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一起帶孩子,家庭矛盾多,怎麼解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話說為母則強,小燕從懷孕期間就開始各種學習育兒知識,把枯燥的各種知識乾貨當做言情小說來看,不可自拔。
孩子還沒出來,儼然一個育兒專家了,不過是理論的,只等實踐了。
寶寶出生後,小燕完全沒有新手媽媽的慌亂無措,激素水平還未完全下降,整個人容光煥發,亢奮不已,要好好照顧這個柔軟的小傢伙。
月子裡,婆婆主動來幫忙。
小燕是順產,恢復的很好,滿滿的母愛都要溢出來,通常都是自己來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婆婆做飯、收拾衛生即可!
誰知道,在孩子是否用紙尿褲上就跟婆婆起了爭執,婆婆非要讓用尿布,理由就是尿布軟,舒服,省錢;孩子剛出生不久,一天拉的次數多。
小燕的觀點,尿不濕吸水性好,勤換不容易起濕疹;雖然浪費了點,但錢努力賺的。
第一回合小燕堅持,婆婆戰敗,臉色開始不好了。
還沒把婆婆的臉色暖過來;又因為婆婆給寶寶用決明子枕頭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
婆婆觀點:要給寶寶枕出傳說中大清朝最美的頭型:平頭。
小燕不幹了:第一,書上說孩子要到3-4個月,頸部脊柱出現彎曲,才能墊薄薄一厘米的枕頭。
孩子沒滿月都墊這麼高的枕頭,不利於睡眠和正常發育,甚至有窒息的風險。
第二,孩子頭型漂亮當然好,但孩子的健康第一;後腦勺平平的也不見得好看。
小燕給婆婆講完道理,婆婆的臉色更難看了。
接下來無數的瑣事、小事:給孩子穿衣服、包裹小被子、把尿、餵奶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不同意見。
婆婆覺得自己都養過幾個孩子了,沒來小燕家之前,3歲小外孫女都是自己帶大的;經驗比你這個沒當過媽的多。
小燕承認自己沒經驗,但科學育兒的知識可是成千上萬個媽媽、醫生、專家的經驗。
婆婆覺得小燕是對人不對事,不尊重自己!小燕覺得自己講事實,擺道理而已。
婆婆經常在廚房、走廊給兒子講婆媳的不同意見。
兒子覺得媽辛辛苦苦照顧兒媳坐月子、帶孩子,不論媽帶孩子科學與否,但畢竟媽拉扯大好幾個孩子,還是有經驗的;覺得小燕有點強詞奪理,不顧及老人感受。
從開始想要說服小燕參考下媽的意見,家庭和睦最重要;到後來氣勢洶洶的警告小燕,孩子有了問題你負責!更對小燕轉發的科普視而不見;把家擺在首位的勸導也隻字未提。
小燕只得孤軍作戰,有時候邊餵奶眼淚都吧嗒吧嗒的往下掉。
辛苦一點沒關係,消耗大量的精力面對家庭的紛爭,這是最痛心的;感覺要崩潰了,本來充滿活力,現在馬上要抑鬱。
不管怎麼說,婆婆為了整個家庭,還在堅持照顧著自己和孩子;小燕心理明白,時常也幫忙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給婆婆買衣服、帶著婆婆染頭髮等,試著緩和關係。
矛盾再次升級,是孩子著涼感冒。
小燕看寶寶流鼻涕、輕微咳嗽、偶爾打噴嚏,體溫也不高,沒其他症狀,感覺在家護理就行了。
但婆婆覺得小燕不懂醫,堅持帶孩子去醫院,給孩子輸液想早點好,聽孩子呼吸音重,婆婆心疼孫子。
小燕認為孩子的健康狀況,自己心裡有數,沒必要小題大做。
孫子病了,婆婆認為自己愛莫能助;轉而開始責罵兒子。
兒子被老媽刺激,也怕耽誤孩子病情;就對著小燕吼起來,隨後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做了胸片、抽了血;醫生說無大礙,只帶了感冒顆粒、中成藥回來。
小燕覺得自己努力學習育兒知識,卻處處導致家庭矛盾,委屈極了。
沒嫁給老公的時候,公公婆婆都反對這個婚姻,自己背負了很多,咬牙硬撐著和老公組建了家庭。
心想凡事和老公互相扶持著,再大的風雨都能扛過去,但婚後屢屢失望。
心裡想了無數次的離婚終於提了出來。
都說婚姻前三年是婚姻最難的時候,莫不過此。
一對夫妻可以共同抵禦外面的風風雨雨,可是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卻兵刃相見。
每一個當事人都覺得委屈,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做不到理性、和不好家裡的稀泥;好心往往辦壞事。
看似是養育孩子的方式之爭,實際上是權力之爭,誰說了算!
現在獲取信息知識的渠道有很多,希望爸爸們也能多學一些育兒知識,給孩子他媽一些支持。
科學育兒是為了孩子更好,而不是激起家庭矛盾、更快的結束婚姻。
婆媳育兒觀念大碰撞,哪一條在你身上發生過呢?
一般在生孩子前,我們都能發現,婆媳矛盾並不會特別激烈。但當寶寶出生後,原本還算不錯的婆媳關係因為育兒方面的分歧,會發生激烈的碰撞。那麼哪些衝突會影響婆媳之間的關係呢?經驗育兒PK書本育兒很多媽媽...