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了,這樣餵藥竟會害了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小時候吃藥,總是不肯乖乖配合,我媽總會有各種五花八門的方法讓我吃藥。
反正,不管啥方法,最終能餵下藥就是好方法。
當我成了媽媽,才恍然發現當年她用過的好多餵藥方法都是錯誤的,甚至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危害,一不小心就會釀成嚴重的後果!
然而,這些餵藥的錯誤方法,在講究科學育兒的今天,依然有不少爸媽在使用。
所以,今天把最常見的9種錯誤餵藥方法列出來給大家瞧瞧,以後別再用這些方法給孩子餵藥了。
1.壓著舌頭餵藥
就算寶寶上一秒同意喝藥了,下一秒都有可能因為藥太苦,直接拒絕吃藥,或是吐出藥來。
所以有些精明的媽媽在用餵藥器或者勺子給寶寶餵藥時,故意將這些工具按壓在寶寶的舌頭上,寶寶只能乖乖地把藥喝下。
這個方法其實不算是全錯的,但是非常容易出現操作錯誤。
例如媽媽一次性餵太多給寶寶,或是這些冰冷的工具嚇哭寶寶了,都可能引起咳嗆。
2.捏住鼻子強行餵藥
這件事情,你爹媽可能沒少對你做。
苦苦的藥味會讓寶寶死活不吃藥,這時媽媽就想起一個絕世好方:「捏住寶寶鼻子,寶寶不就聞不到苦味了嗎?」
但是,把鼻子捏起來,很容易導致孩子將藥物等誤吸入氣管,輕者引起孩子咳喘,導致支氣管炎或吸入性肺炎;重者藥物阻塞呼吸道,導致窒息。
聽起來很可怕?那麼就不要再這麼做啦!
3.反覆用處方藥
我見過一個媽媽,寶寶上次得感冒時醫生開了藥沒吃完,就收起來。
下次寶寶感冒了,就不用看醫生,拿著之前的藥重新給寶寶吃!
可是,勤儉的優良傳統千萬別發揮在這裡啊!即使症狀看起來相似,但病因卻不一定相同。
即使是發個燒,就有好幾種不同的病因,你怎麼能擅自幹了醫生的活,判斷寶寶的病症?就不怕寶寶吃出問題嗎?就算寶寶得了和先前完全相同的病,在使用相同的處方藥之前,也要請醫生檢查,告訴醫生你手頭現有的藥品,讓他來作判斷。
千萬別因為一時偷懶而耽誤寶寶的病情。
4.告訴寶寶藥丸就像糖果
為了讓寶寶不對藥產生恐懼,有些媽媽會哄說藥片的味道就像糖果一樣甜甜的。
有些兒童用藥確實會迎合孩子口味,添加甜味,吃起來有點像糖果。
但是這個謊言雖能一時幫孩子吃藥,卻很容易讓寶寶誤以為藥和糖是一個概念,以為藥是糖而亂吃。
5.將藥物和果汁或牛奶同服
藥這麼苦,搭點可口的果汁和牛奶,是否能讓寶寶減少吃藥的不適?
爸媽的苦心我們了解,但是藥不能亂吃,用藥有很多禁忌:例如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質,可使許多藥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酸鹼中和會使藥性大減;不能用牛奶給寶寶服藥……家長想讓寶寶吃些「零食」克服對藥的恐懼,就應該要提前了解用藥注意事項,如果沒有按照指示服藥,會對藥物療效造成影響。
6.隨意用退燒藥
小時候一發燒到38度,我媽就會拿出儲備的發燒藥讓我退燒。
現在我當媽,卻不敢這樣用,因為退燒藥不能盲目用!
新生兒及嬰兒比較容易發熱,這是因為新生兒和嬰兒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環境溫度改變或餵水不足時也會出現發熱的體徵。
所以,小寶寶發燒,不一定要吃退燒藥。
而且部分退燒藥如阿司匹林、小兒退熱片、APC等都是新生兒的禁用藥。
7.隨意增減藥量
有些家長,見孩子的病遲遲不好,認為加大用藥劑量能使病症早日獲愈,便給寶寶加大服藥劑量;有些家長,擔心是藥三分毒,就擅自讓孩子吃少點藥……
首先,用藥劑量大,其毒副作用也越大,嚴重的會導致急性或蓄積性藥物中毒;其次,劑量太少,有時候會導致藥物無法發揮藥效,耽誤寶寶的病情。
8.頻繁給寶寶換藥
有些家長,看寶寶連吃幾天藥都沒什麼療效,就換家醫院找多一次藥,或是擅自換上別人推薦的藥物。
其實,頻繁地更換其他藥物,不僅難以獲得應有的治療效果,而且還會使機體產生耐藥性和不良反應,使治療更趨複雜化。
9.想起就喂,忘了也無所謂
有些馬大哈家長,給孩子找了藥,又常常忘記給孩子吃藥,寶寶吃一次停一次的,結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還容易引起細菌產生耐藥性和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