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新生兒進行護理,寶媽必學課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懷胎十月,滿懷希望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但是,作為家長們,你們做好迎接新生命的準備了嗎?你們是否已經積攢了足夠的知識,能夠得心應手的應對初生寶寶的衣食住行等各種問題?
新生兒脫離了母親溫暖的子宮,從此以後,他不再是通過臍帶來汲取母親的營養,他要逐步地適應這個全新的世界,自主地呼吸,進食,來適應著大千世界千變萬化的氣候和溫度。
我們該注意哪些:
一,注意冷熱護理及環境要求
寶寶在來到這個世界上以後最好就馬上把它全身輕輕擦乾,用潔凈溫暖的棉毯包裹。
室溫不能低於23℃。
生後第一天每4小時測一次體溫,體溫穩定在36.5℃左右時,接著測量的頻率就能夠改為每6~12小時測一次。
新生兒呱呱墜地後,由於身上附著液體蒸發散熱,會有體溫下降的趨勢,且體溫調節中樞不很完善,易受寒冷損傷。
尤其是皮下脂肪很薄的早產兒,更應該讓我們打起十二分的警覺,讓其千萬不要受涼。
假如外界環境溫度過低,外面正是冰天雪地,大雪紛飛,我們對新生兒或早產兒可採用暖箱、遠紅外保溫床、預熱的暖包等方法保暖。
新生兒出生後,由於剛剛接觸到外界的環境,很容易產生一些不良反應。
因此,媽媽應定時觀察寶寶的體溫。
新生兒的正常體溫應為36℃~37℃,要是體溫低於36℃或高於38℃時,那麼就應該思考一下寶寶為什麼會這樣,進行處理。
因為剛剛出生的寶寶體溫調節機能差,所以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溫,平時要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二,遵循母乳餵養原則
母乳餵養的原則為「按需哺乳」。
母乳餵養需要滿足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為寶寶的需求,孩子因為飢餓而哭鬧,媽媽就應及時哺乳;另一方面是來自媽媽的需求,新媽咪由於奶汁分泌較多使得乳房脹痛,這時便可以給寶寶哺乳。
乳汁分泌是一個條件反射的過程,通過外界的刺激,使得神經信號傳入母體大腦,從而分泌乳汁。
因此,為了保證有充足的奶水,媽媽應讓寶寶頻繁的吸乳,可以刺激這種條件反射,使奶水增多,同時還會避免堵奶。
如果發生了堵奶現象,可以用吸奶器及時吸出,防止乳汁堆積導致乳腺炎。
新生兒在出生後,有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和低體溫等情況。
為了避免出現以上情況,新生兒在出生後應立即和母親皮膚接觸,吸吮母親乳頭,半小時內進行母乳餵養,剖宮產兒也應儘早與母親皮膚接觸。
而母親對新生兒的儘早開奶,既能讓孩子吮吸到極其寶貴的初乳,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又能促進母乳分泌,讓母親的乳腺暢通,利於母親的母乳餵養。
對於一些不能吸吮或不能吞咽的初生兒,我們可採用滴管餵養或鼻飼。
餵養不宜強調定時,應按需餵養。
餵養後應豎抱小兒,輕拍背部,待小朋友打嗝,排出胃內空氣後方可放下。
如因病理情況不能進行母乳餵養,可小勺餵食配方奶粉。
母乳對於寶寶的健康來說是最好的食物,可以幫助寶寶增加免疫力、提高智力,並減少身體疾病。
因此,媽媽應儘量選擇母乳進行餵養。
三,預防感染
衣服、包被、尿布選用柔軟的淺色棉質材料,勤洗勤換,防止新生兒尿布疹發生;對新生兒的一些生理現象要正確對待,如「馬牙」、郟部脂肪墊、腫大的乳頭不能擠或挑;新生兒的房間應時常開窗通風換氣,應婉拒身體不適的親友與新生兒接觸。
不光要做好以上最基本的三方面工作,對孩子的哭聲、體溫、呼吸是否順暢、進食是否正常、睡眠是否充足,甚至是孩子的大小便,我們都要時刻觀察,以便能夠及時地發現異常情況並進行處理,從而保證孩子穩穩健健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在父母的呵護和細心照顧下茁壯成長。
1,臍帶護理
在新臍帶未脫落時,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臍部一次,接著拿消毒紗布蓋上。
