

孩子為什麼磨蹭?家長該咋辦?

1

孩子磨蹭的原因

我們總結了十大原因:

1)缺少時間概念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還沒有建立起來,孩子活在當下。

比如吃飯,成人都會知道,不快點吃飯就涼了,吃完飯還有其他什麼事,而孩子不會明白這許多。

再如,大人們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兒園都不能遲到,而孩子則不然,爸爸媽媽上班和自己去幼兒園晚了,對他來講都是無所謂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決定的。

2)注意力易轉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旁邊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

本來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發現有一池水,孩子就開始玩起來了,刷牙當然就放在一邊了;正畫圖的時候,忽然聽到電視里的聲音,孩子就會丟下畫了一半的畫,跑去看個究竟。

於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就出現了邊干邊玩、慢慢吞吞的樣子。

3)不感興趣

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做不喜歡的事就動作慢吞吞,這是很多小孩的現象。

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媽媽非讓他把玩具收拾整齊,孩子心裡不高興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會磨起洋工來;

吃飯的時間到了,可孩子在飯前喝了許多飲料、吃了許多零食,他一點飢餓感都沒有,對吃飯不感興趣,當然就會磨蹭了;

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低落,每天都是硬著頭皮在應付,你讓他讀書、寫作業,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

4)動作不熟練

有時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為他對所做的某件事動作不熟練、缺少操作的技巧。

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維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尚處在發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時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後順序,如何以較少的時間來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沒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較「手笨」;還可能在做作業時對知識掌握得不牢,許多題目做起來很困難。

5)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幼兒明顯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

這類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是孩子的先天氣質。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家長了解了孩子的現實,就不會那麼容易對孩子著急了。

6)缺乏自信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時缺乏足夠的自信心,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錯,所以做起事情來也是瞻前顧後、畏畏縮縮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擔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動作也就越慢。

如果大人這時候再在一旁不斷地責備、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會受到影響,他的動作不僅快不起來,反而會更慢了。

7)與家長消極對抗

有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很少給孩子空閒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一件任務完成了,家長另一件任務又布置出來了,家庭作業做完了還有額外的作業,額外的作業做完了還要練琴、畫畫,反正不能閒、不能玩。

於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數,做事情還不如慢點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務也就越多。

8)父母的榜樣

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來經常拖拖拉拉、不講效率,本來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長的時間,本來應當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後一刻。

家長這種做事慢吞吞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時間長了,孩子也會養成辦事拖沓、磨磨蹭蹭的習慣。

9)成人包辦

成人對孩子的包辦,也會造就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飯慢,就把飯碗拿過來餵孩子;嫌孩子洗臉耽誤時間,就幫孩子洗;嫌孩子書包整理的工夫太長,就天天幫孩子整理。

殊不知,這樣時間長了以後,孩子會漸漸養成更加磨蹭的習慣,他的依賴性也會越來越大,因為孩子知道,吃飯、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無論怎麼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媽媽會來幫他的。

10)與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樣

成人做事可能是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結果,會自覺地抓緊時間完成所做的事情。

但孩子則不一樣,孩子做事在很多時候是為了享受做事的過程,是為了體驗做事的過程,他們做事的主要動力是「好玩」,他們更感興趣的往往是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所以他們花在做事的過程中的時間一般都比較長。

於是,在大人看來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卻遲遲不能完成。

面對孩子磨蹭的方法

來看看網友們的辦法吧!

@小懿爸爸:

首先要告訴自己:「這是正常現象!」,然後再想辦法。

而不是先認定「這是錯誤的行為,我一定要糾正」。

如果孩子磨蹭著不做某件必須要做的事情時,可以直接把孩子抱過去,而不是反覆叨嘮。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行為比語言(說教)有效,簡單而權威的語言比複雜的說理有效。

當然還有其他方法,比如制定一些簡單的規則、或者給孩子一點緩衝的時間(當孩子正在玩得投入的時候)等等。

@愛花的牛:

我女兒現在上一年級,也是個慢性子。

開始我也著急,後來我想著急也沒用。

她自己反正不急,只要趕在時限之前做完就行了,隨她吧。

比如早上起床,我會稍微早一點叫她,給她留出一點磨蹭的時間,這樣她可以按她的節奏慢慢來,我也不至於著急上火。

放鬆一些,相信孩子能夠按自己的節奏成長。

@米揚媽:

我咋覺得很正常呢??我身邊基本沒有孩子不磨蹭的,想當年我也磨蹭,現在不是也挺好嘛。

磨蹭基本就是因為對這個事情沒興趣而已,沒必要把事情擴大化、絕對化吧,現在這樣,不一定以後就這樣啊。

@千漣千漪:

