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逗』娃方式,不阻止後果很嚴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很多成年人身上的問題,其實都是在童年時期種下了隱患。
大人們一句「無意」的玩笑捉弄,很可能給孩子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毀掉整個童年。
武志紅曾說:
中國廣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靈仍然敞開而單純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樣絕望、粗糙而鄙俗。
自從當了媽,在育兒之路上操碎了心,可周圍的隱形炸彈擋也擋不完。
媽媽已經『碎』掉了,不可以找媽媽
近日,蔡少芬帶著寶貝女兒湯圓和包子,參加親子節目《不可思議的媽媽2》,結果節目第1期,包子就被節目組嚇得當場淚奔。
節目中,寶貝們被安排了一個特殊的任務——在最喜愛的玩具和代表著媽媽的媽媽陪伴卡之間做出選擇。
一起參加節目的其他寶寶們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媽媽陪伴卡,而湯包姐妹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玩具。
工作人員解釋:「如果你選擇了陪伴卡,媽媽就可以陪你;如果你選擇了玩具,媽媽就不能陪你了。
只能選擇一個。
」
見姐妹倆仍抱著玩具,不改初衷。
工作人員引導姐妹倆粉碎了媽媽陪伴卡,並告訴她們:卡片碎了之後,接下來幾天媽媽都不能陪伴她們。
聽了工作人員的話,姐妹倆都懵了,妹妹怯怯地開口問道:「但是不是,在香港可以,可以找媽媽?」
工作人員再次肯定地強調:「媽媽已經『碎』掉了。
」
妹妹眼裡噙著淚水,這時懂事的姐姐在妹妹耳邊說了一句悄悄話,然後妹妹不確定的低聲說著:「但是,是假的。
」
可工作人員還不死心:「但是你們也選了,是真的。
」
「可是因為媽媽都沒死…這個是假的…但是我想跟媽媽一起…我真的想…」話沒說完,妹妹的眼淚就忍不住地往下流。
看到寶貝們嚇哭,蔡少芬顧不上遊戲規則,趕去安撫,媽媽的擁抱和親吻,終於化解了女兒心中的擔憂和恐懼。
網友們忍不住批判節目組:「幹嘛嚇唬人家孩子」、「不應該這樣問」、「這種玩笑開不得」…但仍有觀眾責怪:這孩子不貼心/懂事,要玩具也不要陪伴媽媽。
蔡少芬為女兒們的行為解釋:「她們不明白那個重要性。
她們覺得陪伴,不需要卡,我都會陪她們啊。
」
或許節目組的初衷是想讓孩子珍惜媽媽的陪伴卻忘了:在孩子的世界裡,媽媽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孩子的一切。
「媽媽沒了」,或者「媽媽不愛我了」,其嚴重程度相當於天崩地裂。
不僅僅是難過,簡直就是絕望。
「你媽媽不要你了」
成人們總喜歡「開玩笑」逗娃:「有了弟弟,你媽媽就不疼你了」、「你是撿來的」、「媽媽出去打工了,不要你了」…但對孩子來說,沒有「玩笑話」,他們會信以為真,會恐懼,會沒有安全感。
「你媽媽不要你了!」,這可能是最惡毒沒有之一的玩笑話了。
上個周末,兔姐的朋友青姐一家子帶娃回鄉探望爺爺奶奶,不過寶寶1歲正好有一些認生,不怎麼要奶奶抱。
小傢伙估計也知道馬上就能回家了,臨走時好不容易讓抱了一下,結果奶奶看青姐坐上車就和孫子開起了玩笑。
「小寶貝,看,你媽要走了!媽媽不要你啦,跟著奶奶在鄉下過吧?!」
寶寶好像聽懂了,直接大哭起來,青姐一看不好,趕緊下車接過寶寶安撫他,好不容易才讓寶寶情緒平復下來。
回到家裡,青姐去哪兒,寶寶黏到哪兒,總要抱抱。
