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創城要升溫 用電負荷要降溫!請大家一起轉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編今天得到有關部門信息

北京市很多小區因為用電壓力過大而斷電了

這種情況咱們誰都不願意遇到~

所以在這裡

團團發出文明提示——

夏季用電集中

為節約電力資源

減低尖峰時段用電需求

保持電力供需平衡

提出如下倡議:

1

照明、空調、電腦、飲水機等生活、辦公用電應人走關閉,避免「長明燈」和「長待機」。

2

生活、辦公、商業室內空調設定在合理溫度,一般不低於26℃。

3

建築施工等室外作業儘可能在4:00-8:00早起用電,既避免高溫作業中暑,又錯開高峰用電。

4

電力供應緊張時期,城市景觀、亮化工程、廣告燈箱等用電予以關閉。

5

商場、超市應根據人流量科學安排扶梯運行,避免過多扶梯空轉造成電力浪費。

6

家居非睡眠時間倡導「客廳圍坐式」看書、看電視的健康生活,既營造和諧上進的家庭氛圍,又避免「一人一屋式」用電浪費。

另外,還要提示:

高溫天氣如果把一顆雞蛋打在公路上

真的可以煎熟

所以,在高溫的日子裡

我們必須要懂得保護好自己

別讓高溫把自己烤熟了

現在團團給你一些天氣高溫溫馨提示

以下這10大必須要注意的事項一定要牢記哦

1.不宜在高溫時間段外出

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10時-15時左右,應儘量避開這段時間外出,非出去不可,應在皮膚上塗些防曬護膚品,夏季衣著以淺色為好。

2.口渴後不宜狂飲

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後,不宜大量飲用白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後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約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3.及時補充水分但少喝飲料

預防中暑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

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果汁、可樂、雪碧、汽水等飲料,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

夏季應多喝白開水或淡鹽(糖)開水。

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另外,乳製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4.不宜過量飲酒

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發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於火上澆油。

5.飲食不宜過於清淡

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吃些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的代謝需要。

6.保證充足的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

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但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過程,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而更加睏倦。

7.忌受熱後「快速冷卻」

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開足電扇,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8.空調室內外溫差別太大

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6度以下。

9.不宜佩戴金屬首飾

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佩戴時,所接觸到的皮膚可能會出現微紅或瘙癢等症狀,容易引發接觸性皮炎。

10.中暑後的緊急處理措

人在高溫環境下,經過一段時間後,會出現疲乏、頭昏、眼花、乏力、噁心、動作遲緩、胸悶、心悸、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即為先兆中暑。

應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一個陰涼處坐下休息;同時補充水分,小口慢飲;解開領口扣子、領帶等,保持身體周圍通風,並塗抹或服用解暑藥物,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後,症狀可緩解。

若症狀不減反增,出現面色潮紅、皮膚乾熱、胸悶、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脈搏細速、四肢濕冷、血壓下降等,應立即就醫或撥打救助電話。

可不要像小編一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