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裡外表現判若兩人,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開學了,很多幼兒園的家長群裡面,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有!

在家挺積極的,活潑的一個孩子,怎麼到了幼兒園,就變得安靜了呢?

育兒

今天在和某位寶媽聊天的時候,談到了她的女兒在幼兒園的表現。

幼兒園今天有舉行了一場家長和寶寶一起參加的活動。


在午飯時間,司儀需要找幾位小朋友配合做活動,然後根據每個人表現獎勵布娃娃!

女兒非常的喜歡獎品裡面的一直大熊,但是又不敢上台去,所以第一次參加的小朋友都拿到了禮物回到座位上了。


這個時候女兒有點不開心了,飯也不吃就趴在桌子上,問她話也不回。

育兒

媽媽就問女兒:「寶貝你是不是也想要一個娃娃呢?」

女兒:「是。

媽媽:「那你喜歡哪一個娃娃呢?」

女兒:「我喜歡的那個已經被其他小朋友拿走了。

媽媽:「寶貝你喜歡的東西被人那走了就不高興了嗎?」

女兒:「嗯」

媽媽:「如果還有這樣的遊戲還有這樣的娃娃你還想要嗎?」

女兒:「想要!」

媽媽:「想要那你應該怎麼做呢?」

下一個遊戲開始的時候,媽媽這樣對女兒說:「寶貝,咱們在家做的遊戲,你都非常的出色,在這裡你也能做得很好」

在媽媽的鼓勵下,女兒自己上台了,雖然因為太緊張拿了個小的娃娃,但還是很開心。

只要家長在生活中不斷的認可、鼓勵孩子,寶寶會勇敢去嘗試的。

育兒

那怎麼樣讓我們的孩子敢於在外面表現自己?

  1. 擴大交際面和接觸面

    讓孩子經常面對陌生的人與環境,減少這種不安心理。

    幫助孩子與同齡朋友一起玩耍,建立友誼。

    出門買東西可以讓孩子幫忙付錢

    可以經常去親戚家串門

    節假日可以外出旅遊

  2. 對特差加以鼓勵

    可以通過以下的幾種形式來挖掘和培養孩子的這方面的能力:唱歌、跳舞、講故事、模仿,創造機會給孩子在家人的面前表演,鼓勵和樹立信心。

  3. 創造機會嘗試表演

    帶孩子走出小家,鼓勵他迎著外人的目光勇敢地展示自己

  4. 保持耐心和關懷

    在培養孩子的表現過程中,最忌諱的是家長缺乏耐心。

    一些比如:沒出息的東西,笨的要死的話脫口而出,這樣不僅傷害了孩子,也對孩子的成長影響非常的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鬧著不想去幼兒園?別擔心,這麼做就對了

前幾天,聽見樓道有小孩哭鬧,原來鄰居剛上幼兒園的寶寶,怎麼都不肯去上幼兒園,這可愁壞了鄰居小兩口。寶媽告訴我,寶寶覺得老師不喜歡他,給別的小朋友發麵包,唯獨不給他發。昨天,做完遊戲,小朋友手背上...

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家長需做到「十不問」

每年9月,對於許多寶寶和爸爸媽媽來講都是一個特別的月份,孩子離開父母走進幼兒園的大門。初次離開父母懷抱的寶寶們,遭遇各種不適,還不太會表達的寶貝只能用歇斯底里的哭鬧來宣洩情緒,這讓爸媽既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