餵奶時也是睜眼看著媽媽,睡到深夜突然驚醒大哭,抓著媽媽衣角不放手。
回想起平時寶寶的表現,又記起剛到家給奶奶視頻電話報平安,娃突然哭個不停,才反應過來,寶寶是被嚇著了。
大人們總以為寶寶年紀還小,聽不懂。
或者故意去試探寶寶懂不懂,覺著他們笨拙的反應很可笑。
卻不知道,輕描淡寫的一句「媽媽不要你了」,將會給小寶寶的心中留下多麼深的傷痕與恐懼。
有了弟弟/妹妹,媽媽就不愛你了
「只是開個玩笑而已,你至於生氣嗎?」
大人都有區分善意和惡意、玩笑和事實的能力,把沒教養當成直率,這樣的人我們都敬而遠之。
「只是開個玩笑,小孩子能懂什麼?」
孩子沒辦法分清,他們會把玩笑當實話,會害怕、慌張、沒有安全感,甚至通過不恰當的行為來表達這種情緒。
去年曾看到過一個新聞,一個6歲女孩,在弟弟滿月酒上,有人開玩笑地跟她說:「以後媽媽就不要你咯!」。
結果小女孩信以為真,在大家吃飯期間,偷偷地將弟弟抱到陽台,從6樓直接推下去,弟弟當場身亡。
鄰居家的小姐姐從來就不帶弟弟玩,就因為聽多了「你媽媽喜歡男孩,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
6歲的年紀,根本無法辨別真偽,當同樣的話語被重複強調時,隨之而來的是「爸爸媽媽不愛我」的巨大恐懼。
為了奪回父母的注意和愛,他們稚嫩地作出了不可挽回的舉動。
一場悲劇將伴隨小女孩和整個家庭一生。
看到這樣的慘劇,你還覺得如此逗弄孩子無所謂嗎?
別做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壞」大人
有一段時間,郭德綱在節目上拿小魚兒開玩笑,讓他叫自己爸爸。
還因此上了熱搜,好多人罵他。
她刊還特意出了一篇文章叫做《中國的好孩子,就是被你們這些亂開玩笑的大人調侃壞的!》,裡面說得特別好:
很多人指責郭德綱,但這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問題,他不過代表了我們童年時期里,那些把嘴欠當玩笑,把無禮當樂趣,把口無遮攔當直率、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壞」大人而已。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那些玩笑話,不小心就長成了傷疤,雖然結痂,但觸摸著還是痛的。
例如,有人這樣逗孩子:「把弟弟/妹妹送給我吧,不然會和你搶東西,爸爸媽媽也更喜歡ta。
」
本來家裡的小孩打打鬧鬧的或者搶東西很正常,但這樣的玩笑話開多了,也會影響兄弟姐妹的感情。
有時候大人為了逗孩子,會故意說「你長得怎麼這麼丑啊?!」,然後,看著孩子生氣、辯駁,在哈哈大笑。
大人們只是單純想逗孩子開心,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會感受到滿滿的惡意,甚至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或者指著自己的朋友對孩子說「兒子,叫哥哥!」或者對朋友的孩子說「來,叫我爸爸!」大人間的玩笑話,孩子茫然無措。
這樣的過程,大人們笑得開懷,但對孩子來說,卻容易感受到被欺騙、不尊重和害怕感,不敢相信別人。
自從當了媽,寶寶每一次哭叫都及時回應,每一次生病都悉心照料,每時每刻都盡心陪伴,只希望寶寶能感覺到自己是被愛被重視,建立起滿滿的安全感。
但是也許「你媽媽不要你了」這種玩笑話,只要一句,就足以讓寶寶害怕,令媽媽們長久的努力功虧一簣。
「我逗他玩兒呢!
」一個「逗」字,掩蓋了太多殘忍,我們怎麼能做這樣的「壞」大人呢?
如果你身邊有,請及時制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