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國式過馬路」更可怕的是「中國式逗小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兩天,在某頒獎典禮上,郭德綱作為頒獎嘉賓,通過直播的方式向觀眾展現了什麼叫中國式占便宜和玩笑逗娃梗,引髮網友的熱議。

看完視頻,我真的替我們的小男神安吉捏把汗!(可上網搜視頻)

安吉剛開始還開開心心的和小夥伴阿拉蕾走秀,翻跟斗。

↓↓↓

圖片

在正式頒獎的時候,郭德綱一看到安吉,就對著在場的沙溢胡可說:「我看著安吉怎麼那麼像我和胡可的孩子?」

沙溢只好用玩笑話「郭老師,不能這樣,都說小魚兒像岳雲鵬,安吉再像你,我還活不活了?」來化解尷尬。

郭:「這說明你們家人好客。

正式頒獎的時候,郭德綱先是把獎盃直接給安吉,後面經何老師提醒應該由沙溢頒給安吉,郭把獎盃給沙溢時,說了句「我以為是親爸爸給頒的。

何老師覺得不合適, 打岔了。

想把話題引到人家父子關係上去,郭又插話了,指著自己說:「這個也是叫爸爸的。













幾輪玩笑話下來,安吉就變成這樣了。

↓↓↓ 明顯,安吉聽懂了他的話!!

圖片

大批網友認為郭德綱玩笑開的太沒有尺度了,一點都不考慮在場孩子的感受。

之後,郭發一條微博回應:這世界沒有不能開玩笑的。

對這個回應,我只能表示「呵呵。

開玩笑有沒有適度,取決於開玩笑的對象而不取決於他自己。

難道他自己覺得我玩的開的好,就可以了嗎,完全不在乎小孩子的感受嗎?

逗孩子,孩子笑了才是逗!

開玩笑也是有尺度和界限的。

圖片

每一個事件之所以會發酵熱議,它背後一定會有更深層的原因去值得我們去深究。

今年6月小S和蘇打綠主唱青峰在金曲獎的「峰姐」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小S在金曲獎上調侃好友青峰為「峰姐」引起爭議,而儘管青峰在康熙節目中自我調侃過,但節目之外也確實在歌迷中表達過不喜歡「峰姐」這個稱呼。

剛開始,小S也自以為玩笑很好笑,而且對象是自己的好友,應該不會有什麼大事。

但是最後,事件發酵成性別歧視。

小S立馬接受批評,發文反省。

同時,青峰的回應,才讓我們真正意識到:原來,作為公眾人物,開個玩笑背後竟有這麼大的影響。

  • 幫公眾理清玩笑的界限,以免造成錯誤示範。

  • 即使是一個玩笑,也要考慮作為公眾人物的影響,這是公眾人物應有的責任感。

  • 開玩笑,就算是朋友也要學會尊重別人和懂得邊界。

大人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及時表達自己對某個玩笑的想法和意見,為自己發聲。

那小孩呢?該如何避免以玩笑為名義的不尊重呢?

常見「中國式逗娃」的危害

  1. 近日,有兩條關於大人逗弄孩子的新聞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在廣西發生一起悲劇,二伯在逗侄子小思(化名)時,給年僅2歲的小思灌了一兩自釀米酒,導致小思嘔吐、抽搐、臉色發黑,醒來後變得痴痴呆呆,連媽媽都不認識了。

    醫生表示,小思變痴呆是因酒精中毒,繼發性腦損傷。

  2. 無獨有偶,同樣令人唏噓的悲劇還發生在四川攀枝花:父親王某帶著2歲的兒子小林(化名)到朋友家赴宴,用餐過程中,王某的3名朋友逗小林喝酒,結果小林真的喝下2兩白酒,之後昏睡不醒,最終因急性酒精中毒搶救無效身亡。

而這些悲劇的起始都是因為逗弄小孩,一句「鬧著玩。

」沒想到就出事了。

不僅如此,在中國的家庭中還有很多逗孩子的把戲,而且這些孩子往往年齡都比較小。

「你想娶媳婦嗎?」

「你媽不要你了。

「你媽媽生了妹妹,會不喜歡你了」

「哎呦,你家姐姐比你好看多了」

等等這樣的話,雖然讓大人們覺得十分有趣,但這樣的話會給孩子的心靈帶去很大的傷害。

中國式逗小孩引發的悲劇並不止步於此,孩子還會厭惡家長或長輩,會覺得這是對他們的惡意抨擊。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幾乎沒有尊重孩子這一說法,大人總會把個人的想法傳遞給孩子,然後武斷的決定孩子的一切事宜,而逗孩子就是他們認為小孩最好玩的地方,殊不知,大人們是在利用孩子的單純來讓自己開心。

圖片

郭德綱「倫理式」逗小孩這件事,沙溢胡可可以憑藉自己的智慧現場化解,同時知道孩子在場,不適合著急去反擊對方。

事後,還是應該進行及時的安撫,消除孩子心中的疑慮,讓他釋懷。

保護好孩子不受惡意玩笑話的傷害。

類似這種事件,我們該怎麼做?

「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接孩子」「中國式旅遊」,而今又來一個「中國式逗小孩」。

重點是,我們應如何防範「中國式逗小孩」呢?

比如以上逗娃的情景之一:「你媽媽生了妹妹,會不喜歡你了」

  • 事發前:

  1. 確保一份無條件的愛:平日裡給足你的老大安全感,讓他確信,父母對他的愛是不會附帶任何條件的,不會因為他的任何表現、行為等原因去改變的。

  2. 做好心理預期,直接告訴孩子,可能會有人跟他說,爸爸媽媽喜歡妹妹而不喜歡他。

    為了防止有人惡意逗他玩,就與孩子提前討論過這個問題,有一些人想看他生氣的樣子,故意說這種話讓他生氣,叫他千萬不要上當,爸爸媽媽對他的愛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妹妹也沒法替代。

  • 事發後:

    務必及時的安撫,消除孩子心中顧慮。

    了解他的不安,堅定的告訴他,爸爸媽對他的愛永遠不會改變,沒有人可以替代。

    別人是故事想看你生氣,爸爸媽媽會批評他的。

這類事情,能否快速平復孩子情緒,與發生事情後父母的態度、平時孩子的安全感以及孩子自身性格都有一定關係,但不管如何,既然不能堵住人家的嘴,就要儘可能去做好我們該做的!

我們實在無法預知孩子會聽到哪些話遇到哪些事,因此,我們有必要知道孩子怎麼想的,他有哪些擔憂、恐懼或者是疑惑,才可能將負面的影響降到最低。

希望我們身邊的人,都能懂得如何去陪伴孩子、理解孩子和尊重孩子。

讓每個孩子,從童年開始,便將愛、包容、接納種在心底!當回憶童年,不再有傷害和陰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