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所不知道的孩子問題,中學生給父母寫的十八條建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長所不知道的孩子問題,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因素: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有個性,而家長卻與他們的世界脫了節。

其實,我們都曾經是孩子,他們的一些心理我們都曾感同身受,

可為什麼變成了家長,卻忘了當初自己年少時的那些真實想法呢?與孩子溝通真的有那麼難嗎!

身為父母,不僅肩負著物資方面的供給,還要肩負著精神方面的供給,教育孩子一定真正做到讀懂孩子的心,了解孩子,常與孩子溝通,做孩子思想上的朋友,讓孩子感覺不到孤獨。

家長所不知道的孩子問題,中學生給父母寫的十八條建議

然而,許多父母反映與現在的孩子溝通越來越困難,他們寧願跟網絡上的陌生人訴諸衷腸,也不願與父母多說一句話。

先看一下一位中學生給父母寫的十八條建議,希望能夠幫助諸位家長了解孩子的想法。

1、不要我要什麼就滿足我什麼。

其實有時我只是想知道我能得寸進尺到什麼程度。

2、不要對我大喊大叫。

你對我喊叫只會減少我對你的尊敬,同時也教會了我喊叫。

3、不要總是發號施令。

假如你向我提出請求,而非發出命令,我會更心甘情願地去做事。

4、請履行諾言。

5、不要拿我和任何人比較。

如果你認為我好於他人,有人會難過;如果你覺得我不如他人,難過的會是我。

6、不要一會兒讓我做這,一會兒讓我做那,使我無所適從。

7、請讓我自力更生,如果萬事皆由你替我完成,那麼我將來永遠也學不會做事。

8、不要在我面前說謊,也別要我為了你而說謊,這樣會使我不再相信你的話。

9、當你犯了錯,請承認錯誤。

你的行為也會教導我承認自己的錯誤。

10、當我向你講述我的問題時,請試著理解並幫助我,愛我就要告訴我。

家長所不知道的孩子問題,中學生給父母寫的十八條建議

11、請象對待朋友一樣對待我,

雖然我們是一家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成為朋友。

12、不要讓我去做你自己不做的事。

我永遠不會做你讓我做而自己卻不做的事情

對此特別建議,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

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別的辦法。

13、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

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

影響他人。

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

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14、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

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

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15、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

痛苦。

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

好的方法。

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

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

地跳。

16、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

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

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

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17、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於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

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

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

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18、真誠對待孩子

家長所不知道的孩子問題,中學生給父母寫的十八條建議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

子難以接受。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故意打擾你,其實是因為你和他缺乏肢體接觸,缺乏親密感。

如果你的孩子撒謊,其實這說你曾經對他犯過的錯誤反應過度。

如果你的孩子缺乏自信心,其實是因為你給他們的建議多過了鼓勵。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堅持自我,其實是因為他們小時候你總是在公共場合教育批評他們。

如果你什麼東西都給孩子買可他們還是會去拿不屬於他們的東西,其實是因為你不讓他們自己選擇想要的東西。

如果你的孩子很懦弱,那其實是因為你幫助他們的速度太快了。

不要幫你的孩子清掃他們成長道路上的每一個障礙。

如果你的孩子嫉妒心很重,那可能是因為你總是拿別的孩子和他們比較。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氣,那其實是因為你給了他們的讚揚不夠,他們只有行為不當的時候才能得到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不會尊重別人的感受,那是因為你總是命令他們,不尊重他們的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神神秘秘的,什麼都不告訴你,那是因為你總是愛打擊他們。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行為粗魯沒有禮貌,那其實是從家長或者身邊的人那裡學來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叛逆家長需要怎麼做?

我們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有的甚至放棄工作專門陪讀,只為孩子出類拔萃,有一個好的未來。為了孩子的成績,你沒少給孩子買輔導書,請家教,上補習班,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還有資金,可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