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這8種疫苗,就是花錢也要給寶寶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計劃免疫內疫苗是國家規定的新生兒出生後可以免費接種而且是必須要接種的疫苗。

「計劃免疫內疫苗」也稱「一類疫苗」,如:卡介苗(用於預防結核病),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麻疹減毒活疫苗,B肝疫苗,乙腦疫苗。

而「計劃免疫外疫苗」也稱「二類疫苗」是自費疫苗。

可以根據寶寶自身情況、各地區不同狀況及家長經濟狀況而定。

如: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多糖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A肝疫苗、輪狀病毒疫苗、出血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誤區

不少家長覺得既然國家沒有免費推行這些自費疫苗,就覺得打不打都沒關係,甚至覺得沒必要花這個錢,那就大錯特錯了。

接種疫苗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還不能像西方已開發國家那樣做到所有疫苗全部免費接種。

如果論重要性,自費疫苗和免費疫苗沒有任何差別。

只是國家目前還負擔不起那麼多,這並不代表著自費疫苗就沒有打的必要性。

很多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疾病,其實都是可以通過幼年接種自費疫苗來有效預防的,可是很多人卻沒有給孩子打,硬生生地被病魔奪走了生命。

這些疫苗不管花多少錢也要給寶寶打。

B型流感嗜血桿菌混合疫苗

(Hib疫苗)

這種細菌一般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兒童很容易被感染,嚴重者可導致中耳炎、肺炎、腦膜炎等症狀。

建議寶寶出生兩個月就開始打,最遲也要在一周歲之內打。

7價肺炎球菌疫苗、

13價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疾病會導致癱瘓、智力低下和耳聾等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

建議有條件的都為孩子打上。

寶寶5歲以內都可以接種。

流感疫苗

很多人認為沒有必要打流感疫苗。

流感和感冒不同,它的症狀要比普通感冒嚴重多了,再加上寶寶免疫力較低,很容易被感染。

建議每年十月份給寶寶打

水痘疫苗

水痘具有高度傳染性,尤其是兒童中,通過空氣飛沫、直接接觸和母嬰垂直傳播。

建議寶寶滿一周歲即可接種。

流腦A+C結合疫苗

不同國家流行不同種腦膜炎,給寶寶接種過流腦A疫苗的,可在2歲以後接種流腦A+C疫苗或流腦ACYW四價疫苗。

麻腮風疫苗

麻腮風是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的簡稱,都是傳染性疾病,且麻疹的併發症多且嚴重,是造成兒童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議一定要給寶寶打,且要注射兩次。

五聯疫苗

五聯疫苗是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脊髓灰質炎、流感嗜血桿菌的聯合疫苗,打五聯疫苗就不用再單獨打Hib了。

建議寶寶出生2個月即可進行接種。

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會導致寶寶嚴重腹瀉,並伴有嘔吐、發燒的症狀,且發病季節主要集中在秋冬季,不好照顧。

寶寶2個月時就可以接種。

雖然花點錢,但是寶寶從此就有了對抗這些疾病的抗體,家長們也會省很多心,好照顧很多。

我國政府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非常重視。

國務院於2016年4月13日修訂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強調建立完善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保險機制。

江蘇省、雲南省、湖北省率先將第一類疫苗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補償機制由「財政補償」轉變為「保險補償」。

在江蘇、雲南、湖北,政府已經為每一名在省內規範接種門診接種的適齡兒童購買了第一類疫苗基礎保險,同時鼓勵家長給受種者購買補充保險,以獲得更高水平的保險補償,抵禦預防接種過程中的意外風險,並對自願購買補充保險者附贈額外的補償救助。

按保險條約,受種者接種疫苗後如果發生異常反應,除了可以獲得政府購買的第一類疫苗基礎保險的基礎補償,還可以獲得家長購買的補充保險的高水平補償。

根據規劃,國內的其他所有省市也將陸續開展完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保險機制的相關工作。

疫苗接種

保險補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6種疫苗,就是花錢也要給寶寶打!

寶寶從出生到12歲之間都會進行疫苗接種,疫苗分為計劃內疫苗(一類疫苗)和計劃外疫苗(二類疫苗)。一類是國家規定的強制的疫苗,是必須打的,也是免費的,小孩日後入托、入學甚至出國都要憑打過的接種證辦...

小孩都要打什麼疫苗?這些自費疫苗必須打

小孩子的抵抗力不比大人,他們的抗病能力比較差,為了避免孩子從小就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在孩子出生之後就需要為他們打各種各樣的疫苗,幫助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作為家長要能夠對孩子所打的疫苗有一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