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如果感性大於理性,後果是?你懂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陳鶴琴教育思想研究會秘書長范佩芬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教育問題其實是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的。
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對待孩子一定要理智,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會感性大於理性,一次次的遷就最終會導致孩子養成很多不良習慣。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往往會安慰自己說孩子年齡小,這些不良習慣沒有關係,但是,等到父母覺醒了,發現問題了,就晚了,這些不良習慣可能就會伴隨孩子終身,無法清除。
教育蘊藏在每天當中,不是一個專門的問題,不能每天拿出一定的時間來進行「教育」。
父母應該以一個「社會人」的角度來看孩子。
孩子的行為,如果是一個社會人,他的種種做法會不會被接受,會不會得到同伴的理解或者喜愛?父母要多問問自己這些問題,然後及時發現孩子的不良做法,給予糾正。
從孩子一出生到成年這18年里,父母都不能怠慢,需要時刻觀察孩子,發現孩子性格中的弱點,行為中的不足,及時地引導孩子。
對孩子的培養不僅僅是在幼年期,而應該伴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
尤其在孩子入學之後,不要認為教育責任可以由學校承擔,還是應該在孩子身上投入精力。
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有父母時刻相伴
這些天,大家都在討論一起未成年人涉嫌輪姦的事情,還有很多那個孩子7歲時和家人一起接受採訪的視頻。
范佩芬對這個事件也非常關注,她告訴記者:「從當時的視頻來看,那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好孩子,是一個好苗子,為什麼會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父母的選擇其實是有一定責任的。
最近一些年,很多父母傾向於把孩子送出國留學,甚至整個青少年時期,都讓孩子在國外受教育,這種方式其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
范佩芬說:「我個人感覺,在孩子未成年之前,不要讓孩子輕易地離開父母,否則,有可能對孩子的心理、性格、行為方式造成相當不好的影響。
孩子的成長過程應該由父母的伴隨,這對孩子是最重要的。
」
對孩子的教育,除了要考慮家庭能力之外,也要考慮社會容忍度
范佩芬還告訴記者,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中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
這個度既指家庭的能力,也是社會規則。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不僅僅要看家庭是不是能給孩子提供任何他想要的物質條件或者精神鼓勵,也要看孩子長大後,他在家庭中被培養出來的思想、性格、行為方式是不是能夠被社會認可,被社會接受,不違反社會規則。
范佩芬說:「現在很多家長都有這種心理:既然家裡有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就不要限制孩子,不要管孩子。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家庭就算有能力滿足孩子的要求,也不能讓孩子養成為所欲為的習慣。
」
每個孩子都有走出家庭、踏進社會的一天,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認識、對社會的認識,要和社會發展結構、社會認知結合起來,無限滿足孩子的要求,讓孩子在家庭中養成為所欲為的個性,結果就會習慣性地挑戰社會容忍度,最終會害了孩子。
要培養孩子付出,才有回報的心理承受力
范佩芬說,現在很多家長還都不捨得讓孩子受苦,推崇「快樂」教育,對孩子沒有要求,這種觀念其實也不好。
「我經常說一句話,不能讓眼前的快樂最後都成了傻快樂,那不是傻樂嘛。
」范佩芬強調,快樂不是單純的享受,不是無限滿足,快樂是需要經過一個努力的過程,通過奮鬥才能獲得的一種享受,一種心理感受。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要想得到快樂,是要在付出時間、汗水等代價之後。
獲得快樂要有一個艱苦的付出過程,有付出才有回報,甚至付出很多,回報卻不一定豐厚。
這種教育,不是給孩子增加痛苦,而是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這對孩子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會有走向社會的一天,讓他們提前有這個認知對孩子來說是必要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