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賣弄知識被噓!馬云:情商更重要、愛商不可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好爸媽在線(陳雪瑩原創)

關注頭條號:好爸媽在線,輕鬆解決育兒難題!


這是一個學霸聽不見噓聲、家長和同學的反應截然相反的真實場景,由此引發家長朋友們反思:在未來世界裡,擁有哪些能力才是孩子幸福之本?又有哪些能力最不會輕易被機器、人工智慧、科技發展所取代呢?這就是家長可以幫孩子抓住的未來!

你可曾觀察過孩子是否善於體察別人的感受呢?

你有問過孩子喜歡和什麼樣的同學交朋友嗎?

你是否了解孩子在學校遇到困難是如何解決的?

如果說這幾個問題,將是孩子立足未來世界的重要根基,你可能會想知道它們有什麼關聯,是嗎?

學霸不顧噓聲,是否缺乏同理心?

讓我先來說說為何會想提出這三個問題吧。

源於這周參加大寶二年級的中秋主題班會,觀察到一個對「學霸」截然不同的態度,線上看直播的家長群對學霸娃羨慕不已,班級里的同學們卻對學霸同學噓聲連連。

這是咋回事?

在「詠中秋」主題班會上,老師準備了許多關於中秋的民俗、詩歌的互動環節,答對了有獎勵,孩子們都挺踴躍舉手發言。

其中,有一個小男生特別積極,每次手都舉高高,回答了好幾個問題,看著就像個小學霸。

家長們都在群里連連稱讚,要是自己孩子有這麼積極主動、學識淵博就好啦!

然而後來發生的一幕,引起全班孩子對他的噓聲一片。

因為他在講述「嫦娥奔月」的典故時,原本已經講得挺詳細,卻一再說「還有,我又想起……」老師幾次示意他可以了,他仍然停不下來。

全班的氛圍從靜聽,到有些不耐煩,到有同學直接喊「夠啦,別說啦」,到全班一半人噓聲四起,噓聲中我們都已經聽不清小學霸在說什麼,但是他仍自顧自地繼續講了兩分鐘。

放學的時候,我問起大寶對小學霸當時的表現有什麼看法。

他只說了一句:「他一向這樣啊,以為全世界就他最厲害,大家都不喜歡他。

那我又問:「你們更喜歡跟哪些同學交朋友啊?」

孩子說:「一起玩的時候不霸道,一起想辦法,還有愛幫人的。

就像我也經常幫老師和同學,大家愛跟我玩。

家長連連稱讚是欣賞和期待孩子能好學、主動、善於表現;而同學反感則是更看重平等、互相尊重、合作解決問題。

這些都是好品質,家長在培養、鼓勵孩子發展品質時,除了學識豐富、能言善辯外,還要考慮孩子未來面對的世界,需要他擁有哪些品質,助力他的成功與幸福呢?

反過來想想,我們是想跟一個力爭自己最優秀、愛掉書袋的人共事,還是想跟一個善於合作、能照顧他人和團體需要的人共事呢?答案不言而明。

那麼如今我們就需要關注孩子社會能力的發展,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看法和行為是最基礎的技能。

理解和支持他人,才能獲得他人的理解與支持。

成為一個有貢獻、也有支持的人。

這不正是我們成人自己也期待的嗎?

有能力面向未來,不可或缺什麼?

從長遠的培養目標來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

正面管教提出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能夠幫助我們建立培養孩子長期目標的參考。

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的感知力——「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3.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 ——「我能夠影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內省能力強:有能力理解個人的情緒,並能利用這種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很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善於與他人合作,並在溝通、協作、協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

6.整體把握能力強:以有責任感、適應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態度來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以及行為後果。

7.判斷能力強:運用智慧,根據適宜的價值觀來評估局面。

從以上七項能力中,可以看到2、3、5、6、7五條都與感知他人、人際關係和整體系統有關。

有能力不僅僅是「我有本領」這麼簡單,更在於一個人能通過負責任的方式做出貢獻,來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

家庭成就孩子的未來。

家長要考慮在未來世界裡,擁有哪些能力,作出哪些貢獻是幸福之本?不會輕易被機器、人工智慧、科技發展所取代呢?

