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專題系列|(厭學篇1)小波為何拒收媽媽的臘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曹萍香

【全程導讀】:人類天性就是好奇的,也是好學的。

從嬰兒來到這個世界就開始了學習的歷程,嬰兒睜開眼睛就對這個世界感到新奇,不斷地觀察著這個世界。

年齡稍大些之後幼童開始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學習各種活動。

我們很難去阻止一個學說話的孩子不讓他說話,也沒法限制一個孩子不讓他走路。

正是因為好學的天性,人類文明才會不斷地向前發展。

所以,好學,其實是每一個孩子的本性。

可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學著學著就被戴上了「厭學」的帽子了呢?

相信以下這幾則有關青春期孩子厭學的故事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本篇將講述小波(化名)的「厭學」故事。

【案例回放】:小波為何拒收媽媽的臘肉

小波是一名十四歲的男孩,一直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工作忙,沒時間帶孩子,自然就把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帶。

小時候小波很聽話,成績很好,不用父母操心。

可是到了初二,孩子突然就不肯上學了,這可急壞了小波媽媽。

於是無路可走的媽媽,只好把小波送到特訓學校來。

媽媽交代:我這孩子什麼毛病都沒有,只是不去上學,老師你只管教育他,讓孩子能去上學就行了。

入校三個月後,開家長會,其他孩子都急切地想要見到家長,盼著家長能帶些好吃的過來。

小波的媽媽三個月不見孩子,也很想念孩子了。

於是帶著小波的妹妹前來看望孩子,還特意帶來了自家做的小波愛吃的臘肉。

可是小波不僅拒絕見媽媽,連老師轉交給他的臘肉也都不願碰一下。

平時在老師面前也不願說什麼,也不像其他孩子一樣跟老師鬧著要回家。

見到孩子這個情景,小波媽媽很是著急,沒打他沒罵他,孩子跟自己不僅不親,還像是仇人一樣。

孩子放出話語:你關我十年八年我都不介意,我在這裡挺好的。

後來慢慢了解到,小波因為跟隨爺爺奶奶長大,從小父母就很少關注他,心裡很失落。

父母唯一關注他的時候是他學習成績好的時候,自己似乎成了父母的學習機器,所以慢慢開始厭學了。

說到在自己的記憶中,感覺媽媽從來沒抱過自己時,小波黯然神傷,落下淚來。

尤其是家人把自己送到特訓學校來的事情讓小波心裡想不明白。

媽媽是村裡的婦女主任,性格很強勢,甚至在和老師的溝通中都心有不滿,一直堅持:「你們要我放下對孩子的期望,那我送孩子過來有什麼用?我花這麼多錢送孩子過來,不就是要達到讓孩子能去上學的目的嗎?如果我不期望孩子去上學,那我幹嘛送孩子過來呢?」

後來,不知道是孩子的倔強還是老師的質疑讓媽媽逐漸有了一些轉變:「我們是應該對孩子有期望。

可是如果以是否能達成我們的期望來決定是否愛孩子可能與我們的初衷就會有些背離了。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的孩子也期望我們父母:如果父母賺不到多少錢,或者父母當不了多大的官,你就不是好父母,那可能我們做父母的心裡也會不是滋味。

漸漸地,媽媽這邊慢慢放下期望。

老師這邊也與孩子溝通,與孩子一起分析,如果現在不去上學的話,那以後的道路將如何去走。

孩子自己開始理性地思考,意識到如果現在就走向社會,自己年紀還小,個兒也不高,體力活沒法干,干技術活又沒有相關的技術知識,自己沒能力干。

所以還是打算回去上學,至少先把初中念完,後面的路以後再想辦法。

【心理專家解析】:

