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爺爺奶奶這樣教孩子反擊回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眼看孫子即將上幼兒園,爺爺奶奶擔心孫子被欺負,於是抓住開學前這一個月的時間,為孫子進行「集訓」,還進行「實戰」演練。

「有小朋友衝過來推你,你怎麼辦?」

「我就抓住他的胳膊,咬他。

「他要是大聲哭,引來老師呢?」

「我就躺在地上,哭得比他還要大聲。

經過一個月的訓練,爺爺奶奶對孫子的表現基本滿意,終於放心的把孩子交給兒媳婦,還囑咐她:「離上幼兒園還有半個月時間,你一定要不斷強化他的自我保護意識。

後來才發現,原來爺爺奶奶所謂的「集訓」就是為了讓兒子上幼兒園不吃虧而學的「武功。

爺爺奶奶每天都不遺餘力的教孫子在打架時如何運用身體的力量,讓對方既感覺到疼,又不容易產生實際傷害。

聽起來爺爺奶奶很懂行啊,既打了別的小朋友,還不會造成傷害。

但是,對待剛要入園的孩子,我們家長這麼教合適嗎?

專家建議,家長不應該以成人的眼光干預。

爺爺奶奶的擔憂之情可以理解,但做法極為不妥。

因為,孩子剛入園時,本來就對陌生的環境有著不安和恐懼,家長的這種做法無疑是人為的強化了孩子的這種焦慮心理,會對他的社會適應能力造成嚴重阻礙。

每個孩子的交往方式不一樣,但他們的世界都是純潔、簡單的,家長不應以成人的眼光來對待和干預。

家長在孩子入園前應該做這五點準備:

一、心理準備

家長可以帶孩子參觀和熟悉幼兒園,使孩子逐漸有「幼兒園」的概念,讓孩子對「幼兒園」有直觀的美好感受,有助於孩子在心理上嚮往幼兒園生活。

二、能力準備

在孩子入園前,要讓孩子學會簡單的生活技能與做力所能及的事,是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重要基礎。

如自己握勺子吃飯、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刷牙洗臉、如廁、穿脫鞋襪及簡單的衣服等,當孩子掌握一些生活技巧和能力後,將意味著孩子入園後會有更高的自我認同與自豪感,更有利於孩子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

三、時間準備

提前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以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時間。

如果孩子有午睡習慣更好,如沒有的話,要儘量在上幼兒園之前養成午睡習慣。

四、安全意識準備

家長應隨時教育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物品,不要跟陌生人講話,不隨陌生人走。

教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技能,如不擅自離開集體,不把硬幣、鈕扣、豆類等微小物品帶到幼兒園或放入口、鼻、耳中。

五、物質準備

上幼兒園不比在家裡,少了很多自由,也會多出很多意外。

這時家長與孩子可一同準備上幼兒園時所需的衣服和用品。

a.名字貼:孩子的任何東西上都可以貼上名字貼,以防和其它孩子的東西弄混,網上有賣名字貼的,家長也可以自己簡單製作後縫在孩子的衣服上。

別出心裁的家長還可以製作寶寶的大頭貼。

b.衣物:準備2—3套乾淨的內外衣褲,記得貼上名字貼,放在幼兒園。

寶寶因為剛入園初期焦慮或者貪玩,往往會出現尿褲子的現象,這樣老師就能及時為寶寶更換好乾淨的衣服!c.室內鞋:可以為寶寶選擇方便、易穿的鞋子,如帶魔術粘扣的鞋子而非需要繫繩的鞋子。

d.書包:帶寶寶一起去商店挑一個可愛的小書包,在書包表面繡上或寫上寶寶的名字,利於老師辨認。

有的幼兒園則會分發統一的書包,屆時家長只要貼上孩子的名字貼就行。

孩子入園是大事,家長也不用過於焦慮,以過來人經驗,家長只要為孩子做好前期準備和心裡建設,其他的交給孩子就行了。

聲明:本文由U12家庭教育網簽約作者心語心愿撰寫,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為寶寶做好入園前的準備

我家孩子正好是今年秋季上幼兒園,上周剛去學習參加了入園前第一次家長會,學校正好對這個問題對我們進行了解讀,我自己也查找了些資料有些自己的體會,現在正好給大家一起分享一下:1,克服分離焦慮,熟悉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