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大學要花700萬,要讓孩子贏在「投胎」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幼升小成為眾多媒體家長關注的話題,想要孩子上明星幼兒園,不僅面試孩子,有時候更需要面試家長!

有些幼兒園要求父母為本科以上學歷,上海民辦小學幼升小開啟了面談模式,不僅用考題考察家長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要考察家庭的「血統純正」,把祖輩的職位都徹查一遍,用來選拔教養好智力高的好孩子。

香港的一部TVB紀錄片,把孩子的教育競爭的殘酷表現的淋漓盡致,父母也不想步步緊逼孩子,但香港的升學制度把很多家長都逼成了「喪屍」,喪屍們彼此撕咬,競爭情緒不斷傳染,造成了香港學校升學扭曲的整個狀態。

人們成為"喪屍"家長,成為"虎爸虎媽",成為緊逼孩子的"怪獸"父母。

香港紀錄片

贏在投胎前

「我們這代人,都活在同一條線上,這叫做贏在起跑線。

贏在起跑線成為眾多家長的共識,好的大學就如同窄門一樣,能進去的學生太少,而進不去的學生太多。

要想上一個好的大學,就要上一個明星高中,要 想上一個明星高中就要上一個重點初中,想要上一個重點初中,就要上一個超好的小學,要想上一個超好的小學,就需要上一個優秀的幼兒園。

而在香港,要想贏在幼兒園,就要贏在子宮裡,香港媽媽Irian是一個正在懷二胎的媽媽,在頭胎時,她讓孩子自由成長,做了個輕鬆媽媽,結果在帶一歲半兒子面試的時候,吃了閉門羹。

一歲半的孩子,已經落後別人一大截

兒子的教育吃了虧,就要從正在懷的女兒身上補,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就要讓女兒贏在子宮裡,她每天都給子宮裡的胎兒做胎教。

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為肚子裡的妹妹做胎教

為了能讓未出世的女兒上一個好幼兒園,這位媽媽已經開始挺著大肚子,為還在肚子裡的孩子去不同的幼兒園拿報名表。



家長們有時排隊太瘋狂,有時不得不請警察出動,才能「保持紀律」。

周五開始報,周四家長排長隊

而就算這麼努力,這位家長還是「遲了」,孩子不僅要贏在子宮裡,還需要贏在投胎前,好一些的幼兒園都只招收1月出生的孩子,這樣就要算好母親的懷孕時間,才能讓孩子上到好學校。

好的學校,只收一月出生的寶寶

好的學校只收出生於1月的寶寶

辦個生日會,竟要3萬塊?

社會競爭本身都是大人的競爭,為了面子把孩子送去學高爾夫,騎馬,這種大人面子的比拼,也終於落到了孩子的身上,孩子成為大人比拼面子的另一種延續。

不是比孩子,而是比大人

一位家長,有著根深蒂固的身份觀念,她認為「醫生和醫生生出來的孩子很聰明」,而普通人生的孩子就是不行的,要想讓孩子優秀,只能早教。

醫生和醫生生出的孩子聰明

自己是普通人,和別人沒法比?

和別人沒法比?

為了面子,很多家長下了血本,在孩子的生日會上請魔術師,請扭轉氣球師,而這些竟要花費3萬元。

3萬多元的生日會

很多家長捨得下血本,幫助孩子更超前一步,給孩子買6萬元一套的輔導書,有家長計算過,從孩子上小學到大學,要花超過700萬元。

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都要緊衣縮食,一點點把錢省出來。

700萬的預算

6萬的輔導書?

上兩個幼兒園?上十個興趣班?

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有更多的學習時間,很多家長出了奇招,讓孩子上兩個幼兒園。

讓孩子上兩個幼兒園

為什麼要上兩個幼兒園呢?因為普通的幼兒園有午睡,而上兩個幼兒園,就不會浪費午睡的時間,可以讓孩子實打實的學足「6個小時」。

「兩歲寶媽」蟹蟹 體驗幼兒園的一天

上兩個幼兒園,學習6小時

那麼上兩個幼兒園要怎麼操作呢?一個幼兒園用政府給的優惠去上,而另一個幼兒園,去上國際班,讓孩子接受兩個幼兒園的教育。

如何上兩個幼兒園

讓孩子上國際班

在一個幼兒園,主持人隨機對一個班的孩子進行了採訪,結果80%以上的孩子參加了三個以上的興趣班學習。

主持人問孩子上興趣班的數量

80%的孩子舉了手

家長們也開始比拼起興趣班的數量,和孩子考證的數量。

你讓孩子上十個興趣班,我讓孩子上二十個!

一個證書不夠,要很多個才夠!

這不是學習,是高難度挑戰!

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現在大火的計算機編程班,「8歲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寫程序,放到網上讓人下載」,資訊時代,網絡已經成為必備技能,編寫程序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能力,可這麼早就讓孩子接觸編程直的好嗎?

孩子學習計算機編程

孩子正在解釋課程

幼兒園上課的內容也「非常厲害」,老師只吹兩個音節,學生就能猜出是哪首曲子。

老師在吹曲子,只吹了兩個音

孩子就能猜出曲子的名字

家長利用一切時間給孩子做早教,讓孩子認識路邊的英語。

家長利用一切時間給孩子做早教

「壓力是我自己給自己的」

對於贏在起跑線上的這種說法,紀錄片中一位品學兼優的女孩有著自己的看法,她認為,壓力是自己給自己的,雖然現在自己在班裡是品德優秀的全優生,但如果自己不繼續進步,被別人超越,就意味著落後,就是「輸」。

對孩子的訪談

對孩子來說什麼是輸

紀錄片中選取的幾位家長,有些過於的極端,很多網友都大呼,「太誇張了,完全不可思議」「我肯定不會做這樣的父母」。

但實際上,細細想來,很多 家長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焦慮已經成為當今家長的普遍狀態態,現在的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為了讓孩子擠入精英階層,過上更好的生活,很多家長拼 死拼活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把孩子送去各種補課班,要求孩子學習奧數,目的就是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對於孩子很多家長來說,只有幼時讓孩子贏在起跑 線上,長大之後孩子才會不恨我;我幫助孩子超過別的孩子,給了孩子更多的選擇權,長大之後孩子就會理解我的苦心。

這種「為你好」「超過他人」的思維深藏於 很多家長的潛意識當中,這也讓更多的孩子越來越不快樂。

孩子越來越不快樂

可真的要讓孩子成為「精英階層」嗎?考不上好大學的孩子就不優秀了嗎?那些口口聲聲為孩子好的爸爸媽媽真的是為了孩子考慮嗎?他們有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去尊重嗎?還是只是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

雖然父母生下孩子,但孩子早已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家長應該更加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和喜好,讓活成他自己,把童年還給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怎樣才能不輸在起跑線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中國父母們這幾十年來亘古不變的育兒話題。而前段時間在微博上鬧的沸沸揚的上海幼升小試題事件,也讓我們知道了在宣揚肩負的今天——孩子的教育問題依然是擺在父母前面的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