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摔倒了,奶奶心疼抱起孫子,和孫子狠狠地打地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林女士反映說,她和老公平時在外工作,很少回家,孩子讓爺爺奶奶帶著。

周末休息,回家陪孩子。

女兒自己一人在客廳跑來跑去,不小心摔倒了,奶奶立馬跑過去,抱起孫女,「說我的心肝寶貝,摔哪了」女兒哭得更大聲,奶奶說,哪裡害你摔倒了,奶奶打它,臭地下,害我孫女摔疼了,邊說邊狠狠的打地下。

女兒看了和奶奶一起打地下。

看到這個情景,林女士愣住了。

其實,現實中,還是經常能和林女士那種類似情況的。

寶寶摔倒了,身邊的一大群人蜂擁跑過來,面上都帶著焦慮的表情,寫滿著慌張。

其中就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等這些人。

大人生怕孩子受到一點點傷害,但這樣的關心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呢?

下面小編做了個問卷調查,看看各位寶媽對寶寶摔倒後的第一反映,媽媽們各有一詞,有著各自的道理。

A網友:我是不允許我的小孩在孩子摔倒或者磕著碰著時哄她,像其他父母一樣驚惶失措跑過去,又摟又抱又哄,那樣只會讓孩子哭的更厲害,也不利於孩子形成堅強獨立的性格。

B網友:我女兒第一次摔倒,在我面前,我開玩笑的告訴她:妞妞摔倒了,怎麼辦吖!快站起來,加油!然後她站起來之後我跟她說:妞妞真棒!她還可開心的笑了。

以後每回摔倒她都不哭。

C網友:我女兒摔跤了我都裝作看不到,除非摔得嚴重過去看下然後叫她加油站起來接著玩,我媽現在幫我帶她,就發現不管摔成什麼樣自己爬起來看看沒事接著玩。

D網友:小孩摔倒肯定要馬上抱起來,摔在她身上,疼在我心裡。

我是最看不得我的孩子哭的。

E網友: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小孩子都有天生對一切的恐懼。

他只認識父母,如果在他摔倒的時候父母不扶的話,他會覺得特別無助,從而留下陰影。

覺得不關心他,沒有溫馨。

F網友:開始要扶的,但是要跟他說,摔倒了自己是可以起來的,跟他說要堅強不要老是哭鼻子,跟他說他認識的小朋友摔倒了就不會哭,特別堅強,小妹妹小弟弟摔倒了都不會哭,要鼓勵他。

小編也來個人想法:孩子摔倒了,要看情況而做出反映,如果孩子只是輕輕摔倒的,媽媽們,最好不要去扶她起來,鼓勵孩子,寶貝是最棒的,能自己站起來;如果摔得樣子的,父母是孩子的天,孩子疼痛,渴望大人的關心,我們要適當的關心孩子,不能讓孩子的心理會產生那種絕望,氣餒。

認為爸爸媽媽不愛我了。

但不要採取說去打地下,桌子之類的做法,這樣只會讓孩子理所當然的認為是地下,桌子的錯,而不是她自己不注意摔倒的錯。

那麼到底小孩摔倒是扶起來呢?還是不扶呢?各位寶媽們來說說您寶貴的看法或建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論「隔輩親」如何成為孩子變「熊」的溫床

現在很多孩子家長因為各種原因,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而有一部分老人帶出來的孩子恰恰就是我們說的「熊孩子」。 一次在小區花園裡帶孩子在小路上走,後面一個5、6歲的小男孩騎著自行車狂按車鈴,我帶著小朋...

生了不養,你配得起那一聲「媽媽」嗎?

文/育兒頭條生孩子不養孩子,不看孩子,這還配叫父母麼?現在有不少年輕的父母,比較貪圖安逸,把孩子交給家中年邁的老人養著,這是「忙」麼?平時對孩子不管不問,如果孩子出了什麼事情,還會去埋怨家中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