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乖乖聽話絕對不能靠嚴厲批評,聰明媽媽用這4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寶寶小的時候,聰明乖巧可愛極了,時不時的總粘人經常是『爸爸』、『媽媽』的叫著。

父母總是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期待,想著她長大以後會是什麼樣子?不停的幻想,盼著她有出息。

可是,當孩子到了5、6歲以後就會不聽話,變得十分氣人,跟小時候完全不一樣了,總是搗亂什麼都不讓你做,還學會了跟大人頂嘴,生氣,你說一句她有十句等著你呢,你不讓做的事情她偏偏要去做,有時候不說還好點,越說越嚴重了。

可最讓父母苦惱的是;孩子越管越不聽話,有時候好好跟她說,她也不聽,非得嚴厲的批評才能聽話,有時甚至大打出手,但就算偶爾承認錯誤了,可過後還是老樣子。

總結出這樣一段話;

不磨人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親親][擁抱]

一磨人時,雞飛狗跳,烏嗷喊叫[抓狂][咒罵]

前一秒如漆似膠,後一秒叮咣就削[敲打][敲打]

我們給孩子的愛,就像是"新貴妃醉酒"里的那句[愉快]愛恨就在一瞬間!

其實有好多孩子並不是真的不聽話,而是父母缺少溝通,動不動就嚴厲的管教是毫無作用的,媽媽最煩惱的估計就是孩子不聽話了,打罵孩子或許能取得一時的效果,但治標不治本。

不如換換方法。

1、暫停、在孩子一時無法接受你的要求,甚至與孩子發生爭執時,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你可以說:「我不想現在來處理這個問題,我們稍後再來談論它吧。

」冷處理反而收到奇效,孩子冷靜下來的時候會主動向你示弱,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孩子這一點很令我欣慰,因為他無論是做好事還是做壞事,他心裡都是非常明白的,但他知錯認錯,態度還是非常誠懇的。

我也明白他「犯壞」的目的。

一是引起家長的注意和驚訝,二是不知道如何與小朋友交往,造成一種衝突,引起對方的反應。

2、道理、當孩子犯錯誤或行為無禮的時候,不要立即處罰他,應該以友好的口吻來教育他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舉止。

「你玩完的玩具不應該隨處亂丟,下一次請把它放入它應該放的地方。

你的玩具架子才是玩具的家。

玩完的玩具應該讓它回自己的家,就像你一樣,如果你在外面玩完了,我把你丟在街上不讓你回家,你覺得對不對?」不要低估孩子的智商,你說的話他都明白,只是不善於表達。

如果你將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上會覺得講道理會更容易接受。

事後再批評,孩子會非常配合你,主動認錯的。

3、自律、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說:「你要是再這樣,你就快該挨打了!」「還記不記得上次我為什麼打你?」這種武力威脅實在是天大的錯誤,尤其更不應該提起以前給孩子造成的痛苦。

武力威脅只能讓孩子認為你是一個專制粗暴的家長,而越發拒絕與你合作。

所謂的代溝不正是有些家長自以為是所造成的嗎?

4、以身作則、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父母應該先改變自己,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孩子的某些不良行為往往都是從父母那直接傳授下來的,樹立榜樣是教育孩子最可靠的行為。


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父母不要心急,把心態放平,少一些脾氣,多一些忍耐、多學知識和方法。

問題就會解決了,這需要長期的糾正,壞毛病、性格一旦成型要改就很麻煩了,要有耐心。

能堅持才會有成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