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出遊小心蜱蟲,曾致人死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夏季外出旅遊,經常會聽說蜱蟲咬人的事件。

蜱蟲會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於牲畜等動物皮毛間。

蜱蟲不吸血時,小的像乾癟的綠豆般大小,也有的像米粒一樣;吸飽血液之後,飽滿的像黃豆大小,大的可達指甲蓋那麼大。

蜱蟲可能攜帶多種病毒細菌,嚴重時甚至會使人感染腦炎死亡!所以,夏季出遊一定要小心蜱蟲。

夏季出遊別亂坐草坪

40歲的李女士,在周末的時候約上幾個好姐妹一起去爬山,整個遊玩過程都非常開心!誰成想,到晚上的時候她在後腰上摸到一個小包,讓朋友幫忙看了,說是一個黑痣,當時就沒當一回事。

等回到家後,便讓老公仔細看了下。

老公用手電筒仔細照了下,突然叫道,這東西竟然是活的。

他們就趕緊去了醫院,到醫院經醫生確認,這個「黑痣」就是蜱蟲,蜱蟲頭部已經深深挖進皮膚,周圍出現紅腫和感染。

在考慮到蜱蟲的危害之後,醫生進行了擴創取異物手術,挖除部分感染組織,取下來的時候蜱蟲還是活的,隨後經過系列的消毒和消炎措施,李女士才平安無事。

蜱蟲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蜱蟲會將自己的頭埋在人體的皮膚內吸血,同時分泌有害物質。

若不及時取出,輕者引發皮膚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蜱蟲喜歡盯人的潮濕部位,比如腋下,後背,乳房下等比較隱秘的部位。

在叮咬後會出現焦痂,也就是所謂的「黑痣」,很多人卻不以為然。

如果一旦不慎被蜱蟲腰上,千萬不要用用鑷子等工具將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將其捏碎,如果把蜱蟲硬拽下來,倒鉤很容易留在皮膚里,倒鉤中攜帶的神經毒素很容易引起皮膚的繼發感染。

應用酒精塗在蜱蟲頭部,或在蜱蟲旁點蚊香,把蜱蟲「麻醉」,讓它自行鬆口。

如果沒有完全去除,應立即就醫。

另外,夏季儘量避免在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久坐。

如果進入,應穿長袖衣服,紮緊褲腿和領口。

夏季除了蜱蟲,還應注意這些!

夏季蚊蟲活躍,稍不注意極易遭到叮咬導致感染多種疾病,所以夏季除了防蜱蟲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種蟲子:

1

恙蟲

恙蟲叮咬人時會分泌一種酶使人麻痹,所以叮咬後98%都會產生焦痂,主要分布在腋下、乳房下、會陰部、後背等隱秘位置。

恙蟲病首發症狀是高熱,除了眼睛紅,會有皮膚紅腫、四肢麻痹、噁心嗜睡等。

急救方法:

如果野外活動後出現長時間高熱不退,且腰、腋窩、腹股溝等處發生焦痂,應及早就醫。

2

螞蟥

螞蟥致傷是以吸盤吸附於人體皮膚上,並逐漸深入皮內吸血。

被叮咬部位常發生水腫性丘疹,不痛。

急救方法:

螞蟥吸附於皮膚上時切不可強拉,否則螞蟥吸盤將斷入皮內引起感染。

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擊,經過劇烈的震打以後,螞蟥的吸盤和顎片會自然放開,或用食醋、鹽水塗叮咬處,螞蟥就會放鬆吸盤而脫落。

3

蜈蚣

被蜈蚣咬傷後傷口是一對小孔,局部表現為劇烈疼痛、瘙癢,全身表現為頭痛、發熱、噁心嘔吐、抽搐及昏迷等。

若被大蜈蚣咬傷,甚至會造成局部組織壞死。

急救方法:

若無法立即就醫,用肥皂水、石灰水、小蘇打水等鹼性液體沖洗傷口,以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然後包紮,切勿用碘酒或消毒水塗抹傷口。

4

隱翅蟲

皮損為條狀、片狀水腫性紅斑,其上有密集丘疹、水皰及小膿包,附近淋巴結常腫大。

急救方法:

避免接觸,如遇蟲落在皮膚上,不要在皮膚上拍死它,而應把它彈走。

夜間應關好紗窗,睡眠時放下蚊帳,以免毒蟲進入。

如被咬,應內服抗組胺藥,外塗解毒搽劑或外用糖皮質激素,有繼發感染者用抗感染藥。

5

蜜蜂

被蜜蜂蜇傷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疼痛和瘙癢,還會伴有紅腫熱等過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應。

如果身體被蜂群蜇傷多處,常引起發熱、頭痛、頭暈、噁心、煩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症狀。

急救方法:

應用針尖或鑷子挑出蜂針,將傷口四周皮膚捏起,擠出蜂毒,用肥皂水、小蘇打等鹼性溶液擦洗傷口,局部塗解毒搽劑或外用糖皮質激素。

傷口腫脹時可冷敷,如果引發局部或全身皮膚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6

蚊子

蚊子叮咬留下的傷口紅腫、癢、痛,十分難受,甚至會傳染登革熱、瘧疾、腦炎等。

急救方法:

使用清涼油、風油精等驅蚊用品,或在傷口處塗抹鹼性的肥皂水、鹽水軟化紅腫緩解癢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