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低頭玩手機,孩子發飆拿槍怒對:你再玩,我就把你手機槍斃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晚的家長會收穫良多,福州幼兒高等專科學校的楚艷民老師分享的《光有愛還不夠,還要有規則》讓我明白了真正的父母之愛是什麼? 班級家長授課環節上家委會媽媽們分享的育兒經讓我更加體會到言傳身教的力量。

吳老師,小張老師,大吳老師的總結和點評讓我們更加清楚的知道孩子們在集體生活中的情況,讓我們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更有的放矢,及時調整策略。

我想幼兒園階段的教育應該更重要的是一個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和興趣愛好的培養,以及道德品格的塑造。

良好的習慣會讓人受益終生,興趣愛好可以豐富人的心靈世界,充實人生。

良好的道德品格是衡量一個人擁有健全人格的標誌。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談談良好習慣的培養。

每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養成好習慣,可是怎樣才能做到呢?父母是小兒最親近的老師,而這個階段的孩子都善於模仿,父母的行為,時刻被小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一個愛看電視的爸爸教出來的孩子,往往也愛看電視;一個愛打麻將的奶奶帶出來的孩子,也樂衷麻將;而愛看書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也是個小書迷……這就是言傳身教的力量。

現實生活是我們很多家長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已是身心疲憊,就迫不及待來個葛優癱或霍金坐來放鬆自己,他們一邊拿出手機或打開電視機,一邊還不忘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不能看電視,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想想你都那樣了孩子還會聽你的嗎?事實結果也是孩子也學著你的樣子躺在那裡看電視或和你搶手機玩。

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從我們自身做起,發揮自身榜樣的力量。

我們班的淇淇、言喆小朋友都有良好的作息和學習習慣,等等小朋友有愛閱讀的好習慣,我想這些都和他們父母平時正確的教育引導分不開的。

老師說,幾乎所有的愛都是為了親近,而父母對孩子的愛則是為了遠離。

現實生活中還有一種家長,尤其以老人為主帶小孩的這種家庭更加典型。

他們生怕對孩子愛的不夠,怕孩子吃不飽穿不暖又怕孩子做不好,幾乎什麼事都一手包辦了……他們認為只要對孩子無微不至的付出就是愛,殊不知,這是一種溺愛,而這樣的愛不僅幫不了孩子反而剝奪了孩子原本可以習得的許多寶貴的能力。

我家孩子或許就是個例子。

他3歲之前,由於種種原因,都是外婆帶大,外婆對他疼愛有加,他幾乎都是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這也養成了他許多壞習慣:比如他沒有時間觀念,許多事情都等著別人來做,遇事急躁,不擅長與小朋友交往……總之在我看來他身上幾乎都是缺點。

對比其他孩子的乖巧懂事,我心裡非常的著急。

好在後來上了幼兒園,經過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在老師們的教導下,他在生活自理能力方便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時間觀念還是很薄弱,早上起床總是懶洋洋,吃飯的時間到了還在玩玩具,脾氣大,愛看電視等等。

孩子成長時間有限,工作再忙也不能成為不管孩子的藉口了,從那時我開始緊張了,不得不把孩子的教育問題提上日程。

後來在吳老師和小張老師幫助和指導下,我給他也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計劃:每天早上定一個鬧鐘準時起床,晚上下班回到家無論自己有再多事,都要抽一些時間來陪他。

如固定一個時間和他一起吃飯,一起下棋,一起畫畫,一起看書,一起刷牙洗臉洗手……到九點半以後就讓他準時上床睡覺。

久而久之,我發現,他也養成了看鐘表的習慣,時間觀念強了很多,有時早上鬧鐘一響,我還沒起床,他還會催我起床。

放學回到家以後,到吃飯時間他會看著鐘錶對我們說:現在是六點了,六點四十分就可以和媽媽一起玩了。

雖然胃口還不是很好,但他不敢在媽媽規定的吃飯時間做別的事情。

吃完飯他就很主動拉著我的手要求我和他一起下棋、畫畫、講故事等。

因為有很多事情要做,這樣一來他看電視的時間就少了很多。

有幾次回到家我忍不住拿出手機瀏覽新聞,他很快就跑過來說一本正經的對我說,媽媽快陪我看故事書吧,你不要玩手機啦。

我沒有馬上放下手機,他很生氣,大聲的說:媽媽你說過不能玩手機的,你再玩,我就把你手機槍斃掉!我抬頭一看,他竟拿著一把光頭強的槍正對著我的手機,那樣子嚴肅認真,儼然一個小大人,著實把我嚇了一跳。

原來孩子的世界是那麼的單純,我們大人說過的每一句話他都會記住的。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越發發現過去我眼中的那個問題孩子只要有我的陪伴似乎對什麼都感興趣,而且還學的很快,他並不是我想的那樣真的沒有優點,相反他身上隱藏著我們大人所沒有的難能可貴的優點:他單純乾淨,做事執著認真,重承諾守信用。

而這些是需要我們大人耐心的陪伴和正確的引導。

楚艷民老師還講了5歲孩子的心理特點:許多孩子呈現出問題的背後是為了求家長的關注,只是由於個體的差異性,有的孩子注重物質需求,有的孩子更加注重情感需求,有的孩子則注重更加高級的精神需求。

對照我孩子前後的變化,我似乎也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過去我把他丟給老人,老人對他的溺愛讓他失去了原本可以習得的許多寶貴的能力,這種差距在他上幼兒園以後體現的更加突出,因而他不自信。

因為缺乏父母的陪伴,他缺乏安全感,有很強情感需求,體現在他非常渴望而依賴我對他的陪伴,只要我有在身邊他做什麼都很積極,學得也很快,表現也很好,可以認定為他是對情感需求要求比較高的孩子。

而這些正是我過去所忽略的,今後自己不能再找藉口偷懶,而要更加負起一個為人父母的責任。

現在小子每天晚上臨睡時,都會跑過來吻著我說,媽媽我好開心啊,我有你這個好朋友,我就不害怕不孤單啦!都說愛和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看著小子這些點滴的變化,聽著這些甜言蜜語,我心裡很溫暖也很感動,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犧牲都值得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