曾經有一個故事。

有一位老人,家門前有一塊平地,每天一到傍晚時分,村裡的一大群孩子們便開始在老人門前的平地上吵吵嚷嚷撒了歡似的玩瘋了。

老人覺得太吵,可是琢磨著要叫這些淘氣的孩子們不要在這兒玩,那可能反而會像是煽風點火,孩子們有可能玩得更瘋。

於是老人想了一個辦法。

隔天,孩子們又聚集在平地上玩耍時,老人召集孩子們,說要告訴他們一個好消息。

因為他們在這兒玩耍,給他帶來了很多歡樂,所以老人決定賞給每個孩子一塊錢,並希望孩子們能夠天天來平地上玩,讓老人能夠開心。

孩子們興致可高了,既能玩,還能得到錢的獎勵。

第二天,孩子們繼續為了讓老人高興來到平地上玩耍。

可是這一次老人說,老人的開銷有限,這次只能給五毛錢,於是孩子們興致大減,抱怨說他們替老人玩耍是很辛苦的事情,錢卻給這麼少。

慢慢地來玩的孩子們越來越少,到後來,孩子們都不到平地上來玩了。

這個故事體現了一種心理學效應:動機轉移。

玩耍的動機從孩子們身上轉移到了老人身上。

本來是孩子們自己樂意玩,可是一旦老人讓孩子們來玩,玩耍的動機就成了讓老人高興而不是孩子們自己的樂趣,這時維持動機就會出現困難了。

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我們是否也無形中落入了這個陷阱?

孩子的天性本來是愛學習的,孩子從學習中獲得知識、獲得成就感,孩子可以從中得到滿足感。

可是如果我們家長比孩子自己更在乎學習成績,學習的動機就從孩子自己身上轉移到了家長身上,這時孩子會覺得我是在為家長學,孩子無形中就對學習產生了厭倦。

如果孩子和家長的親子關係存在問題,孩子甚至會對學習產生反感。

本案例中,小波和家長之間的衝突主要體現了一種孩子青春期常見的現象:權利爭奪——「小的時候,你們家長說了算,現在由我說了算」。

當然這還表達了小波內在對父母的怨恨。

小的時候父母疏於和小波的情感交流與溝通,所以父母不僅難以將自己的期望有效地傳達到孩子那裡,反而會成為一個障礙。

【全程心理支招】:

首先,關係大於教育

在親子關係欠穩固的前提下,尤其是像小波和父母這種模式的親子關係類型,孩子年齡小時由於各種原因,父母疏於和孩子建立情感聯結,到青春期時孩子慢慢開始出現發展方面的問題。

這時家長需要逐漸先和孩子建立情感的連接,改善親子關係,多與孩子有互動,然後協助孩子去處理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其次,尊重孩子的自主權

自主性是青春期心理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

成長過程中,孩子需要學會自己做主。

如果家長過度主導孩子的事情,到了青春期容易出現權利爭奪的局面:孩子為了自主權以及自我掌控感,必然會和家長的意願發生衝突,即便這本來是孩子自己內在真實的意願,孩子也有可能僅僅是為了反對家長而放棄自己本有的意願。

就像本案例,小波媽媽一直堅持自己的意願,於是孩子僅僅為了反對家長而反對去上學。

在反對家長的過程中孩子獲得自主感,卻忽略了其實自己想去上學的動機。

一旦家長能夠把成長的權利交還給孩子,讓孩子為自己作主,家長只是協助孩子去做分析和引導,那麼孩子一定會選擇最適合他自己發展的道路。

所以,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需要學會讓權,從一些小事開始逐漸培養孩子自己做主的能力,而家長在其中起著指導協助的作用。

這樣孩子就不至於以學習作為籌碼來與家長較勁兒了。

我們沒法讓每個孩子都成為學習的尖子生,也沒法把每個孩子都培養成科學家,但至少可以儘量不成為他們前進道路上的阻礙。

(本文作者:曹萍香,深圳市全程心理衛生研究所資深心理諮詢師,沙盤遊戲治療師,擅長家庭教育指導、青少年心理輔導、親子關係、婚戀情感、情緒管理、職業生涯及個人成長諮詢)

更多文章資訊,請關注全程心理諮詢微信公眾號:quanchengxinl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