近來有兩位在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的演講給我極大的啟發:

▶ 馬云:情商更重要、愛商不可缺

馬雲在告別阿里巴巴,《重回課堂》的演講中,結合他多年發現、培育人才的經驗,談到了培養人的教育規律,以下是他提出的一些觀點,值得我們反思:

情商高,則會處事,顧他人和大局。

情商是在磨練中練出來,最後懂得碰到困難的時候,以別人為主,以大局為主,以真正的義為主的人,才是真正的情商。

情商高的人容易成功,因為大家都喜歡他,他機會就多。

儘管智商高的人不容易失敗,因為有知識結構,但未來孩子更需要高情商,還需要有「愛商」,才能受人尊重。

馬雲曾談到未來的教育:「過去百年,我們教給學生的是知識、科學、產業,但未來,我們要教育孩子則是關乎創新、創意、建設性,你要怎麼做機器做不了的事情,或者機器不可能做得比人類好的事情。

這是教育的關鍵。

機器不可能做的事情,就是人類的情緒、感受和愛。

在我看到小學霸那一幕,便想起馬雲這些話,覺得很有必要喚醒更多家長同盟反思:要擺脫我們這一代過於看重智商、學業的限制,在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視社會情感,提升孩子對微觀情緒、宏觀環境的感受力,培養孩子對他人的情感與愛的能力。

最基礎的,就是同理心的能力。

為孩子創造貢獻他人的機會吧,必定能為未來播種幸福。

▶ 李開復:人工智慧無法取代同理心與愛

智者總是有共通的發現。

因此,李開復時隔26年再次登上TED演講台,將一生的思索和教訓都濃縮到《AI如何拯救人類》的14分鐘演講里。

他提出:「當人工智慧帶走重複性工作時,我想我們可以、應該而且必須創造關愛型工作。

「我們如何在人工智慧時代中將自己作為人類區分出來?我們談到過創造性維度,那當然是一個可能性,現在我們要介紹一個新維度,稱之為同情心、愛或同理心。

那些都是人工智慧做不到的事。

同理心,是指一個人能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也就是平常人們常說的「換位思考」的能力。

孩子是否具有同理心,決定了他能否與外部世界和諧相處,從而獲得歸屬感與價值感。

同理心也是人在成長路上,不斷建立和鞏固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的源泉。

有愛在,無畏孤單,便不懼未知的挑戰。

成長向未來,培育同理心的N個策略

★ 父母注意孩子的感受,增進孩子對情感的了解,多體會此刻的心情。

★ 運用「情感臉譜」和孩子練習描述人的情感的詞彙,幫助覺察情感。

★ 教會孩子學習傾聽,向他人獲取完整信息,從而了解他人的需要。

★ 引導孩子做換位思考練習,了解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感受。

★ 運用啟發式提問,引導孩子理解別人的感受和看法,作出共情行為,「如果你是他,你會希望別人做些什麼呢?」「那你現在想對他做一些什麼?」

★ 和孩子一起學習「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找到滿足雙方需要的方法來化解衝突。

(這個需要家長先學習哦!)

★ 引導孩子觀察情境,理解怎樣做是顧全大局、合乎時宜的行為。

家長朋友們,你們是否還有更多培養同理心的心得和方法呢?歡迎在留言區交流哦!

如果你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感到有些困惑,如果你需要獲得一些具體的示例與支持,讓自己的同理心先培育起來,這裡就有幫助你成為好爸媽的育兒營養——25節微課,培養獨立、自信、有愛的孩子。

我都聽過啦,邀你一起有方向、有方法地成就孩子的未來!

25堂課,培養獨立有愛自信的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