臍帶脫落後,紗布就可以拿下來了,但是一定要注意臍部乾燥清潔。
發現臍部有紅或有膿性分泌物,最好是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
新生兒臍帶處尤其要保持乾燥,定期查看並用藥用酒精消毒,防止污水或大小便污染;新生兒皮膚比較嬌嫩,皮膚皺褶、臀部、會陰處更為薄弱,因此洗擦時要用軟棉布輕擦,防止擦傷。
從新生兒臍帶脫落後,我們就要給寶寶養成每天洗澡的習慣,嬰兒一般採用盆浴,每次浸泡不超過5分鐘,洗後趕緊用溫暖毛巾包裹,揩乾穿衣。
2、清理口腔
寶寶在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時間,就要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防止不小心吸入到嘴巴裡面,造成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兒口腔粘膜薄嫩,一點點擦拭就很容易讓寶寶受到傷害。
要是出現「鵝口瘡」,就是口腔粘膜出現點片狀的白膜,那麼最好的做法就是給寶寶輕輕塗擦制黴菌素藥水,動作一定要溫柔。
3、新生兒滴眼
初生後最好是馬上用0.5%新黴素或0.25%氯黴素滴眼,這樣能夠非常有效的預防新生兒眼炎。
眼睛分泌物多時,也可以給寶寶使用一些生理鹽水或2%硼酸棉球拭凈後再滴眼藥。
4、皮膚護理
剛剛出生的寶寶皮膚嬌嫩,一不當心就會受到傷害,所以接觸動作要輕柔,衣著要寬鬆,並且材質一定要非常柔軟,最好不要釘扣子或用別針。
要用溫水擦洗皮膚皺摺處。
新生兒的皮膚過於細嫩,因此媽媽應為新生兒選擇乾淨的純棉質衣物,並要注意寶寶是否因為過敏而產生濕疹現象。
四,寶寶日常需求
1、寶寶習慣訓練
1周歲內的孩子需要睡眠14到18個小時,睡眠有利於嬰兒長個兒,睡得深的小兒長得高。
因為入睡時生長激素釋放比平時多三倍。
從2-3個月起就可訓練排尿習慣,但不宜過頻。
9-12個月可訓練小兒坐盆排尿,1歲半開始白天不用尿布。
從小養成每天大便一次的習慣,每次大便後可沖洗臀部或用嬰兒專用濕紙巾擦拭。
2、寶寶戶外活動
新生兒滿月後即可抱到戶外進行空氣浴,日光浴。
戶外活動可使小兒受到陽光、空氣和風的刺激,有利於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預防佝僂病。
但進行戶外的時間應逐步增長,每日1-2次,每次從15分鐘逐漸增加到一小時。
3、注意寶寶排便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會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排胎便,於3日內完成。
新生兒最初胎便為墨綠色,之後逐漸變為黃色。
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日排便次數不固定,這屬於正常現象。
不過,對於寶寶每日的固定排便次數應予以記錄,可以有效監測新生兒是否健康。
4、注意嬰兒體位
除媽媽抱起來餵奶外,一般情況下是讓寶寶躺在床上,這樣寶寶才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每日在20小時以上。
在寶寶睡覺的時候最好是能夠採用側臥位,特別是餵奶後應向右側臥,平時採取左側臥。
經常變換體位,能夠有效地預防睡偏頭。
仰臥不安全,此種體位發生嗆奶時,會有很大的可能性造成寶寶窒息。
可不必枕枕頭,要是枕的話枕頭的高度應大致同肩寬,更不能用硬枕頭來矯正頭形。
五、特殊生理現象
很多人都會出現「馬牙」、女嬰出生後數天內陰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紅尿、乳房腫大、紅斑、色素斑還有生理性黃疸(出生後2-3天出現)等,這些狀況都是正常的,幾天後就會自己消失了。
要是時間較長或有其它不良反映,那麼最好是去醫院檢查
孩子的每一分成長都緊繫著父母每一根神經,看著眼前這個嗷嗷待哺的嬰兒,不斷地學會新本領,能翻身,能坐,會爬,到直立行走。
父母付出的艱辛不言而喻。
如何照顧好新生兒,是孩子茁壯成長的第一步,是孩子踏入萬千世界的第一關,我們作為家長的,應該及時補充知識,多了解初生兒照顧的方方面面。
幫助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