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孩與妹妹爭寵退化成嬰兒,生二胎你問過我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有個報導,9歲的女孩小傑,本來已經和父母分床睡兩年了,但是最近堅決不回自己的房間睡,也不願意去上學,更害怕一個人待著。

她時常會受到驚嚇,時刻想往媽媽懷裡躲;有時她更像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不停地要求媽媽「抱抱」「親親」,極度渴望那種在襁褓之中的安全感。

甚至有幻聽、幻覺的狀況出現。

醫生髮現小傑有有明顯的「退化行為」,各種行為能力都倒退回小的時候。

在了解了小傑家中有個剛出生3個月的妹妹之後,醫生提醒家長,孩子應該是因為二寶的出生而出現「同胞競爭障礙」的症狀。

什麼是「同胞競爭障礙」?

這是一種特發於童年的情緒障礙,隨著弟弟或妹妹的出生,兒童出現某種程度的情緒紊亂,主要表現在:

對二寶的競爭或者妒忌意識,會表現出明顯敵意或攻擊性;

情緒和行為紊亂,愛發脾氣;

出現能力「退化」,模仿嬰兒舉動要求餵飯、把尿、陪睡等;

社會功能受損,如學業成績下降、人際關係緊張,以及出現各種心理社會問題。

而隨著近年二胎政策的開放,「同胞競爭」早就不是什麼小眾話題了。

關於要不要生二胎,往往會考慮很多因素,像是精神和財力等等,但有一項關鍵但又很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大寶的心理疏導問題。

站在大寶的角度上來說,隨著二寶的到來,父母和其他家人的關愛必然會被分走,大寶的心理必然會感到有落差。

對於家庭新成員的到來,他們難免也會覺得產生恐懼、慌張的心理,
這些都是正常的。

超現實主義繪本大師安東尼·布朗在其作品《小凱家不一樣了》中結合現實和想像,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細膩地描寫了即將迎接妹妹來到這個家的小凱恐懼又焦慮心理。

標題是「小凱家不一樣了」,那麼究竟是家裡的哪裡不一樣了呢?

先是從茶壺開始,變成了貓的形狀,看到這種變化,小凱心裡應該是有點慌張的。

不過他確認了廚房的其它東西,連氣味都沒有變化,這也讓他稍微感到安心。

屋子裡靜悄悄的,可見小凱是一個人在家,孩子一個人在家會感到恐懼也是正常的。

這裡解釋了小凱會留意家裡變化的原因,而家裡出現的這些東西,也印證了爸爸說的變化,可是小凱還不知道爸爸具體指的的是哪一個。

家裡的其它東西也慢慢發生變化,小凱也在思考著爸爸所說的變化。

屋子裡的畫面雖然很平靜,但是整體也是很壓抑,小凱也選擇了出門。

但是外面也在變化著。

這裡足球變成了一顆蛋,然後有隻鳥破殼而出。

這裡我們還發現剛剛那隻鳥就落在了小凱家的牆頭。

無論是屋子裡面還是外面,都在變化著,小凱回到自己房間關上房門,正是為了逃避這些變化。

而當房門被打開時,謎底也揭曉了,原來家裡的變化是指家庭成員的變化。

看到小凱最後抱著妹妹的場景,他應該也是不再懼怕這些變化了。

小凱一個人在家固然會有所恐懼,但是看到最後我們會發現其實他真正恐懼的是妹妹的到來,會伸長的貓和鱷魚的尾巴正是他恐懼的延伸,而那隻破殼而出最終落在家裡的圍牆上的鳥也暗示了新生命的到來……

小凱害怕她會奪走爸爸媽媽的愛,畢竟時間這麼久了,他不可能不知道媽媽懷了一個寶寶,只是不願意接受而已,而家中的這些令人恐懼的變化正是他的心路歷程。

不過所幸的是,小凱在看到妹妹的時候,最終還是戰勝了心理恐懼,接受了這個家庭的新成員。

不同於多兄弟姐妹的時代,現在很多當爸媽的也是獨生子時代成長起來的,大多也無法理解大寶心中的恐懼和焦慮,往往不知所措,在面對孩子的異常心理時也不懂得處理。

親口告知大寶即將到來的變化

很多時候,孩子的恐懼是來源於未知。

媽媽可以親自告訴大寶自己懷孕了,他即將會有一個弟弟/妹妹。

還可以告訴他,家庭生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和孩子一起暢想這些變化。

讓孩子知道得更多,他對爸爸媽媽的信任感就越強,也更加會有安全感。

爸爸媽媽不愛自己這類的恐懼感相對會少很多。

提前完成其它過渡期

比如說分床睡、分房間睡、一定要在二寶出生之前完成這個過渡期,此外還有戒奶、上學等獨立於父母日常生活項能夠儘量趕在二寶出生前完成最好。

這樣是為了避免讓大寶覺得是二寶的到來導致他的生活發生變化,產生怨恨心理。

讓大寶參與準備工作

比如我們挑選二寶的用品時,可以讓大寶也幫忙挑選,像是問他哪個款式好?哪個顏色好?還可以拿個公仔,讓大寶也來學習如何抱小寶寶。

這樣參與其中,會讓他覺得自己在這個家庭有重要的位置,而不是被孤立在外,對自己或者整個家庭會有更深的認同感。

不要逼孩子瞬間長大

很多父母喜歡對孩子說:「你現在是哥哥/姐姐了,就讓一下弟弟/妹妹嘛」「你是哥哥/姐姐了,得學會這個」「你要做弟弟/妹妹的榜樣」……

很多人在這樣說的時候卻忽略了他也只是個孩子,也是正處於需要關愛和呵護的年齡,這樣逼他懂事獨立,很可能會變得更加幼稚,以及上文提到的同胞競爭障礙。

如果孩子在這個特殊階段想要變回嬰兒時期,我們可以儘量滿足他,多抱抱他,親親他。

等他滿足後,他才可能去獨立。

確實要疏導好大寶的心理問題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不管年齡多小,孩子們天生敏感的洞察力很容易就發現家裡的變化。

多聽聽大寶對於二寶和家裡新變化的感受,如果他表達負面情緒,我們也學會接納開導。

對於大寶的焦慮,我們也可以用一些繪本來撫慰他的心理以及學會怎樣和弟弟妹妹相處:

《我當大哥哥了》

獻給家有男孩的家庭,培養男孩對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交往能力!

《我當大姐姐了》

這本適合大寶是女孩的家庭。

《彼得的椅子》

彼得從認為妹妹搶了他的東西怨恨妹妹和爸爸媽媽,經歷了什麼之後又接受了妹妹呢?

《我想有個弟弟》

期待著有個弟弟,迎來的卻是妹妹,但是,哥哥也能和妹妹很好相處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