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脾氣教出壞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一次回到家鄉的縣城,恰巧看到兩個孩子被母親呵斥的場景,母親的嘴裡不斷湧出一些侮辱性的詞彙,大抵是在說孩子不聽話,偷家裡的錢。

孩子站在門口,手足無措,滿面通紅。

我曾經聽過以為成功母親傳授自己的教育經。

這位母親已年過七十,現在正和定居美國的科學家兒子一起生活。

她在十五年前就是「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這次演講也是回鄉省親之餘應縣政府之邀,特意為當地數千名師生、家長進行一場免費的教育報告會。

這位母親在育兒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經驗,特別近些年來定居國外,學習國外的育兒思想洗禮,有很多獨到的見解。

她在會上特彆強調了這樣一個觀點: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你的壞脾氣會帶給孩子什麼

01

壞脾氣是一種精神虐待

教育界的專家指出:金錢不是決定教育成果的決定性因素,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

而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必有一個問題父母。

孩子並不是一件物品,也會有自己的情緒,當你將壞脾氣施加於孩子身上,孩子心理就會積累很多的負面壓力,而他們釋放的方法就是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

孩子的問題,幾乎都是家長的問題。

特別是很多父母為了保持自己的權威性,哪怕犯錯也不肯承認,並將其歸咎於孩子,導致了一個無限變壞的循環。

再有靈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後,都會走向消極、悲觀的世界,這是不可避免的。

02

壞脾氣會遺傳

中國有一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深刻的講出了家長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如果說一個家庭的主基調是爭吵,那麼孩子也更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

在這種環境中的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嚴重的很可能發生性變態、神經病傾向。

當這一代孩子長大,如果沒有外力進行改變,壞脾氣也會延續到他們的孩子,蒙台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03

壞脾氣最傷害親子關係

「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家長將之奉為真理,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不打不長記性,但實際上,教育從來不只是這樣。

鄰家有個小男孩非常淘氣難管,父親先是呵斥,再到體罰,最後發展到「棍棒教育」,把孩子吊起來打。

他的父親以為肉體的疼痛能夠讓孩子長點記性,但沒想到孩子越發的頑劣,等到上完小學,他就出去「闖江湖」了。

父親自然不認為是自己的問題,他為孩子付出了那麼多,也很用力管教過孩子,最終他逢人便說:「沒辦法,這孩子怎麼管教都沒用,天生的壞種。

他的教育從一開始就跑偏了,他的呵斥、打罵不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是為了讓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

人的成長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自我反省、自我糾錯的過程。

少了反省與糾錯這一步,再多的教育也只是徒勞。

也許看著孩子犯錯而不馬上糾正,很考驗父母的承受力,但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糾錯的能力。

如何改掉壞脾氣

01

用溝通取代壞脾氣

許多家長在工作和生活中積累了許多的壓力無處釋放,回到家中一見到孩子不聽話就無名火起。

久而久之,孩子成為了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如果你發現訓斥很難達到你想要的效果,那麼你可以去認真的溝通。

你可以這樣說:你應該早就做完作業的,沒做完是為什麼呢,是作業太難了嗎?還是玩的忘了時間?

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意願、情緒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讓感情自然順利的流動。

這樣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

讓家中充滿感情和溝通,而不是充滿暴力和訓斥。

改善自己的脾氣,不光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當我們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友好相處時,你會發現和工作與生活也會順心許多。

02

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

2017年4月份的時候,有這樣一個新聞,一位母親親手勒死了自己的兒子,僅僅是因為孩子不聽話,以往積蓄的負面情緒瞬間爆發,等她回過神來,悲劇已經發生。

有些父母遇到孩子犯錯時會對自己說:「沒關係,這是小事,不生氣,不生氣。

」把自己的壞脾氣壓抑下來,儘量保持好的心態去面對孩子。

但事實上,情緒是無法壓抑的,壓抑的情緒最終會以更失控的狀態爆發。

真正的做法是,學會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情緒,認識到:我自己情緒管理不好,和孩子無關。

你可以把所有的怒氣、怨氣、壞脾氣寫在紙上,或者找人傾訴,用一種對人無害的方式將情緒發泄出來後,心情也會平復許多。

這是一種高效率處理情緒的方法,能夠讓我們不再因為一些瑣事和負面情緒煩惱,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花在有用的事情上。

03

正確表達和疏導情緒

有一位朋友,我從來沒有見過她和人發脾氣,臉上常掛著微笑,和人聊天也是輕聲細語的。

後來我問她好脾氣的秘訣,她告訴我,小時候遇到難過的事情都會和媽媽傾訴,等到結婚後,就是和愛人傾訴,每次只要說完就會覺得心裡舒服多了。

當一個人生氣、發怒時,她需要的不是對抗和壓抑,而是疏導和傾訴,對待孩子也是這樣。

試想一下,當你做錯事的時候,你最想要的是什麼呢?絕對不是來自上司的指責,同事的嘲諷,而是一次彌補的機會和被理解的關愛。

當孩子做錯了事,先不要忙著指責、埋怨和打罵,試著去和孩子溝通,了解前因後果,孩子內心平靜以後,再和他慢慢的講道理,去教育他。

只有當壞情緒傾瀉乾淨,孩子才能聽得進你的教育。

欄目合作 吳老師 010-65660763 課程合作 白老師 17020156492

關注微信公眾號【最強小孩智慧教育】,更多精彩課程和文章與您共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