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養的好不好,看他獨處的時候就知道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1

為什麼有些孩子一離開媽媽就會哭著找媽媽?

而有些孩子卻可以獨自愉快的玩耍?

其實這和父母的養育方式有很大關係。

一離開父母就哭著找媽的孩子,內心多半是缺乏安全感的,而安全感這種東西從孩子出生那刻就要開始建立了。

有些家長似乎忽略了這一點,等孩子長大了才發現問題:孩子總是無時無刻黏著自己,一分開就哇哇大哭,上幼兒園簡直是要了他的命.....

固然每個孩子天生都對父母有深深的依戀,但是最終孩子是要以獨立的姿態分離出去的。

所以一般在孩子開始走向獨立的關鍵點上,面對始終無法獨立的孩子,有些家長便開始病急亂投醫,尋找各種方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但這個時候自己的養育方式已基本定型,即使方法好,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還是帶著以往的風格;

(比如:在孩子哭鬧時知道要遵循什麼原則,但是語氣,態度還是很強勢,孩子感受不到你和他溝通的內容,感受到的是你的不耐煩和強壓的怒氣)結果往往是換湯不換藥,效果甚微。

就像曾經在廣場看到一位媽媽一樣,孩子一哭鬧,就馬上把孩子抱在懷裡走來走去,臉上還表現的有點生氣,口中不停地念叨著:「怎麼啦嗎?哭的這麼傷心,我也跟著好傷心啊....」

雖然說這位家長對孩子哭泣的行為立馬做出了反應,也進行了安撫,但是她的臉上表現出來的表情是很焦躁的,甚至是有點生氣的,可以看出來,孩子的哭讓她覺得很煩躁。

▼/02

不能和孩子的哭鬧好好相處的家長,總是在否定孩子的負面情緒,而孩子安全感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父母能夠平和的面對自己的哭鬧。

反之,那些對孩子的哭鬧總是不煩不亂,耐心的和孩子面對負面情緒的家長,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安全感很足,他們不會因為自己的哭鬧感到羞恥,也不用擔心自己哭鬧會失去父母的愛。

因此隨著年齡的長大,他們能自在地進行探索活動,變得越來越獨立,也更懂得如何正面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無理取鬧的哭鬧。

當孩子有了這種安全穩定的心理狀態時就代表著他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安全型的親子依戀關係。

心理學家安斯沃斯根據孩子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應,將孩子的依戀分為安全型、迴避型、反抗型和混亂型這四種依戀類型。

其中,安全型依戀是最為積極和良好的。

▼/03

如果你也想知道你和孩子是不是安全型的依戀關係,不妨做個小實驗。

找個有空的時間,帶著孩子玩遊戲,然後中途(媽媽或者爸爸都行,總之要孩子比較依戀的人)離開,看看孩子的反應。

  • 安全型依戀的孩子:

他在大人離開時,會有一點影響,可能也會苦惱、不安,想尋找媽媽回來,等到媽媽回來時,孩子會立即尋找與媽媽的接觸,稍加安撫就能平靜下來,繼續去做遊戲。

同時在有大人陪伴時,也能自如安逸地操作玩具,並不總是依靠媽媽,更多的是用眼睛看媽媽、對媽媽微笑或說些什麼,對陌生環境積極的探索和操作,對陌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

  • 迴避型依戀的孩子:

會表現的大人在不在場都無所謂。

媽媽離開時,他們不會有情緒,會直接忽略,不予理會,自己玩自己的,很少有緊張、不安的表現,但有時也會歡迎媽媽的回來,不過時間很短暫。

這類孩子並未與媽媽形成特別密切的親子關係,所以,有人也把這類嬰兒稱作無依戀孩子。

  • 矛盾型依戀的孩子:

這類孩子往往在大人要離開前就顯得很敏感,媽媽離開時會表現得非常苦惱、極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暫的分離都會引起大喊大叫。

媽媽回來時,對媽媽的態度又很矛盾,心裡既想與媽媽接觸,又有些反抗,如果媽媽抱他,他會生氣地拒絕、推開,他也不能再重新回到遊戲,而是不時地朝媽媽這裡看。

  • 混亂型依戀的孩子:

這類孩子在大人離開和回來時,都很不知所措,媽媽離開時,會不安,但媽媽回來時又無所適從。

如果媽媽擁抱他們,他們的表情會比較茫然,情緒會稍顯憂傷,會躲開媽媽的目光,甚至有些孩子在得到媽媽的安撫後會大哭,或者表現出奇怪的、冷漠的表情。

這種類型的依戀最不安全,孩子最沒有安全感。

▼/04

法國心理學家瓦隆指出:孩子對大人的依戀是他們自身心理的發展需求。

孩子的社會化發展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依戀的形成。

作為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在走向獨立前備好足夠的心理營養,構建出對世界的最初的信任感,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信,強大的人。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分享提升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好文。

微信:shifenmama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