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你小時候一定聽過這樣的話,而且你也會和你的孩子這樣說。
因為我們知道社會生活是有風險的,通常大人知道如何正確處理;然而,孩子在這些風險面前顯得脆弱很多。
一方面我們希望,萬一他們遭遇了不可控的事件,能夠知道怎樣以及向誰求助;另一方面,我們又害怕他們所託非人,只好一刀切地告訴他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可這樣做的同時,我們又擔心他們失去了發展社會互動的機會,甚至進而對世界產生恐懼,變的膽小孱弱,不能真正長大!
「
誰是陌生人
這個認知對在三歲內的孩子來說有點艱難,或許,告訴哪一類人才不「陌生」更有效,比如家人、同學、老師等。
如何識人
孩子們在可以獨自出門的年紀,已經學會了怎樣辨識交通信號,知道有好人也有壞人,也知道了如何向他人求助。
但是對他們來說,分辨陌生人的意圖仍然是一項挑戰。
對孩子來說,他們得學會和陌生人互動的一般規則。
」
是的,我們不太可能在每時每刻都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陌生人傷害。
但是,至少可以教會孩子們什麼是適當的做法,並且告訴孩子們,在別人越界的時候,該做什麼。
這樣告訴孩子
1、讓孩子知道,誰是可以相信的成年人——那些日常照顧TA的如父母、老師、同學等。
2、如果陌生人是打招呼,先禮貌回應;問姓名,家庭地址、父母親姓名這些的時候,要拒絕,不要回答或者告訴對方「不告訴你」之類都可以!
3、如果陌生人給一些食物,必須堅決、大聲地拒絕,告訴對方你不餓。
4、如果對方要求幫助(比如尋找走失的狗之類的或者帶路),找周圍的大人幫忙。
5、絕對不可以上陌生人的車,陌生人站在車旁朝孩子招手或者要求孩子靠近,不要理。
6、不要和陌生人去任何地方,有好吃好玩好看的也不要去。
7、如果陌生人向他們求助,找個成年人去幫助他或者直接拒絕!
8、如果任何人(無論是陌生人、親戚或者朋友)要求孩子保守秘密並且嘗試觸摸他們的私處或者讓孩子觸摸他們的,要拒絕並回家告訴父母。
9、教會孩子,當感到害怕或覺得身處危險之中,可以儘可能地吵鬧——摔東西、尖叫都沒問題。
如果有陌生人試圖強迫他們或者制服他們,大叫「救命!我不認識你!」會使附近的路人警惕並前來幫助。
10、儘量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
無論是出去玩還是上學,找到一個熟悉的同伴同行。
11、遇到陌生人跟隨,找「安全地帶」,比如人多熱鬧的商場,附近爸爸媽媽的朋友開的店,親戚的家,警察崗亭或者政府辦公樓。
平時帶孩子外出時候,不妨帶去附近可以信任的地方看看。
不安全地帶:附近都無人又有遮蔽的田野、黑暗小巷子或者黑漆漆的樹林。
12、去找穿制服的人,比如警察、保安,或者商店員工。
如果沒有,女性,以及帶孩子的人可能會願意提供幫助。
有一點可能很重要:教會孩子相信他們的本能。
告訴他們如果他們感到不安或者不對勁,就算說不上來為什麼,也要馬上跑開。
國慶出遊前,這句話一定要先跟孩子講!兒童防走丟須知
還有兩天就到國慶長假了,連放8天的假期,爸媽們是不是早就計劃好帶娃去旅遊了?玩歸玩,帶孩子出門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別是有一句話,一定要告訴孩子哦!記住媽媽一句話,孩子躲過一劫近日,一位博主@凌濛初...
為了孩子的安全,必須教會孩子這15招兒
近期,兒童的安全問題再度被推上關注的高峰,父母不可能時刻陪伴孩子左右,在學校,在公園,在路上,在門口,與老師,與同學,與陌生人,與鄰居,都有可能受到傷害,那麼,在我們孩子不在身邊的時候,怎麼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