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不到的父愛,沒有太多價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李文道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
但是,有多少爸爸,沒有讓孩子明確地感知到你深深地愛著他?
每個周末,我都會給老家的父母打一個電話。
如果接電話的是父親,一般說不過3句話,父親就把電話交給我的母親。
除了簡單的問候,我與父親好像沒有什麼可說的。
回老家時,如果跟父親倆人待在一起,我們經常相對無言,默默地坐著。
我和父親不習慣交流,好像也不會交流。
我與父親的這種狀況,其實已經很久了。
在我很小的時候,印象中的父親就是一個沉默的人,他默默地做著事情,一回到家,我們幾個孩子會立刻收斂許多。
因為這些年關注父親話題,所以跟許多人談起過我對父親的印象,許多人都有同感,人們稱這種現象為「父愛如山」。
我們這代人中的許多人,對於父親的感受都是威嚴,甚至是冷漠,更甚者是暴力。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父親只是家庭中一個厲害的、懲罰管教孩子的角色,難以感受到他對孩子的愛。
看到過的一個最典型的案例,是2010年的藥家鑫案。
他在法庭上說,自己因為小時候被父親打的次數太多,感受不到父親的愛。
而他的父親,卻認為自己一直很愛自己的孩子。
有多少這樣「如山」的傳統父愛,由於過於深沉而含蓄,讓孩子難以感受到,而耽擱了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
感受不到的父愛,沒有太多價值
美國心理學家哈洛的恆河猴實驗,給我們許多關於愛的啟發。
當時,哈洛做了一系列的實驗,他想了解的是:如果從小就沒有愛,小猴子會怎麼樣?哈洛先做了一個經典的實驗:嬰猴剛出生就被關進一個籠子裡,籠子裡有兩隻假猴媽媽,一隻是鐵絲猴,是由金屬絲製成,其胸前放置著一個奶瓶,一天24小時提供奶水。
另外一隻是絨布猴,沒有奶瓶,但是在金屬絲框架的外面包裹了一層軟軟的絨布。
哈洛發現:除了在吃奶的時候,嬰猴總是喜歡與絨布猴待在一起,在遇到危險或感受到威脅時,嬰猴也會跑到絨布猴身邊尋求保護。
哈洛的實驗結果顛覆了人們的一個長久觀念:有奶便是娘。
可見,孩子除了需要口唇的滿足以外,他們更需要的是溫暖的愛與安全的呵護。
傳統上許多人認為爸爸因為不能像媽媽那樣哺乳,所以不那麼重要,這絕對是個誤解!有愛心的爸爸如果善於表達對孩子的關愛,仍然可以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
如何讓孩子感受到爸爸的愛?
身體的接觸是愛的重要表達方式。
哈洛認為,接觸所帶來的安慰感是愛的表達中最重要的元素。
因此,父親要讓孩子感受到愛,首先要學會以身體接觸的方式來表達愛。
傳統的中國父親其實並不習慣以身體接觸的方式來表達愛,所以這需要特別地學習、練習。
擁抱是重要的方式,經常給孩子一個熱情的擁抱,是一個好老爸的必修課。
與孩子分別時,父親的擁抱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愛的力量;與孩子相見時,父親的擁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親的惦念。
親吻是另外一種重要的形式。
父親可以親吻孩子的面頰,也可以親吻孩子的額頭。
父親還可以撫摸孩子的外露身體來表達對孩子的愛。
摸一摸孩子的頭髮,拍一拍孩子的肩膀,握一握孩子的小手,父親的愛瞬間就會被孩子直接感知到。
有一些特別的時刻,更需要父親用身體來和孩子相呼應彼此的感受。
比如孩子特別開心和特別傷心的時候。
孩子開心時,身體的接觸會讓孩子感受到父親在分享他的快樂;孩子傷心時,身體的接觸會讓孩子感受到父親溫暖並且有力的支持。
除了身體接觸以外,另外一個需要特彆強調的是:父親的愛一定要說出來,要讓孩子聽得到!
孩子小的時候,還缺乏理解的能力,如果用傳統的沉默父愛去對待孩子,年幼的孩子可能無法感受到。
一個會愛孩子的老爸需要經常告訴孩子:「寶貝,我愛你!」出差在外的父親,也要經常通過電話來表達對孩子的愛和想念。
大聲說出「孩子,我愛你」的愛,更像是一種承諾,更容易被孩子感受到和認真對待。
爸爸的愛,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孩子感受到。
孩子感受不到爸爸的愛,爸爸的愛就等於不存在!
用這些時機表達:「我愛你!」
中國父母確實比較含蓄,不太容易張口說出:「我愛你。
」其實可以找一些機會慢慢練習將愛說出口,讓孩子感受到。
親子共讀的時候
很多好看的圖畫書中,都有親子情感的表述。
你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借兔子媽媽或者熊爸爸的話告訴孩子,你也像書中的爸爸媽媽一樣愛著他。
孩子犯錯的時候
有句話說:「當一個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正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可以在這些時候告訴孩子你非常愛他,只是不喜歡他的行為。
大多數孩子在感受到自己被父母接納後,都能很快調整行為,也能準確地接收到你的愛。
和孩子一起塗鴉時
孩子在表達能力還不完善的時候,經常會藉助塗鴉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父母也可以借和孩子一起畫畫的機會,用筆畫出對孩子的愛,比如畫出爸爸捧著一顆心對著孩子,下面寫著:「寶寶,爸爸愛你!」勇於表達,善於表達,也是愛的智慧。
李文道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副教授。
出版有暢銷育兒書《好好做父親》《拯救男孩》《拯救女孩》。
研究方向有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男孩教育、父親教育與親子溝通等。
編輯/吳穎
照片提供/希顏媽
文章來源:《父母必讀》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