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要哪些什麼疫苗?又要注意些什麼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生兒期需要注射卡介苗和B肝疫苗。

關於疫苗近幾年已經是父母比較重視的一個問題,畢竟疫苗接種不用平常吃藥,接種疫苗的寶寶都是健康的寶寶,所以一旦有什麼問題發生,媽媽們都很會特別的緊張。

相信大家也都會注意到去醫院打預防針的時候,都會有一句溫馨提示:疫苗後,一定要在接種門診待上三十分鐘!而且我也每次都會聽到那些護士提醒。

因為危及生命的嚴重異常反應常常是在接種30分鐘後發生的,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可以馬上搶救,所以疫苗接種還是安全的。

卡介苗

接種卡介苗可以增強寶寶對於結核病的抵抗力,預防嚴重結核病和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生。

目前我國採用的是減毒活疫苗,安全有效。

寶寶在出生後,就要及時接種卡介苗。

B肝疫苗

接種B肝疫苗的目的是預防B型肝炎。

B肝疫苗必須接種3次才可以保證有效。

一般時間為:第一次:24小時內;第二次:1個足月;第三次:6個足月。

寶寶感冒疫苗要暫緩接種

此外,如果寶寶感冒或是有輕度低熱等,最好視情況暫緩接種。

這是因為疫苗本身有一些副作用,會出現發熱、疲倦、起皮疹等,生病時寶寶抵抗力差,不易刺激機體產生足夠的抗體,影響接種的效果。

家長在帶寶寶接種疫苗時,一定要將寶寶當時的身體狀況詳細反映給醫生。

最好攜帶相關病史資料,其中可能會有家長自己難以判斷是否適合接種的情況,一定要告訴醫生,由醫生決定。

疫苗針對不同的人,接種後都有可能產生不適反應。

如果在接種後出現局部紅腫、疼痛、淋巴結腫大、發熱等症狀,但很快就消退,這屬於正常的不適反應。

而這些症狀如果加重,且不見好轉,最好儘快到醫院治療。

有些人會對一些疫苗產生過敏反應。

其症狀有出疹子、過敏性紫癜、血管神經性水腫,甚至休克,如果曾出現過此類症狀,今後在接種含有引起過敏的成分的疫苗時,一定要慎重,最好不要再接種相同疫苗。

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須把過敏情況反映給醫生。

警惕!以下8種情況不宜接種疫苗!

1、如果寶寶體溫超過37.5℃,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那麼請查明病因治癒後再接種疫苗。

2、如果寶寶不小心感冒、發燒了,那麼要暫緩接種疫苗。

3、如果寶寶嚴重營養不良,或患有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那麼不宜接種疫苗。

4、寶寶空腹飢餓時,不宜接種疫苗。

5、皮炎、化膿性皮膚病、嚴重濕疹都是接種疫苗的禁止名單,如果寶寶患有這些疾病,那麼請病癒後再接種疫苗。

6、如果寶寶屬於哮喘、蕁麻疹等過敏體質,那麼不宜接種疫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兒童應該接種哪些疫苗?

兒童因接種疫苗致死致殘的新聞出來以後,寶媽們肯定非常擔心,害怕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自己孩子的身上。但我們不能不給寶寶接種疫苗了,正規渠道的疫苗還是可以對寶寶起到防範作用的。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哪些是...

兒童什麼疫苗必須打,可打可不打的作用……

我國的疫苗種類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兩大類。一類疫苗是免費接種,由政府提供的且規定必須接種的,安全有保障。主要包括:卡介苗、B型肝炎、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症」)、百白破、麻風、麻風腮、A群...

不能錯過的寶寶接種知識

寶寶一出生,就要打各種疫苗以預防疾病。很多父母都不太了解,下面先說一說寶寶什麼情況下不能接種疫苗,需要推遲接種:1、患各種疾病的寶寶不宜接種,比如說:感冒、發燒、拉肚子、嘔吐等情況下,有些疫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