我是這樣做的,預先跟女兒約定好要做的事情一、二、三,然後給她時間做,如果因為磨蹭太多,那麼就免掉一些她喜歡做的事。

例如:睡覺前要要洗臉、刷牙、聽故事(她最愛),如果她前面磨蹭太多,我就告訴她:「本來我們約好講兩本故事書,由於時間在你剛才磨蹭的時候蹓走了,現在只能講一本了」。

對我女兒這樣是很管用的。

但是,也要注意一點,不要過於嚴格和嚴厲,女兒有時會研究毛巾在水裡沉浮的過程,很專注,一般情況我不打擾她,那是她打開心靈觸角研究世界的時候。

總之,教育孩子外松但內要緊,給孩子一個輕鬆寬鬆的環境,我們則採用一些充滿智慧的方法。

這是我的方法,因個體差異,不一定適用,但不妨試試。

@pangdudu:

我家兒子告訴我,「你不要總喊我吃飯,我本來想吃飯的,你一催我就不想吃了。

」「你不催我,我自己會去吃的。

」我很受啟發。

實行了幾天,還是有一定效果。

雖然有時候還是忍不住想催一催。

@小螺號滴滴吹:

我覺得,孩子應該做的如果家長都替他做了的話,也會讓孩子磨蹭的。

比如三歲的孩子,吃飯,穿衣應該都是自己的事情了,家長只是幫助一下就可以的,奇怪的是,今天我竟然聽幼兒園老師說,我家孩子是他們班裡唯一一個自己穿衣脫衣服的小孩子。

我是晚上把孩子要穿的衣服都找好了,放在他的床邊,早晨起窗撒尿後,他自己穿衣服,我給他準備早點碗筷,他起來後幫他洗個臉(因為時間有限,怕他濕了衣服。

其他時間一般都是他自己搬凳子自己去洗臉的。

)然後帶他吃早點,我吃我的,不用管他,他吃完了下來,如果太慢,我中途會餵他一點,但從來不說快點什麼的。

好的習慣的培養,需要很長時間,但一旦培養成功,媽媽就省心多了。

@添添順順媽:

分享一句經典的話:一個磨蹭的孩子背後,有一個急躁的大人!孩子有孩子的節拍,他們需要活在他們的節拍里,而不是我們大人的節拍里,否則對孩子來說,會更亂套。

@andradk:

我小時候,就是以磨蹭著稱的,我爸媽天天把這個詞掛在嘴邊,時間長了,我深深以此為恥,但還是沒法改掉這個他們眼裡十分了不得的缺點。

在家的日子就是不停被催促的日子,就連吃飯也會因為吃得慢,被我爸罵哭。

可是我真的不覺得磨蹭這個習慣給我帶來什麼太大的麻煩,除了有時遲到。

倒是父母不停地苛責,讓我深深地否定自己,這比那個所謂的壞習慣給我的影響可能更壞。

@皮皮媽:

孩子是活在當下的,時間概念要在不斷的點滴體驗中逐漸建立的。

要求孩子處處自覺控制時間基本上是不現實的,這個期望過高了,必然就會失望,進而變為焦慮和糾結。

適度的提醒加幽默的方法比較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另外生活中有了幽默感,整個家庭氛圍會更和諧。

@巴豆:

兒子早上賴床,磨蹭我就拿他的玩具把他的小耳朵叫醒「哦,這是誰啊,兔子都曬屁股了」。

他大笑「你說錯了,是太陽曬屁股!你這傢伙」,然後起床。

還有就是只要他動一下,我立刻就說「哇,今天動作怎麼那麼迅速」,他噌就跳起來,呵呵。

@Kittymagic:

我的經驗是叫他做什麼的時候,自己先要放輕鬆,如果大人是帶著焦慮、焦急的心情跟孩子說話,那孩子會有牴觸心理,會故意拖延。

我兒子也是經常拖延的,本來我就很著急,結果我就帶著情緒跟他說話了:「快點過來吃飯!」「不要再玩了!」,不知不覺就會這樣吼他。

結果,他就更不願意配合我了。

後來,我發現自己心情放鬆,帶著快樂的心情跟他說話,他倒高高興興配合了。

還有一招就是自己坐在餐桌前吃飯,然後告訴他:「我們吃完就收餐了哦!」幾次之後,他發現吃完真的收,就自己過來吃飯了。

最後,分享大李的一招,是聽她在講座里說的:吃飯時叫半天兒子也不來吃飯,我就過去餵他一塊肉,然後自己回到餐桌吃飯,吃得很香很香,但是再不叫他了。

過一會兒,他自己就來吃飯了。



整理:奧德曼夏令營深圳分部

報名地址:深圳市南山區白石洲國際市長交流中心150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孩子做事慢,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動作太慢,做起事情磨磨蹭蹭,慢條斯理,消耗不必要的時間,降低做事的效率,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飯等生活自理方面,顯得極為磨蹭。小孩子做事很慢怎麼辦呢,做家長的很是著急。首先耐心跟孩子溝通,了解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