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我們如何教會8-13歲的孩子區分事實和觀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給一群6-10歲孩子的《設計你的人生》的課上。
「你們可以今年希望提升自己哪一點呢?現在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設定一個目標,再嘗試製定一個具體可行的計劃。
」
「老師,你可以舉個例子嗎?」
「那我們來舉一個例子。
假如垚垚老師,我希望提升的技能是畫畫,那麼接下來我可能會去買一些畫畫的書來看,也會嘗試去報一下畫畫的興趣班,每周也會給自己制定一個小目標,完成兩幅畫。
」
接下來,你猜發生了什麼?
當每個孩子完成這項練習之後,我們驚訝地發現,一個教室里17個孩子,除了兩個孩子寫了希望提升別的方面,其餘的孩子都寫的是提升畫畫。
真的是因為這些孩子都很喜歡畫畫嗎?
我相信每個孩子一定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希望提升的技能,比如說鋼琴、足球、表演、口才、圍棋……
可是大部分的孩子,卻寫了自己希望提升的方面是畫畫。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們被例題中的「畫畫」影響了,自己卻並沒有獨立思考:到底什麼是自己希望提升的,而是只做了簡單的模仿,於是形成了「一致的答案」。
這樣的模仿我們並不陌生。
在被問到對一個事物的觀點,或者是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很多的回答都是千篇一律,孩子們普遍缺乏新穎而深刻的想法。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不會獨立思考?
我們一直會強調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也希望能夠培養出會獨立思考的孩子。
Ta能夠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不人云亦云:在網上看到一些信息或新聞,會去思考這些信息的真偽,而不是全盤接受。
但現實情況卻是,我們的孩子非常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自己的想法,容易被虛假信息誤導,被騙,而且特別容易盲從。
目前的教育現狀是:學校教育中,大部分的學習內容都是積累知識和學習解題,幾乎很少涉及到對孩子的批判性思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由於家長對思維方面知識和技能的欠缺,就更加不會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如此一來,尷尬點就成了,我們希望孩子能夠獨立思考,但我們的教育從來不教孩子這些,而我們卻希望孩子自己憑空能「長出」這些的能力。
美國的基礎教育怎麼培養思維?
在美國的基礎教育中,批判性思維卻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成為孩子必須要學習的內容。
比如在美國的小學中,學校經常會組織學生做一種練習,叫:Facts and Opinions(事實與觀點)。
老師會給學生一句話,一段文字,甚至一篇文章,讓他們區分,這是一個事實,還是一個觀點?
聽起來有點抽象,但是通過下面這個例子,你就可以馬上明白 ...
左邊——冰淇淋很好吃 (這是一個觀點)
右邊——冰淇淋通常是用牛奶製品做的(這是一個事實)
在英美教育體系里,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開始通過從生活的很多簡單的例子,來學習區分什麼是事實陳述,什麼是觀點陳述。
為什麼要教會孩子區分
事實與觀點?
分清事實和觀點,是人們獲得批判性思維的起點。
但是很多成年人,卻都不具備的素質,更別提孩子了。
」把來自外界的「觀點」當成「事實」,或者把來自外界的「事實」看做「觀點」,深刻地映照著大多數成年人認知與思維的現狀。
在大多數的時候,我們討論與爭論的也往往是觀點,而非事實。
有的人信奉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自己卻都沒有搞清楚,起跑線究竟是什麼;有的人信奉孩子不打不成材,體罰孩子成為自己主要教育的方式。
而這兩句話,其實也只是某種觀點,並不是事實,卻成為了很多人的教育信條,想想還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我們之所以容易被外界的信息影響和照單全收,其實是因為:
在很多人的腦袋裡運行的「思考列車」,在裝運貨物時,從來都沒有預設一台甄別「觀點」與「事實」的安檢系統,而將二者混為一談,導致自己的思考不著邊際,行為隨波逐流。
對外界的信息不加甄別地照單全收,真的是一件可怕而危險的事情。
我們的大腦必須養成「過濾」與「檢視」的習慣,要學會質疑,學會獨立思考。
所以,教會孩子區別事實和觀點,就成了批判性思維的起點,你可以想像一下,當一個孩子大腦中的「思考列車」裝滿了關於甄別「觀點」與「事實」的參照物,未來他犯低級錯誤的可能性還能有多大。
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
在國內的教育中,還鮮有教孩子區分事實和觀點的課。
在交互空間,我們一直重視孩子的思維教育,特別是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於是,我們把這樣的知識也搬到了青春驛站的課堂上,我們為6-11歲的孩子,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批判性思維課——教會孩子區分事實和觀點。
課程先從一個動畫短片開始,HS研究醬播放了一個動畫短片《兔子與魔術師》,這講述了一個兔子想吃胡蘿蔔但是被魔術師關著沒有吃到,兔子很生氣,便在魔術師上台表演魔術時,各種不配合,讓魔術師出了很多糗的幽默故事。
動畫片結束後,HS研究醬提出了以下問題,讓小朋友回答是否贊同:
魔術師是個男人。
兔子很可惡。
魔術師很可憐。
魔術師被兔子惡搞是他罪有應得。
兔子比魔術師聰明。
魔術師的表演很精彩。
這個短片很搞笑。
除了第一個問題之外,孩子們在其他問題上都會產生分歧。
HS研究醬們藉此引導:之所以我們對第一個問題沒有分歧,是因為它是一個事實,而其他的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想法,是因為它們屬於觀點。
接下來,HS研究醬開始列出現實生活里豐富的例子:比如狗有四條腿;珠穆朗瑪峰是目前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的景色是最美的;今天很熱等等,讓孩子區分哪個是事實,哪個是觀點。
雖然簡單的事實和觀點很容易區分,但是,事實和觀點各自有哪些特徵?區分他們究竟有什麼樣的標準呢?
在孩子們的激烈討論下,分別總結出事實和觀點的三條特徵。
比如:事實往往是有數據做支撐的;觀點總是一部分人同意,而另外一部分人不同意的。
雖然這些都只是小學階段孩子的觀察和回答,但卻讓我們驚訝的看到了孩子的分析、總結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在孩子們自己討論完之後,HS研究醬也進行了小小的總結。
事實其實就是能被證明是真還是假的一段陳述。
它有兩大特點:
第一、它能夠被證明是真的還是假的。
第二、它是客觀存在的。
而觀點是一段表達自己的感覺和看法的陳述,它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觀點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都不一樣。
學會了事實和觀點的區別和特點,孩子們就能夠更加容易的做出區分了。
可是,區分事實和觀點究竟有什麼作用呢?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切身體會到,老師講了兩個小故事。
小A的故事
小A是個長相和成績都還不錯的女孩子,上三年級。
有一天,她的同學在她背後議論她又矮又丑,這話還傳到了小A的耳朵里。
本來就敏感的小A,變得更加自卑了,她也覺得自己是很醜。
於是她不想見同學,無論是誰,也都不太想和別人交流,一段時間,小A竟然都不想去上學。
老師知道了小A的情況,於是給小A講了關於事實和觀點的知識。
老師告訴小A,他們對你的評價這只是他們的觀點,並不是事實。
小A也認識到了,別人的評價只是個別人的看法,也有人的觀點是我很好啊,我不需要太在意別人的觀點。
想清楚這個問題了,小A又恢復了往日的笑容。
小B和小C的故事
小B最喜歡的明顯是王俊凱,小C最喜歡的明星是鹿晗。
一次小B和小C因為討論誰是最帥的男明星而爭論起來,互相堅持自己的偶像是最帥的,說對方沒有品味,還進而發生了口角,大打出手,被老師叫到了辦公室。
老師聽了他們爭吵的原因,告訴他們你們都沒有錯,但是,你們因為這個爭吵甚至打架,根本就沒有必要。
然後給他倆講了區分事實和觀點的知識。
小B和小C聽了以後,覺得大家觀點不同多正常啊,我們卻因為不同的觀點爭吵,特別滑稽的。
兩個故事講完了,老師問孩子們,聽完第一個故事,大家有什麼感受? 有的小朋友說,別人說的不一定對;有的小朋友說,我們不應該總是被別人影響。
老師又問小朋友,第二個故事中,小B和小C聽完老師講了如何區分事實和觀點後,為什麼會覺得他們因為誰最帥爭吵很滑稽呢?
小朋友都很踴躍的回答:因為每個人的觀點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最帥的偶像,我還覺得胡歌最帥呢。
老師總結,你們都說的特別對,第一個故事我們知道了,別人的觀點不一定對,我們不用總是在意別人的評價,特別是那些負面的評價,它們真的就是事實嗎?第二個故事告訴我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我們不用去因為觀點不一樣而互相爭吵。
有時候,我們不用去可以告訴孩子,學一個知識會有什麼用,而通過一些貼近他們身邊的故事,讓孩子們自己去思考其中的道理。
總結出學會區分事實和觀點後,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接下來,「舉牌大挑戰」的環節來了,螢幕上出現包括事實和觀點的不同句子。
小朋友們看到一個句子後,需要舉出T(Truth事實)或者O(Opinion觀點),示意自己認為它是事實還是觀點。
到了成果展示的環節,兩個小朋友一組,每個小組都有一個八爪魚,魚的每隻腳上寫著一個事實/觀點,老師要求,事實不用塗色,觀點要塗成彩色的,全部區分完事實和觀點並塗完顏色後,要按組上來匯報,一個人匯報事實,另一個人匯報觀點。
小朋友們很快通過合作完成了辨別事實觀點和塗色,並在講台上進行了成果展示。
90分鐘的課堂過後,孩子們學習到這節課最重要的內容: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觀點。
課後,家長們給予了HS研究醬充分的反饋。
一位家長說:這樣的教學形式非常的新穎,有趣;另一個家長表示,這樣的內容對孩子非常有用,她的孩子平時就很敏感,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但是這節課的內容,能夠讓她學習到別人的觀點不是事實,不用受別人太多的影響。
還有一位家長覺得,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真的非常的有意義,但是西安還沒有這樣的課程,希望我們可以多給孩子帶來更多這類的知識。
思維課可以很有用,思維課也可以很有趣。
孩子們今天學會了區分事實和觀點,他們在批判性思維的旅途上邁出了第一小步;但是讓HS研究醬更欣喜的是:我們看到了孩子們對思維知識的喜歡、和家長的對思維教育的認可和重視。
我們希望能夠陪伴更多的家長,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思維教育,最終幫助每一個來到交互空間的孩子,都能夠成為獨立思考,有主見、有觀點、有想法、會解決複雜問題的,掌握著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的綜合性人才。
這種能力越早教給孩子,他在跟小朋友交往中越獨立自信
作者丨粒粒媽媽有位寶媽跟粒粒說:「最近女兒在幼兒園好像不開心,回家總是嘀嘀咕咕說什麼『涵涵不喜歡我的裙子』、『妞妞說我不像公主』、『豆豆說不喜歡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幼兒園也存在...
孩子小時候就教會他這個能力,在入學後才不會吃虧!
[請花一秒,點擊上方「關注」,也許有驚喜喲!]細心的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入學後,在與其他小朋友的交際中,會漸漸形成一個個不同的朋友圈:家境好的孩子,會經常湊在一起說自己新買的玩具;長相出眾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